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到现在为止,常用藏药材的品种数量没做过统一性的调查。为了解决常用藏药材品种数量的问题,本课题组利用两个多月的时间,查阅及整理藏医药学中的经典本草书和咨询几个藏医院药厂及制剂室。此调查中已查到的常用藏药材品种数量及个藏医院制剂室中使用的常用藏药材进行统计分类,初步说明常用藏药材品种大约有277种,常用藏药材中植物药最多,隰生类入药最多、外来药物少等问题。并进一步说明藏医药临床中使用的常用藏药材大都产于青藏高原。  相似文献   

2.
西藏色季拉山藏药材生长区域气候特征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卓嘎  边巴次仁  旺杰  兰小中 《资源科学》2010,32(8):1452-1461
选用西藏色季拉山2007年藏药材的野外调查资料以及自动气象站观测的气象数据,探讨了濒危藏药材的基本分布状况及其生长的区域气候特征。研究表明:从藏药材的分布来看,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藏药材的植株高度、盖度以及多度都呈现基本下降的趋势,药材属性与山体坡向的关系随着药材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从药材生长区域的总体气候特征来看,山顶降水量、相对湿度基本大于西坡和东坡,东坡基本大于西坡;山顶平均气温、地面温度低于西坡和东坡,东坡高于西坡;山顶风速基本大于西坡和东坡,西坡大于东坡;西坡以东风为主,山顶以南风为主,东坡以静风为主;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降水量逐渐减少,相对湿度、风速增加,温度降低;静风(东风)频率减小(增加);南风、SSW风频率随着季节不同而增加或者减小;东坡、西坡的温度(风速)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增大),东坡、西坡的降水量、相对湿度、风频率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呈现基本相反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林芝地区珍稀濒危藏药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杰  兰小中  罗建 《资源科学》2011,33(12):2362-2369
对西藏林芝地区珍稀濒危藏药植物资源调查分析表明,该区共有35种珍稀濒危藏药材植物,隶属23科33属,占整个西藏高原种类的比例较大,是西藏高原珍稀濒危藏药材植物资源分布的一个缩影。除鸡蛋参、喜马拉雅紫茉莉、卷叶黄精、羊齿天门冬、翼首草、螃蟹甲、窄竹叶柴胡外,其他药材植物地上部分的含水率均大于地下部分的含水率。平均单株生物量方面,暗红小檗最大、为1800g,最小是卷叶黄精、为0.699g。地上部分生物量与地下部分生物量的比值方面,波棱瓜最大、比值为14,最小的是羊齿天门冬、比值仅为0.189。调查分析亦表明,林芝地区珍稀濒危藏药材植物资源储量为3199.29t,单位面积药材植物生物量与海拔关系密切,该区珍稀藏药材植物种类多、生境复杂,分布广、但分布不均,储备量大、经济价值高。建议处理好资源保护与经营发展的关系,建立药用植物生态产业的保护区,加强科学研究、建立种植园,改进药材植物濒危等级的确定。研究和分析结果为该区珍稀藏药材植物资源持续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关于藏药材种植研究和产业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随着藏成药的产业化发展藏药材已进入了一个野生资源短缺、需要产业化种植的阶段。但是,原生藏药材并没有家种历史和成熟的经验,甚至有一部分一时还无法种植成功。藏药材的产业化技术条件尚不完善。因此,认真分析当前藏药材科研和生产现状、存在问题,深入探讨其中的难点和规律,是指导和推动当前藏药材产业化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应用植物组织培养生产药用植物,具有不受地区、季节与气候限制,便于工厂化生产等优势,同时组织培养中的细胞生长速度要比植物正常生长速度快,接近于分生组织的生长速度,因此利用组织培养手段快速繁殖药用植物以及藏药材种苗,或者利用组织培养或细胞培养手段直接生产药物便随之日益发展.这对于保护已经濒危和即将濒危的藏药材种质资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对于保护西藏特有的生态环境也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谢平  白央  格桑索朗 《西藏科技》2013,(6):68-69,77
目的探讨藏药材蒲桃(藏语名称:萨哲)质量标准建立的方法。方法采用历史考证、来源、药材显微、薄层色谱鉴别等方法,拟定蒲桃质量标准。结果通过对蒲桃原植物进行历史考证、来源调查、性状、茎横切面显微鉴别、粉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可用于茅膏菜药材的质量控制。结论为蒲桃药材的真伪鉴别提供了参考依据,并为该药材质量标准建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藏药材资源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区藏药材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藏药材资源与生态的关系、藏药材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藏药材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文章结合作者多年从事藏药材人工种植技术研究的工作经验,总结日常科研工作中的境遇及所思所想,对西藏藏药材人工种植事业发展的前景和意义阐述了个人的看法,同时结合目前西藏藏药材人工种植事业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加快推进藏药材原产地保护与在原产地建设藏药材人工种植栽培基地的管见。  相似文献   

9.
常用藏药材是藏医临床中经常入药的原药材,是藏成方剂形成的原药材。因常用藏药材品种繁多,疾病寒热性质不同而炮制方法多样,并炮制方法直接跟藏药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有效有关。因此文章结合传统藏药材的炮制技术,简述探讨了常用藏药材的炮制方法及基础理论、炮制原则、炮制目的、藏药炮制理论的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热。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嘉黎县依托藏医药资源优势,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发展壮大藏医药业。坚持“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策略,强化藏药材人工栽培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加强藏药材生产基地建设,扩大藏药材种植规模,确保藏药材市场供应,促进藏药材资源优势向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变,藏医药业得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1前言 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十分丰富的中藏药材资源.据统计,青海有中藏药材近3000余种,其中中药材1600多种,藏药材1200多种,特别是冬虫夏草、贝母、秦艽、锁阳、藏茵陈、大黄等地产名贵药材享誉海内外.在国家重点统计的300多种中藏药材中,青海就占160多种,是名符其实的中藏药材资源大省.因此,药用植物资源信息系统的研制和开发对于推动青海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增加组织机构和企业管理的科技含量、实现管理决策现代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统计二十五味松石丸、二十五味冰片丸和九味牛黄丸等11味含有马兜铃的藏成药,对其马兜铃药材的来源、计量、调配和炮制等进行统计和分析,为含有马兜铃藏成药的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和统计法。结果通过对这些药物的功效、马兜铃酸含量及不良反应的调查研究,总结出部分藏成药中马兜铃酸的含量超出药典限量,虽然目前对使用者未见因马兜铃酸引起的不良反应,是基于藏成药属于复方制剂和特殊的炮制法,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马兜铃酸的副作用,但建议临床使用时仍需慎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樱草杜鹃、大花黄牡丹、长鞭红景天、露蕊乌头、苞叶雪莲、藏橐吾、独一味、砂生槐、拉萨蒲公英、拉萨小檗10种藏药材为研究对象,提取基因组DNA,对其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Ⅲ亚基(cox3)的部分片段进行了PCR扩增、测序及序列分析,用Bioedit软件与Gen Bank数据库中相关植物的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并用MEGA6.0软件做系统进化树(NJ),运用Codon W软件计算密码子的RSCU值。通过PCR扩增获得了10种藏药材的长度为750bp的目的片段,通过序列比对发现cox3基因在不同植物中变异位点较少,序列比较保守;基于cox3部分基因序列构建的NJ树反映了物种的进化关系,可以作为物种系统发育分析的补充;密码子偏好性分析发现,cox3基因偏好使用以AU结尾的密码子。樱草杜鹃等10种藏药材的COXⅢ基因部分片段的扩增与序列分析从序列比对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密码子偏好性分析水平上分析了cox3基因部分序列在樱草杜鹃等10种藏药材的差异,为植物cox3基因的功能、表达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藏药材种植资源情况。方法从2015年8月至2015年9月之间对青海,西藏两大地区;采期随访、电话咨询等形式进行调查,获得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各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人文环境不一样而种植情况不同,种植药材品种不同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采用野外样地调查和标本馆标本查阅的方法对濒危藏药材唐古特青兰资源在西藏自治区的分布、密度、生物量等进行了调查,在对唐古特青兰藏药植物种分布区面积计算的基础上,估测了其在西藏自治区的最大资源量。结果发现唐古特青兰分布范围和海拔范围也有所扩大,但单产量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16.
当雄县是拉萨市的一个牧业县,草地资源丰富,但草原畜牧业生产水平较低,限制了畜牧业经济发展。根据当雄县的草地资源利用现状,及时把握我县草地资源和生态变化发展趋势,促进当雄县草原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利用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数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西藏科技》2012,(10):81
为促进传统藏药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近年来,西藏自治区科技厅组织实施"藏医药现代化发展关键技术研究"和"藏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工程"等重点项目,在藏药材人工种植、藏药新剂型新工艺开发、藏药材质量标准化、藏药共性关键技术设备研发、传统藏药秘方抢救整理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效。初步建立了红景天、喜马拉雅紫茉莉等多  相似文献   

18.
适宜青海栽培的几种道地中藏药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对适宜青海省栽培的六种地产道地中藏药材的基本生物学特征特性和适宜其生长的生态环境条件的阐述,明确了对这几种中藏药材的适宜种植地区和市场发展前景,为青海省中藏药材人工栽培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1959年的冬天,我出生在拉萨的当雄县,1980年的春天毕业于西藏农牧学院畜牧兽医系,在西藏自治区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从事西藏彭波毛肉兼用半细毛羊培育、西藏黄牛改良、西藏藏西北绒山羊开发利用等研究工作;1986年聘任为研究实习员,1993年晋升为助理研究员。主持和参与执行科技部、农业部、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农发办和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  相似文献   

20.
藏医藏药是资源依赖型行业,为了满足现在和未来社会需求,藏药材资源必须要实现可持续利用。但现实推进藏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涉及宏观政策、经济发展、生态环保、技术应用等多个层面,文章结合笔者多年从业经验和客观观察,就当前藏药材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人工种植技术面临的问题、流通经营的不规范等角度展开探讨,提出四项推进藏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