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随着对幼儿自主学习重要性认识的日益深入,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逐渐从灌输式教学转向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学习。因此,重视幼儿主动探索的主题活动受到研究和一线教师的关注,并已成为当前幼儿教育的主要活动形式。与传统的集体教育活动相比,主题活动因其注重从幼儿学习的兴趣与需要出发选择活动内容,在活动过程中强调幼儿的积极体验与自主探究,而备受观念日新的广大教师的青睐。  相似文献   

2.
严娟 《西藏教育》2014,(2):50-51
<正>目前,大多数幼儿园进行的都是主题教学,主题活动的开展多以集体活动为主,虽然它强调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探索性,但整齐划一的教育目标和活动内容用老师的授播替代了幼儿的个体建构,忽视了幼儿的个体差异。幼儿缺乏与环境、材料、同伴之间有意义的互动,教师很难根据每个孩子的需要进行活动的调整和引导,也无法让每个孩子在活动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将主题活动的开展和  相似文献   

3.
王春燕 《教育导刊》2004,(14):36-37
幼儿园教育改革对幼儿园教学冲击最大的是原有的分科教学让位于综合主题教育活动。然而,我们所看到的、实践中的综合主题教学却有很多问题,如“拼盘”现象(或形式为综合活动,实质为学科教学)、被幼儿的兴趣牵着走的现象、主题对幼儿是否具有真正的价值等现象。尽管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但我们又理不出更为清晰的思路来。所以希望王博士就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给我们谈谈。  相似文献   

4.
严娟 《辽宁教育》2014,(7):61-62
正目前,大多数幼儿园进行的都是主题教学,主题活动的开展多以集体活动为主,虽然它强调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探索性,但整齐划一的教育目标和活动内容通过教师的传授替代了幼儿的个体建构,忽视了幼儿的个体差异。幼儿缺乏与环境、材料、同伴之间有意义的互动,教师很难根据每个孩子的需要进行活动的调整和引导,也无法让每个孩子在活动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将主题活动的开展和主题性区域活动进行了有效整合,活动表明,要有效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就必须灵活高效地开展主体性区域活动,最大程度地实现活动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5.
徐娟 《宁夏教育》2013,(11):31-31
近年来,许多幼儿园开展了探索性主题教育活动。我认为探索性主题活动应以幼儿发展为本,突出“以幼儿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如果在主题活动中适时、适量、适度地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增加教学活动容量,优化教学结构,提高幼儿学习兴趣,使主题活动开展得更生动、更丰富,就能更好地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20,(97):165-166
现代社会文明由两部分组成:科学与人文,想要成长为社会所需的人才必须具备综合素养,因此从幼儿园这一启蒙时期开始,教育部门就着重强调进行素质教育,要求幼儿园教师在组织区域活动时能够将幼儿放在主体地位,根据他们的年龄以及性格特征选择最合适的话题,由此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幼儿在真正参与活动过程中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从而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幼儿主题活动中教师行为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丹卿 《文教资料》2010,(10):155-156
在幼儿主题活动中。教师的教育行为与幼教改革的理念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探索在主题活动中更加准确地定位教师的教育行为显得非常必要。如何观察分析幼儿.提升整合幼儿的经验.创设环境,利用各种材料和资源,适时调整预设计划回应幼儿的生成活动等.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能力。  相似文献   

8.
严娟 《辽宁教育》2014,(4):61-62
目前,大多数幼儿园进行的都是主题教学,主题活动的开展多以集体活动为主,虽然它强调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探索性,但整齐划一的教育目标和活动内容通过教师的传授替代了幼儿的个体建构,忽视了幼儿的个体差异。幼儿缺乏与环境、材料、同伴之间有意义的互动,教师很难根据每个孩子的需要进行活动的调整和引导,也无法让每个孩子在活动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丽 《内蒙古教育》2013,(11):18-18
主题活动中师幼互动状况直接影响到主题活动的质效,成为幼儿主体性、自主性是否得到凸显以及幼儿主题活动能否有效开展的关键。它不仅有效支持幼儿在主题探究中获得充实、整合的发展,推进主题活动富有意义的深入开展,也是促进、验证教师教育行为优化的关键性内容。  相似文献   

10.
杨磊 《福建教育》2010,(7):86-87
中班主题活动方案“多雨的春天”(详见本刊2010年第1期,编者注)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挖掘各种有利的资源,让幼儿与环境充分互动.多种形式相结合。整个活动设计改变了以往设计主题活动的传统思路,注重不同领域教育活动相互融合,支持幼儿的经验建构。刚接触到这个主题方案时,我觉得这样的设计思路很简单,有点类似单元教学。但是通过自己的实践和不断琢磨,我才感受到设计者的巧妙用心。  相似文献   

11.
主题活动是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发,先由教师预设,进行过程中再由孩子不断生成的课程模式.课程的整合化是幼儿园教育纲要的理念,主题活动模式是整合性课程的有效实践.新课程将数学学习渗透在主题活动之中,贴近幼儿的生活,注重幼儿数学思想的形成,促进幼儿数学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杨红梅 《成才之路》2014,(36):87-87
课程的整合是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理念,而主题活动模式是整合性课程的有效实践。在课程整合的背景下,能使数学教育活动变得更为丰富,更能挖掘幼儿的潜能。因此,教师要立足“主题统整”的形式,从幼儿的经验、能力、兴趣出发,研究在主题活动中对幼儿数学教育的整合策略,从而让幼儿在一个实用、开放的环境中构建数学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3.
吴美玲 《亚太教育》2022,(4):168-170
生活化主题活动以观照儿童立场为核心经验,以师幼共同建构为典型特征。在追随幼儿生活生成主题活动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当基于幼儿的生活、兴趣和需要,生发生活化主题活动,关注幼儿的亲身体验与经验发展,推进生活化主题活动,聚焦幼儿的主动学习,不断完善生活化主题活动,不断探索、实践与反思,实现教师与幼儿共生共长。  相似文献   

14.
每年10月1日是国庆节.也是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爱国教育、情感培养的最佳时机。我园设计了以激发幼儿爱祖国情感为主线,以蒙台梭利教学法为主要手段,以大班年龄幼儿为重点,以小、中班年龄幼儿为准备的“爱祖国”系列活动。在方法的选择上.以集体教学为主的主题活动.注重将学习活动和生活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使幼儿在五大领域中获得知识的积累:以个别教育为主的蒙台梭利教学法.注重幼儿基本生活技能的培养和生活经验的积累。两结合,目的在于帮助幼儿整体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梁丽碧 《福建教育》2023,(16):37-39
主题活动能够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为幼儿的新旧经验建立联系,让幼儿的学习更主动、有效。然而在组织与开展主题活动过程中,许多教师经常找不到主题活动的生成点与推进点,无法有效地支持幼儿学习。本文结合日常教育教学实践梳理了主题活动生成与推进的五个支架。  相似文献   

16.
陈琴 《学前教育》2008,(10):32-33
在“会翻跟头的小胶囊”活动中,教师充分关注、重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在对幼儿的兴趣点和关注点进行教育价值判断的基础上生成教育教学主题,确立教育教学目标,从而将幼儿的兴趣需求与教育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主题活动是幼儿各项经验获取的有效途径,也是幼儿课程重要之一。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简称《指南》)指导精神下,教师要依据大班幼儿发展规律,采用幼儿喜欢的方式,有效选择多元化的主题活动。文章基于教学实际经验,从幼儿生活经验、创造性游戏、新旧多主题、区域活动这四个不同角度上探索主题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生成式主题活动,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从幼儿感兴趣的事情、关心的焦点、熟悉的社会生活入手,生成有教育价值的主题活动。二是指从幼儿日常生活入手,根据幼儿普遍存在的问题生成活动。例如常规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责任感的培养以及在幼儿发展过程中有计划进行的有教育价值的主题活动。经过探索实践,笔者对教师如何与幼儿一起生成式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19.
传统教学中,实行分科教育模式,但随着教育模式的创新,幼儿园开始转变教育模式,实行主题活动教育模式,这种活动教育模式相对于传统模式而言,更贴近幼儿的生活,具有系统性和实用性,但如何在主题活动中,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成为当前幼儿教育中的主要研究课题,对此,笔者主要对主题活动背景下,提高幼儿学习能力,提出了几点看法,希望为幼儿教育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朱静萍 《今日教育》2006,(12S):14-15
自从“八荣八耻”教育活动在全国蓬勃开展以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将“八荣八耻”主题教育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密切结合起来.构建学校立体的教育框架:如何在教师教育和学生教育两个层面.共同树立是非分明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让“八荣八耻”成为师生做人、做事的座右铭。成为两代人共同成长的生命奠基石?通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实践摸索.南岸区四公里小学从以下五方面入手.将学校日常工作与“八荣八耻”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切实有效地推进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走进校园、走近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