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调查日本媒体公开报道的大学学术论文不端行为,发现日本大学学术不端行为广泛存在。捏造或篡改科研数据、剽窃、重复发表、违反研究伦理等是常见的学术不端行为。其中,捏造和篡改科研数据发生频次最多,日本大学对当事人处罚相当严厉。  相似文献   

2.
正最近一段时期,一些人由于涉嫌学术不端而相继成为网上热议的话题和人人喊打的目标。演员翟天临的行为已被四川大学学术诚信与科学探索网列为学术不端案例,他的母校北京电影学院成立的调查组公布了对其初步处理结果,并表示对学术不端行为持零容忍  相似文献   

3.
基于学术不端行为的中观研究视角,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选取J大学"撤稿事件"作为研究案例,提取其中的论文合著网络作为主要分析对象,测度学术不端行为的社会关系网络。同时,结合案例,开展定性分析,对熟人关系、组织内社会规范等因素予以挖掘,从而有效地呈现学术不端行为的社会网络形成及演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博士毕业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态度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根据社会调查数据,集中分析了博士毕业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博士生对学术不端行为持宽容态度。影响博士生态度的因素有:个人的学术能力和对学术的兴趣与其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宽容程度有负相关,而有过科研经历的人却更可能宽容学术不端行为。如果博士生周围师友的学术不端行为越频繁,则其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宽容态度越强,而上过学校组织的科研道德课程者更不可能宽容不端行为。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严厉惩治学术不端行为、完善学术筛选和人员流动机制、改革现行科研管理评价体制和设立科研道德专门课程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版面费收取现状,产生根源,及与学术不端行为现象关系的调查研究,认为版面费不是学术不端行为的根源,但有的版面费的变异难辞其咎.并据此对版面费问题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作者学术不端知识(Knowledge)、态度(Attitude) 、行为(Practice)(知行信,KAP)状况,为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净化学术风气提供参考。【方法】自行设计作者学术不端KAP调查表,以近4年在该刊发表论文的作者为调查对象,通过发送E-mail对其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大多数作者对学术不端行为持抵制态度,但对学术不端现象的认识尚不全面,尤其是在参考文献引用、自我剽窃,肢解型、变换语种型一稿多投、合作署名方面还存在一些认识和行为上的误区。【结论】 要遏制学术不端行为,除依靠作者加强自律,学术期刊加强宣传及审查外,还有赖于学术评价机制及相关监督、惩戒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7.
期刊主体人员防范深度学术不端行为的职责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学术论文通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软件的检测可能还会存在深度学术不端行为。通过对深度学术不端行为的原理及其演变和利益驱动下的作者行为进行分析,提出期刊出版主体人员(编辑、审稿专家、编委、主编)在期刊出版前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不同主要职责。力图发现并控制论文中的深度学术不端行为,将存在深度学术不端行为的论文阻止在出版前,防止带有学术不端行为的论文进一步传播。防范学术不端行为任重道远,只有依赖期刊的不同责任主体人员共同协作,各尽职责,层层把关,才可以把学术不端行为最小化。  相似文献   

8.
学术不端行为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引起了学术界和社会公众的关注,本文在简述学术不端行为判定标准的基础上,指出科技期刊在防范学术不端行为中承担重要的社会责任,然后详细介绍了《自动化学报》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实施策略及实践效果,最后结合工作实践,指出了期刊编辑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几点认识误区,以期引起同行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报编辑部作为学术论文主要出版单位,对防范学术论文的学术不端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有效防范学术论文的学术不端行为,文中以《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例,主要分析了编辑部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几个措施,尤其在审稿及编校阶段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层层把关的方法,并针对学术不端行为提出了相应的惩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综合分析在医学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检测工作中使用中国知网研发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时需要谨慎判别的一些问题,并针对学术不端行为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及合理处置。【方法】 结合在医学期刊登记稿件及审稿工作中总结的经验,概括分析医学论文中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及处理。【结果】 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不合理运用,在稿件学术行为鉴定中会导致优质稿件的流失及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为最大限度地预防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不仅要总结工作经验,科学有效地利用AMLC,还要在编辑出版全过程中进行有效预防。【结论】 坚决抵制任何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责任编辑要充分意识到自身的职责,不断提升业务素质,同时更需要相关管理部门、社会各界以及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大力加强学风建设。  相似文献   

11.
学术不端行为近几年在高校有不断蔓延之势,本文从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两方面分析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具体表现;提出了改进科技评价体系、营造和谐宽松的学术氛围、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和将科研诚信纳入科技管理工作中等构建学术不端行为防范体系。  相似文献   

12.
潘泳  张群 《现代情报》2011,31(7):126-128,131
科研监管缺失是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重要的一环。本文分析了查新工作与学术道德体系建设的关系,探讨了查新机构存在的问题,提出查新机构必须健全查新机制,扩大业务范围,为查处科研不端行为,构建学术道德体系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和监管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理论分析构建了科研压力对博士生学术不端行为态度的研究模型,并通过234份数据对所提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科研压力与博士生学术不端行为态度显著正相关,科研自我效能感在科研压力与学术不端行为态度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导师指导对科研压力与科研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没有调节作用,身边同学学术不端行为对科研自我效能感与学术不端行为态度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最后,指出了研究结论、建议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朱兰芳 《现代情报》2010,30(3):106-108,112
从学术不端现象开始,介绍目前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措施和流行的检测系统,检测系统应用对图书馆工作的影响,介绍了批量更换学位论文方法,谈了对检测软件的认识,并由此引发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5.
高校学术不端行为四维度影响机理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学术不端行为破坏了高校学术研究的有序发展,探寻其影响因子及敏感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个人压力、个人素质、组织制止和环境支持四个维度对成果内容型不端和社会关系型不端的影响机理。结果发现两类不端行为的影响因子及其力度有所不同,个人素质对两类学术不端行为均存在负向影响力,且影响力度均为最大,个人压力对两类学术不端行为均存在正向影响力,环境支持对社会关系型不端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力,组织制止对成果内容型不端行为有较显著的负向影响力。据此,应注重提升高校科研人员的学术诚信素质,制定可操作的学术规范,建立适度的组织惩戒和社会惩戒制度,并努力创建宽松的学术研究氛围。  相似文献   

16.
《Research Policy》2019,48(9):103805
Current incentives for publishing in academic journals result in a “winner-take-all” contest-like situation, with significant benefits for publishing research in quality journals. At the same time, empirically, we observe a greater incidence of research misconduc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ummarize the nature and extent of the misconduct problem, to show why it may persist in the absence of conscious remedial action, and to discuss solutions that help lower the likelihood of spurious research escaping undetected. A simple model is constructed to emphasize that there exists the potential for a Prisoners’ Dilemma in academia, where scholars engage in misconduct at equilibrium (the Academic Dilemma). The paper then examines why conventional “centralized” regulatory solutions under the current system are not likely to succeed in resolving the problem, analyzes the properties of a decentralized solution utilizing blockchains, and argues that once incentive structures in academia are factored in, a permissioned blockchain may emerge as an effective middle-ground solution for mitigating scientific misconduct. In doing so, the paper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new technologies and recent advancements in Open Science for battling misconduct, and takes stock of the evolving nature of academic publishing.  相似文献   

17.
对全国三万名科技工作者的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接近半数的科技工作者认为当前学术不端行为是普遍现象;超过一半的科技工作者表示确切知道自己周围的研究者有过"抄袭剽窃"、"弄虚作假"和"一稿多发"和"在没有参与的研究成果上署名"等至少一种学术不端行为。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当前"学术评价制度不合理"是造成学术不端行为的最主要原因。相当部分科技工作者对学术不端持宽容态度。科技工作者对学术规范的了解情况堪忧,近四成科技工作者表示自己对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了解很少或者不了解,近一半的人从来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的知识。根据调查结果,文章提出了治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鉴于整体自尊水平和不端行为关系的矛盾性,在情景自尊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学术自尊"的概念。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了科研压力对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权变影响模型。从个体层面上研究了组织支持和学术自尊对两者关系的复杂调节机制。实证结果发现:(1)组织支持负向调节科研压力与学术不端行为之间的关系;(2)学术自尊对科研压力与学术不端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3)进一步的三项交互检验发现:随着学术自尊程度的提高,组织支持对科研压力与学术不端之间关系的负向调节作用变强。  相似文献   

19.
科技论文中学术不端行为的编辑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论文抄袭"为主的学术不端行为在近几年愈演愈烈,科技期刊是发布科学研究成果的主要平台,自然成为学术不端行为及其控制工作的焦点.作为科技成果传播活动"守门人"的科技期刊编辑,在规范学术道德方面有义不各辞的责任.加强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单位的工作管理、提高编辑自律意识、帮助作者准确界定抄袭行为、严格执行专家审稿制度、参考使用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等现代技术手段,是科技期刊编辑在学术不端行为控制实践操作层面上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学术不端恶性事件的频频曝光引起世界对科研诚信的高度关注。本文从国内外媒体对我国学术造假情况的报道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查处学术不端案件情况入手,通过对比分析中美两国科研诚信状况的调查数据,浅析了我国当前科研诚信的状况。作者认为,客观报道我国科研诚信状况,更有利于促进我国科学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