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通、最常见的形式。它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对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们的经验,他们会异口同声说得益于课外阅读。"然而,长期以来,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外来  相似文献   

2.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水平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这里的"得益于课外",即受益于课外阅读。阅读是人类带有普遍意义的特有行为,是人类特有的最普通、最持久的学习方式。阅读教学是以阅读活动为主要途径和手段,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和认识水平的教学活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对学生而言,读书的积极意义众所周知。课外阅读使语文变得丰盈。学习语文,"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学习语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如何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获得积累,感受阅读带给心灵的快乐?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为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5.
黄志芬 《学周刊C版》2019,(5):100-101
教会学生阅读,教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认识自己,从书籍里受到教育,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重要责任。语文教材是通向课外阅读的桥梁,教师应从课内阅读中找到向课外阅读延伸的"整合点",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并在教育实践中加强创新课内外整合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引领学生爱上阅读,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  相似文献   

6.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说他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的确,学习语文,单单学习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现在提倡"大语文",就是语文课堂学习与课外相结合,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语文教师要特别注重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本文针对初中生特点点明了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指出要正确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作品,并结合实践提出了指导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正确的阅读方式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学所谓的"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就是把语文阅读能力转化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除了教好一至六年级的教材,我们还应该做学生课外阅读的引领者,促进者。1师生互荐阅读,与学生心心相印儿童文学是学生成长的好伙伴,教师不妨"把杯子倒空",带  相似文献   

8.
课外阅读是学生在课外的独立的阅读活动,课外阅读也是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常见的形式,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的重要性,探讨了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吕叔湘先生曾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得益于课外。的确,语文学习不能局限在课堂  相似文献   

10.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水平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这里的"得益于课外",即受益于课外阅读。阅读是人类带有普遍意义的特有行为,是人类特有的最普通、最持久的学习方式。阅读教学是以阅读活动为主要途径和手段,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和认识水平的教学活  相似文献   

11.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阅读的孩子,是潜在的差生。"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素养、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是课内语文教学的有益补充。吕叔湘先生也说过,他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而各种相关的初中生课外阅读调查表明,初中生阅读现状不容乐观。我以为学校和教师不能束手无策。学校和教师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上还是大有可为的。本文将讨论教师布置作业给家长和学生亲子阅读,通过家长陪伴和教师督促养成学生阅读良好习惯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20,(17):11-12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最好途径。《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它是语文课的延伸,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龚松娟 《考试周刊》2008,(47):25-26
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本文着重对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简中兰 《时代教育》2009,(10):220-220
课外阅读是指导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通、最经常的形式,是阅读能力训练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通过课外阅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品质,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发展学生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所以加强平时的课外阅读,已被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形成共识.那么,在平时的工作中,怎样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呢?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学生的语文素养倍受关注。鉴于语文学习"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特点,我在致力于提高课堂阅读效率的同时,着力提倡课外阅读,努力构建课内外结合的大语文教学体系,给学生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阅读与训练同步,培养语感新课标把"培养语感"作为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内涵。在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6.
把课内阅读的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让课外阅读为课内阅读服务,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根据每组教材的主题、课文的内容和背景拓展延伸课外阅读。努力寻找课内外阅读的切入点,依"法"导读,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7.
"1+X"阅读是"部编本"语文教材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教学体系的拓展和延伸。小学语文课内教学要把握好精读与略读,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课外要积极推行"悦读、跃读、阅读、月读、越读"。课内课外阅读教学密切联系,内外融合,学生方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相似文献   

18.
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生的阅读不能仅仅局限性于课内,应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只有依靠大量的课外阅读,没有捷径可走,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课外阅读提出了具体的目标:高中生应"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这一目标的要点有二:一是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二规定课外阅读的量化指标.道理众所周知,"课程标准"公布与实施也近十年,新课程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特别强调学生要"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而现在的高中生"读好书,读整本书"的人有多少?高中生课外阅读文学名著的现状如何?  相似文献   

19.
所谓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我国现代语言大师吕叔湘先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两个迫切问题》一文中指出: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们的经验,异口同声地得益于看课外书。由此可见,语文教师突出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不仅体现了现代语文教学的要求,而且有助于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把握课外阅读特征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外阅读是对学生进行数学人文教育的良好载体。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以教材为范本,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和阅读技能的培养,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涵养学生的数学精神,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