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钟碧梅 《考试周刊》2014,(11):21-21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关系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师备课中要不断探索阅读教学的规律,充分"素读"文本,保持阅读的新鲜感;文本"素读"要立足于文本,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在课堂上创新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通过教师的个性化阅读发掘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拓宽学生阅读视野,最终呈现出充满智慧的阅读世界,有效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在进行文本阅读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阅读认知体系,实现文本资源的个性化挖掘。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读懂文本,构建阅读认知雏形;校准坐标,适度开发文本资源;强调个性,体现多元解读特征。  相似文献   

3.
马丽娟 《考试》2009,(6):41-42
阅读,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它是教师引导学生感受、理解、评价文本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因此,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在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宽松的环境,为学生个性化阅读搭建理想的平台;开放课堂,让学生尽情地表达个性化的见解和感受;及时化解误读,为个性化阅读指明方向。让学生的阅读个性充满活力,张扬性情。  相似文献   

4.
个性化阅读是新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阅读应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多元、正确地解读文本。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通常具有以下含义:1、个性阅读是学生的阅读实践,不能以教师的阅读分析去代替;2、个性化阅读必须凭借文本,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3、个性化阅读要体验,更要思维,力求思维与情感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尽管学生的阅读是个性化行为,但只有实现学生智慧和情感的和谐共生,才能促进学生阅读个性化。如何点燃学生个性化阅读的"火种",这得有赖于教师的引导和促进,依赖于教师的个性化教学。一、阅读文本,感悟文本,使个性鲜明1.把握典型问题,引导学生个性地理解文本  相似文献   

7.
刘延凯 《时代教育》2009,(11):235-235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要确立教师的主导性,更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体验,进行个性化阅读的交流;营造良好阅读氛围,重视学生的情感融入,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个性化对话。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快乐,张扬个性,发展阅读能力,强化阅读体验,感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要注重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构建有生机的绿色生态课堂,让课堂"活"起来。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主自主体验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与文本对话;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愿意主动探究文本;设置个性化问题,活跃学生思维体验。  相似文献   

9.
个性化阅读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文本进行零距离对话的过程;是学生在多层次、多角度的阅读对话中深入感悟文本,真正展示个性,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过程。这种阅读有生命的激情,有学生和文本之间情感的交流、心灵的碰撞;这种阅读张扬学生个性,显现学生灵性,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相似文献   

10.
糜莹 《文教资料》2009,(23):65-66
个性化阅读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发展的大趋势,进行有效的个性化阅读教学,要避免误解个性化阅读,随意解读文本,或放任个性化阅读,缺乏教师引导等问题.在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提高个性化阅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十分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积极倡导个性化阅读。但不可否认在个性化阅读实践中存在不少观念上的误区和偏颇。笔者认为:要真正演绎个性,放飞心灵,实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教师要为其提供路标,指明方向。一、个性化阅读的根本——尊重文本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现象:有些教师为了“珍视”学生多元的感受、体验,使课堂生成精彩,对学生游离文本、曲解文本的知识“生成”或不置可否,或大加褒扬,忽视对文本价值取向的引导,导致文本的失落。尊重文本是个性化阅读的“根”和“本”…  相似文献   

12.
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当前语文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向学生介绍背景知识,创设个性化的阅读情境,能够促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阅读。教师可运用背景知识,促使学生形成个性化的阅读情境;活用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开展个性化的文本解读;借助背景知识,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探究学习。  相似文献   

13.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阅读应该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不能以自身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因此,"个性化阅读"已渐渐被语文老师重视起来。教师在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一、吃透文本,引领个性化阅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顾及每个学生的阅读心理,让学生以自己的阅读表现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文本  相似文献   

14.
正个性化阅读是指学生对阅读文本的一种自我解读、自我建构。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教师要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走进文本。只有学生自主阅读,才能真正走进文本,与作者、文本产生共鸣,构建自己的阅读体系。现实中,学生大多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自己进行个性化阅读的机会相对较少,这样就很难实现自主阅读目的。这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张扬学生个性,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全面提高和语文学科素养的形成,极为不利。具体表现为:  相似文献   

15.
王一菲 《教育界(基础教育)》2013,(收录汇总):105-106
阅读是个性化的体验。在阅读教学中,多维度地拓展文本,充分挖掘文本背后的材料,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并注意充分结合不同文体,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探究阅读和对比阅读,将会使学生获得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探究能力、交往能力和创新精神等。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个性化阅读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参与积极性不强等问题,有必要对个性化阅读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在充分把握文本及文本延伸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初中生心理特点,全面提高学生探究精神。可以从认知层面上提升教师个性化阅读教学的专业素养,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个性化阅读观念。在具体实施中建构比较阅读教学加强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用丰富的活动彰显学生个性,营造充满激励的个性化阅读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17.
阅读教学是学生与教师、教科书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个性化阅读教学要求教师能够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发挥主观能动性,获取对相关文本独特的见解。要让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在语文学习中得以充分地展示,就必须:给予学生充分自由的思维空间;鼓励其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成功体验。只有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地张扬,才有利于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审美体验过程。面对同一文本,每一个阅读者都会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个性化的意义建构,所以,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尊重学生个人的阅读体验,提倡学生多元解读文本,这样的阅读理念有利于培  相似文献   

19.
徐渺 《成才之路》2022,(4):142-144
个性化阅读是指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受文本以及自身的基础、注意力、兴趣、以往经验和教师的指导等多方面的影响,而产生独特的体验与见解的阅读方式.个性化阅读教学是建立在教师、学生和文本平等对话的基础上的,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促使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文章从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含义出发,分析个性化阅读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个性化阅读相对于传统的标准化解读而提出,它倡导尊重学生解读的个性差异。个性化阅读须理清三种关系: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视域的有限性与发展性的统一、文本的创造性与规定性的统一。个性化阅读的实施策略有:以学生视域为基础,尊重学生的理解;以扩展学生视域为目标,提升学生的精神素养;以文本为依托,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