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数学》试验教材,以全新的课程理念和呈现形式,展示了新世纪课程改革的新貌,为我国未来小学数学教育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开辟了新的天地,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富于创造性的学习环境.经过三年来的试验研究,我切实地体会到:到底什么是数学?学生该学习什么样的数学?让孩子们怎样来学习数学?我们该给孩子们创造什么样的课堂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下,如何架起“书本”与“生活”的桥梁,让“生活数学”走进课堂,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从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实效性?本文围绕“数学化”这一核心,认为“生活”与“数学”有机结合,最终实现“数学化”有三个策略:实物“数学化”策略,过程“数学化”策略,综合“数学化”策略。  相似文献   

3.
“数学实验”是儿童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捕捉数学教材中的“实验基因”,充分发掘数学实验素材.“数学实验”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时空,教学中教师要让数学实验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感性走向理性,从抽象走向直观,让数学实验的过程成为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活动教学”思想认为:“数学教育是一种人类活动”。“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不仅是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知识的教学。”“活动教学”的思想符合认识发展的规律,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根据“活动教学”思想设计课堂教学,教师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围绕教学目的要求设计“数学化”含量较高的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数学化”是指运用数学方法来分析、研究各种具体现象并加以组织、整理的过程。“活动教学”思想认为:与其说让学生学习数学,还不如说让学生学习数学化。学生数学化的能力高低实质上是学生数学素质高…  相似文献   

5.
黄爱桃 《新疆教育》2013,(12):130-130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新一轮课程改革加大了教材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了知识的产生过程,注重了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地获取知识,强调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大大拓展了课程资源,将传统的知识传授开放到了学生的生活空间。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已达成共识。如何结合农村小学的实际,探索数学生活化的新路子已成为广大农村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邓柳 《湖南教育》2003,(23):30-31
新课程让数学课堂教学产生了新的变化。那么,孩子们喜欢什么样的数学课堂呢?一、走出教室、拥抱大自然的开放性课堂苏霍姆林斯基在《爱的教育》中描述了这样的学习情景:蔚蓝色的天空下,一块绿油油的草地,草地四周长满了低矮的灌木。小鸟在林中欢唱,小虫在草间低吟。而孩子们则席地而坐,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也享受教师指导下的自由学习。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注重选择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与情境,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生动有趣的资源。”实施课程改革,需要大自然,需要走出教室的教学。教学“数一数”(人教版实验教材…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那么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活动过程呢?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先生说:“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这句话体现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本文从“联系生活,激发学习兴趣;体验生活,引导学习感悟;回归游戏,巩固学习能力”这三个方面来展开阐述,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感悟数学并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只有让数学与生活亲密接触,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才能使数学教学更加丰富多采,才能让数学因生活而精彩。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要求要让学生“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了解数学、认识数学;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所以,“数学化”过程教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举了三个例子来探讨数学化过程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王海平 《教师》2011,(1):50-51
“数学教学,应该从学习者所经历、所接触的客观实际中提出问题,然后抽象为概念、运算法则或数学思想。应该让学生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学习抽象的数学内容,并在这种学习过程中掌握‘数学化’的方法。”我认为教材是教学的材料,教学是教学生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课本为本,精心组织材料,创造性设计问题,充分运用学习环境要素,为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创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标准实施一年来,笔者任教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后,对这套教材整体的认识是,图越来越多,文字越来越少;探究性的东西越来越多,现成的答案越来越少。很显然这样的教材,有利于打破旧的授课传统,让老师与学生都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课程的学习中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缺乏了研究就可能无法从教材中直接获取知识规律。那么教师应该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新课程观认为,课程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因素的整合。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共创共生,形成“学习共同体”。很显然新的理念告诉我们,新形式下的教师不再是单…  相似文献   

12.
周美玲 《福建中学数学》2003,(5):F002-F002,3
荷兰数学家,数学教育家Freudenthal提出了“再创造”的教学理念,所谓“再创造”,就是要求课程设计者和教师,不是将数学当作一个现成的体系来教,而应当在教学中充分注意,让学生通过再创造的过程来学习数学.它意在改变以往学校数学教育以教师教为主,以教师传授知识体系为主的做法,提倡教学应以学生的学为主,让学生像数学家那样通过创造数学来学习数学. 1 为什么要在数学教学中引入“再创造”的思想? 这主要是基于数学学科产生发展的自身特点以及让学生主动学习的建构主义学习理念. 数学的一个特点是它有很强的结构体系,这是数学家…  相似文献   

13.
刚刚走上讲台的我,就赶上了课程改革和新课标的实施。当第一次拿到一年级《数学》教材时感觉内容怎么这么少,好像都没什么可讲。可是通过两个月的新教材培训我明白,课程改革是有它的意义和目标的,那就是:“改革繁,难,偏,旧的知识内容”和“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而要想实实在在落实这两个目标就得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我就想了,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无非就是让学生学习更有热情,更有激情。由谁来改,只能是教师,教师怎么改,不就是通过教学手段嘛?说实话对于我这名新教师来说,有经验教师的教学手段什么样我不知道,他们怎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我也不清楚。我只知道孩子们在玩中是最快乐的,和他们生活最贴近的他们最愿意学,也最容易接受。尤其是双语的孩子吃住在学校,生活氛围更浓厚,而新课标又一再强调,要让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于是我就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能不能让数学教学走出课堂,在具体的生活氛围中进行,操场、宿舍、甚至餐厅里都可以;在备课中我发现“认识10以内数”和“顺序”联系很紧密,可不可以把它们结合起来学习呢?有了这两个想法我决定在教学中尝试一下。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为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发挥教材的指导作用,力争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活动过程,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以促进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施水英 《中学教研》2009,(10):47-48,F0003
新课程提倡的“做中学”,是美国教育家杜威创导的方法,旨在让学生在活动中、在操作实验或深人实际生活的过程中学习;让学生从自己的直接经验中学习,或者是从他人的经验中通过再发现来学习.荷兰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学习主要是进行“再创造”或称为“数学化”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验的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6.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常常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怎样让数学课堂成为智障学生幸福的乐园?怎样把被动的数学学习.变成自主而快乐的享受数学?如何让智障学生快乐地学好数学呢?  相似文献   

17.
20 0 1年我和一群六七岁的孩子们一起开始了我们共同的“新课程”之旅。捧着新公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和根据“新课标”编写的教材 ,我相信 ,新课程将改变孩子们的学习生活 ,也将改变老师的教学生活。怎么样才能让自己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呢 ?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关键。在“新课标”中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我们应该理解这些理念 ,并运用这些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要在实践中体现新的课程理念 ,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有关于数学学科、数学教学和学生学习数学等方面的观念。这些观念…  相似文献   

18.
“数学化”体现了数学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数学化”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数学教学应关注学生“数学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小小设计师”是四年级的实践与综合运用领域的解决问题教学(植树问题)。孙老师将教材原有的内容进行创编,融入了富有现实意义的、鲜活的生活素材,即冰雪大世界会场四周插彩旗和冰景周围安装彩灯的问题。教师以这一情境为载体,让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态度,带着“家乡小主人”的责任感,投入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学中,通过师生的对话交流,激发了学生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美好情感,也从中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价值与数学思维的乐趣,使数学回归生活。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数学化的过程。”传统的数学教学忽视了数学化的过程,把…  相似文献   

20.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通过生活问题数学化,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加强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一、让学生体会到身边有数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西师大版第一册数学实验教材《上学了》,让学生感受到上学第一天学校生活的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