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加强教研组建设的意义教研组是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组织,是校本教研的主阵地,是教学常规的落实者、日常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研组也是教学创新的"孵化器",是教师继续教育的课堂,它能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学习教育理论,为新的教学实践做好理论上的支撑和储备。教研组建设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对提高学校科研水平、师生素质、教学质量都  相似文献   

2.
教研组是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的基层组织。成立教研组 ,加强教学研究 ,是确保教育目标实现 ,落实教学工作这一中心地位的重要举措 ,是提高教育质量 ,提高教师和学生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那么 ,学校该如何加强对教研组的管理呢 ?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一、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学校领导对教研组工作的认识 ,是关系到教研工作在学校中的地位和能否发挥作用的问题。因此 ,要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 ,学校领导就必须更新观念 ,明确教研与科研同提高教师、学生素质和教育质量的关系 ,把教研组工作的管理纳入学校管理的范畴。因此 ,我…  相似文献   

3.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而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首要校本资源。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生力军,其专业化发展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我校从校本教研入手,聚焦课堂,通过提高教研实效、开展课例研究、加强教育科研力度等途径,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研实效。  相似文献   

4.
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引领教师走进绚烂的教育科研世界、享受职业之美的需要,是每所学校、每名教师都必须要重视并努力实施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一种以校为本、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的教研形式,必须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与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相结合,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方能使此项工作得以扎实有效地开展。  相似文献   

5.
校本教研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融理论学习、课程实践和教学研究于一体的以教学为主体的教育活动。实践表明:为了提高教研实效,在教研组的带动下,让教研渗透到教师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使教研成为教师的一种工作习惯,就会提高学校的整体教研水平。  相似文献   

6.
严湘刚 《辅导员》2012,(Z2):11-12
教育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学校管理永恒的主题。教师作为全面提高办学质量的关键,如何使这潭活水永远荡漾教育热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教育实践使我们清楚认识到立足校本教研、加强教研组织建设是深入开展教学研究的重要保证。为此,我们以省、市、县《关于加强教研组织建设的意见》为指导,以加强教研组织建设为抓手,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校本教研工作思路,立足校本教研,促进教师成长,推进课程改革,进而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7.
学校教研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好教学研究工作,有利于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探讨教学规律,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一、调动教师教研的积极性 学校教研工作的主体是教师。要搞好学校教研工作,首  相似文献   

8.
开展主题教研对于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促进教师内生性成长,提高学校学科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初中政治主题教研,需要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学校领导牵头组织教研活动,从政治学科教育教学实际出发,确立教研主题与方向,丰富和完善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9.
教师专业素质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品质或基本条件.它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校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微格教研将教育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促使教师借助先进手段观察他人和自己的课堂,进而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有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本文基于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所面临的问题和微格教研的研究成果,从微格教研的角度来研究培养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纵观当下的课程改革。瓶颈在教师素质的提升,而破解教师素质提升的出路在于校本教研质量的不断提高。欲提高校本教研质量,必须依赖于校本科研的“内涵发展”。校本科研应指向于学校教育行为的优化和教师的理性自觉,指向于不断改革和创新办学理念和行为,主导学校发展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和谐学校。校本科研应以课程教学为载体,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以教师的学习、实践、反思为主要方式,通过教师投身于教学研究,提高其教学质量,增长其教育智慧。校本科研当然也期望发现教育教学规律,但更应该关注遵循规律,改进工作,完善自我,促进学校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促进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德育的人文化,增强学校发展内动力。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参考》2006,(4):53-54
教育的本质是实践的,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必须在学校的教育实践中才能实现,学校教育实践本身应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真实环境。校本教研是基于教学实践,基于教学问题,基于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研究活动。区域校本教研制度的形成和完善,必须以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推进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  相似文献   

12.
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才能做好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本文提出了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素质;树立新观念;办好教师教育院校;搞好教师培训工作;积极进行教研、科研活动;校长要积极作为;提高教师理论水平,用于指导实践等八个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校本教研是学校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之一,它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转型,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这么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农村许多学校不仅没有得到落实加强,反而削弱了不少。毫不讳言,有些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根本无法落到实处,有效的校本教研完全没有。这种现象极大限度地制约了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教研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好教学研究工作,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有利于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探讨教学规律、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前农村山区小学教研仍然是“涛声依旧”,教师缺乏参与教研的热情。这种状况严重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导致农村学校教学活力缺乏,极大地影响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教研文章是教师心血、汗水和智慧的结晶,教研文章的写作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是造就教师杰出教育成就的熔炉,是壮丽教师辉煌教育人生的摇篮.对于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提高教师的群体素质,是保证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近两年,我们大连湾中心小学充分发挥了中心小学教学、教研的指导作用,取得了提高全镇教师群体素质的良好效果。主要做法有如下三方面: 一、强化教研主导,抓好教学示范 我镇共14个自然村,11所小学。一些村小规模小,教师素质较低,教研条件较差。因此,中心小学必须对村小教学工作宏观上加强调  相似文献   

17.
校本教研是教育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结合点,也是科研兴校的着力点,经验证明,校本教研还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化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加快西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普及义务教育和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实验中,我们提出了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为主的校本教研实验与研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一、校本教研的意蕴。随着教育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感到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为,目前的教育研究现状中理论和实践的应用科学模式不能解决许多教育中的实际问题。这种模式过于强化了理…  相似文献   

18.
教研工作承载着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指导教学实践、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发展等重要作用,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网络教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跨越时空,实现专家与教师、教师与教师间的有效互动,体现民主平等,扩大了教研工作的辐射面,为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一个崭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19.
校本教研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学研究方式的创新。校本教研是紧紧围绕学校中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其核心是将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与研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由广大一线教师直接参与的教育研究。这就是专家所说的“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由此可见,校本教研并不是要求教师脱离其教育教学实际,搞那些“假、大、空”的所谓“研究”。校本教研要求教师根植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从中发现问题。提升为自身能够解决并有一定研究价值的问题,寻找理论依据,着手研究。并将其研究成果用于改进和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从广义上讲,学校中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和现象都可以是校本教研的对象。就学校层面上讲,可以围绕学校存在的重大问题或共性问题。组织教师进行集体攻关,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对教师个体而言,课堂教学与管理、学生教育与管理、备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等难题、困惑都可以成为校本教研的对象。  相似文献   

20.
一、校本教研的内涵 校本教研是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教学,为了教学工作”而进行的研究。校本研究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以研究解决学校管理和教师教学工作中遇到的亟待解决的具体实践问题为内容,以学校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行动研究为方法,以教研组为研究阵地,以边研究、边解决、边提高为基本特征,以直接解决问题为原则,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一种研究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