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西欧近代转型时期,商人资本职能在不断地转变。安特卫普时期与热那亚时期,商人资本主要表现为商品资本与生息资本;荷兰时期,商人资本在前期主要表现为商品资本,后期主要表现为生息资本;英国时期,商人资本在早期也主要表现为商品资本,后来随着经济变化部分商业资本逐渐转型为产业资本。在这些商人资本职能转变中,资本逐渐完成了从商业资本向产业资本转化的历史过程,从而加快了工业资本主宰社会经济新阶段的到来。  相似文献   

2.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民族大融合阶段,该时期民族融合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地区特色。十六国时期,民族融合是以战争形式表现出的不自觉地融合.北朝时期,则是通过自觉的改革手段完成的。在民族融合过程中,南北方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北方少数民族通过建立政权,完成了与汉族的融合,而南方少数民族则在开发江南的过程中与汉族实现了民族融合。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农林高等教育教育思想的再认识李同明建国以来,中国农林高等教育走过了46年的曲折过程,先后大体历经了恢复时期、院系调整时期、大跃进时期、调整巩固提高时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等6个阶段。在21世纪即将来临的时刻,回顾与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对...  相似文献   

4.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23(6):143-145
题  目            作 者 (期 .页 )河洛文化研究河洛文化导扬 ———试论河洛文化建构特征杨作龙 (1.5 )………………北魏洛阳小石窟群造像艺术分析 李中雪 ,宋荣欣 (1.10 )……………………………………论炎黄时代河洛地区的社会发展状况韩香花 (3.5 )………唐中宗、睿宗驸马裴巽墓志考略刘连香 (3.9)……………论老子“无为自化”蕴涵的教育理念韩石萍 (3.13)…………太极图河洛探源杨作龙 (6 .5 )………………………………洛阳出土的先秦青铜乐器述略孙 敏 (6 .10 )………………洛阳宋代墓葬壁画略论徐婵菲 (6 .13)……  相似文献   

5.
论20世纪中国油画艺术中的农民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审美的角度而言,中国“二十世纪特殊的政治、历史背景下”油画艺术中农民形象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战争时期、新中国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三个阶段。由于每个历史时期的社会、艺术背景不同、创作主体的审美追求不同、采用的表现方法不同,农民的形象因而呈现出了不同的面貌与特点,经过战争时期革命现实主义和新中国时期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与社会、政治有关的发展,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逐渐步入了农民形象的多样化发展的新时期,并承载了多样化的文化与艺术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女性人格范型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近代,伴随着女学的兴起与深入发展,女性人格范型经历了从戊戌时期的“新贤妻良母主义”,到辛亥时期的“女国民教育”,再到五四时期的“超贤妻良母主义”等一系列转换,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体现了不同时期精英分子对妇女解放道路的探索及先进女性自身的精神觉醒与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游牧民族的地域分布,生产生活及其创造的文化,阐释了游牧民族所创造的文化是独特的,自由的,粗犷的草原文化,并与中原农耕文化形成鲜明对比,二者在长时期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冲突,也不断融合,形成了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问题,主要是思想认识问题。由于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信徒与广大群众之间不存在根本的利益冲突,因此,宗教在社会主义时期出现了某些相协调的现象,我们应该正确引导,使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9.
佛教对魏晋南北朝物质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它不仅影响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同时也影响了此时期的物质化,章试图通过大量的献资料,历史遗迹与考古发现来探求佛教在物质化各方面的渗透与影响。  相似文献   

10.
汉水流域堵河文化流经了5个时期,神话传说中的创世时期、南蛮领袖时期、辉煌后的沉潜时期、移民文化与本土文化交融时期和社会主义时代精神贯注与提升时期。堵河文化具有一脉相承的历史连续性,具有特别的包容性与同化力。  相似文献   

11.
兴庆宫是唐玄宗李隆基处理朝政和供皇家游宴的宫宛 ,李隆基的一生基本上是在这里度过的。本文通过兴庆宫的兴衰演变 ,对唐玄宗一生的是非功过做了简要的论述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康熙帝与多伦诺尔汇宗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有名的多伦会盟之后。康熙帝应允蒙古各部贵族的要求,选择多伦诺尔敕建汇宗寺钦定陈设布置。汇宗寺的建成,在清前期对加强蒙古地区的统治和民族团结。巩固北部边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多伦地区的宗教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明宪宗在商品经济活跃的刺激下,派太监钱能镇守云南,为其括敛钱财。钱能在滇12年,残酷掠夺,操纵官吏的升降,挑起边乱,使云南的社会矛盾日趋激化。  相似文献   

14.
唐玄宗时期对契丹、奚两蕃采取怀柔政策,以争取蕃兵势力增强幽州节度在东北的防御实力,导致幽州节度下的蕃族势力扩大。同时因朝廷边镇互相制约需要,使幽州节度势力扩展获得了机会。在这两个因素影响下幽州节度势力迅速膨胀。  相似文献   

15.
唐太宗李世民的文学观念与南北朝“吟咏性情”完全不同,它继承了儒家的文学创作以六经为旨归的思想,强调诗歌为政治服务。他的诗歌也以写景抒情作为两大主题,但比南北朝表现更为突出。其抒情着重表现了他一代帝王实行文治时的宽阔胸襟和乐观情绪;其写景主要通过自然山水与风云雨雪的不同景况之刻划表现他的诗人敏感和气质,恬淡与欢乐。他的诗歌形式比起南北朝更趋向合理整齐,8句诗,对仗,平仄的有序运用为近体诗之定型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6.
唐德宗执政的特点之一是重视礼制建设。他制定政令、以身作则、严厉惩处违礼官员,期待在全社会形成崇礼氛围。德宗的礼,呈现出两个鲜明特点:一是针对安史乱后帝王天赋神权被怀疑、帝王威权被忽视、犯上作乱越来越多的社会现象,德宗期待臣下以礼节心,安分守己,其礼带有补偏救弊性质;二是礼无定准。有意识的选择、有目的的变通,使得德宗的礼制承统比较混乱。德宗札制思想的矛盾体现了中唐社会对待传统价值观念的工具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7.
宗璞是一位沐浴在西方艺术之中,又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知识型女作家,其文学创作坚持“诚”与“雅”的原则,执着于知识分子生活的描写,并从中升华出哲思和理意,在艺术上追求“外观手法”和“内观手法”、再现和表现相结合。从整体上审视,宗璞的创作呈现出真性情、理趣化、含蓄蕴藉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司马迁《史记》所记载的炎黄大战是以黄帝为代表的五帝时期一场大范围的部落之间比较持久而频繁的战争。炎黄大战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发生的战争的总称,或者是这一历史时期内最为显著的特征。文献记载和神话传说所涉及到的地方都有可能是炎黄战争的重要战场。《史记·五帝本纪》是研究炎黄大战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9.
兴起于战国"百家争鸣"的纵横家和纵横术,对于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传播学的视角来看,纵横的过程是一个传播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纵横术"是传播技巧运用的一个光辉典范,而纵横的过程就是一个有效的人际传播过程。  相似文献   

20.
意境是中国古代美学一个普通范畴,内涵情景统一的本质规定,基本是一个静态的平面结构。宗白华站在现代视角,对古典意境说作出新的诠释。他认为中国绘画、书法、建筑、园林等艺术的经营布置,最终在于成就一个“有意味”的审美时空,这便是意境。意境在宗白华眼里已从平面结构变成深层结构,从一普通审美范畴变为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表征,体现出中国人的哲学观和生命观。宗白华还构筑起以意境为核心的美学体系,即意境的源起、构成、内涵及产生的主体条件,而宗白华意境说的新意即在于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