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9 毫秒
1.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振国先生在《反思科学教育》一文中有过一段精辟论述: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没问题,全都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  相似文献   

2.
教学反思录     
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在于解决多少问题,而在于学生能够提出多少问题,因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有问题,所以,中国学生年级越高,问题就越少;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有问题,学生的问题连老师也回答不了,就算很成功了,所以,美国学生年级越高,越会突发奇想,富有创意。  相似文献   

3.
在《反思科学教育》一文中有一段精辟的论述:“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没问题,‘全都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连教师都回答不了了,那算是非常成功的,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意识与真正的提问 有位专家在中西教育的比较中指出,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成没问题,全懂了,所以中国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的。所以美国学生年级越高越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这其实就是中美两国对问题意识的不同理解。我们的教学是为了问题本身而教学,美国的教学是为了问题思维而教学。  相似文献   

5.
林建民 《广西教育》2013,(45):16-16,46
袁振国先生在《反思科学教育》一书中写道:“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没有问题,‘全都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创意,越会突发奇想。”这段论述正切中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要害,即学生在课堂中学什么和怎么学,是关系到课程目标的确立问题。  相似文献   

6.
很长时间以来,教学中存在这样的现象:教师传授和学生接受都不是两情相悦的过程,特别是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掌握的知识越多,提出的问题就越少。而在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有问题的学生,如果学生提的问题连教师都回答不了,那就说明这个学生学得很出色,将会得到教师特别的赞赏。在哈佛大学流传着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索问题。”因此,美国学生年级越高,思考得越多,问题就越广泛,越存创意。科学始于问题,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育改革已经好多年了,全国上下也搞得轰轰烈烈,可谓甚至一浪高过一浪。但是为什么至今还是成效甚微,问题多多?为什么我们想方设法教来教去,而学生的语文水平就是很难提高?为什么在当今的中国,我们国民的语文素养及道德水准竟是如此低劣?在各科教育中,为什么受指责最多最严重的就是语文?为什么人们有“误尽苍生是语文”的无奈感叹?为什么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呕心沥血工作了几十年,却没有打造出大师级的人物?笔者认为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是语文教育使命的迷失。课堂教学不只是学习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更是情感体验、感受生命价值的过程。为此,应关注学生的每一次快乐与感动,每一次的创造与成功。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语文教学才能真正成为精神的源泉流入学生的生活,才能焕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没问题,"全都懂了",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得有问题,这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国教育的弊端——我们培养的人缺少创造性、主体性,即缺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C我们的学生为什么不善提问,不敢反问?我们的学校,为什么只教“学答”,而不教“学问”?当孩子的问题变成句号后,一些教育家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今孩子不愿动脑是一个被忽视的更为突出的问题。我们的教育缺乏孩子动脑的“时空”,缺乏开发孩子思维的“家庭作业”,一些学校只注重对具体解题的指导,而忽视对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换句话说,重视“答”的训练而忽略“问”的培养与指导。其实,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来说,问题,应当成为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问题意识只应该是其基本意识。问题还可以激活思维,思维被激活了,课…  相似文献   

10.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真理;有了爱不等于有了教育,这也是真理。也许很多教师都会有这样的困惑:“对问题学生,我付出了那么多爱,给了他那么多关怀,为什么他不领情?为什么他一点儿进步都没有?”假如我们不是问问题学生为什么“不领情”,为什么“一点儿进步都没有”,而是问自己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还要怎样改进和完善。就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问题是学生探索的起点,也是激发和维持学生探索的动力。俗话说得好:“学问、学问,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值得深思的是我们的学生为什么不善提问?不敢反问?我们的数学教学为什么只教“学答”,而不教“学问”?为什么是“你听懂了吗”,而不是“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我们的教学为什么吝啬给学生自由提问的空间或时间?  相似文献   

12.
一、善问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创新能力的本质在于创新思维,而善思最初是以善问的培养为基础的,善问能力又必须依赖于教育的连续性培养。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忽视了学生善问能力的培养,以至于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提出问题越少。而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 人类已经迈入21世纪,在这个更具挑战性、竞争性的社会里,知识总量迅速膨胀,知识陈旧周期缩短,社会观念、生活情境日益多元化,现代信息媒体的运用也越来越普及。教师和学生经常面对着同样不知道答案的问题,面对着谁也不知如何处置的情境。传统…  相似文献   

13.
一、魏书生对教育民主思想的认识 许多教师问魏书生:“你的课为什么讲得这么顺手?”魏书生回答:“就是和学生一起商量,商量就顺手了。”商量的效应是什么?魏书生上完一堂课常常让学生总结这堂课哪里上得成功,哪里上得不成功,学生们说:“我们最满意的是老师上课跟我们商量,我们感到很高兴、很感兴趣,所以学习的积极性就上来了,思维也就跟着转起来。”可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调动非智力因素,这就是商量的效应!商量的实质是什么?魏书生说:“和学生商量,就是实行教育民主。”对于教育民主的理解,魏书生不仅仅把教…  相似文献   

14.
作为基层教育者,我们常常面临着种种困惑:为什么学生越学越没有了灵气和活力?为什么有的学生厌学情绪严重?为什么接二连三发生中小学生自杀、杀亲等恶性事件?问题的根源之一在于教育把学生固定在“科学世界”里,缺乏对学生“生活世界”的关照,难以体现全部的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所以“学校教育应活出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吴红 《青海教育》2013,(11):85-85
为什么目前我国青少年教育的问题这么多?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养不教,父之过。”作为父母,应该时常反躬自问:我们对子女有没有进行过教育?我们的教育内容、方法有没有问题?  相似文献   

16.
苏铝山 《甘肃教育》2011,(19):90-90
教育专家曾出过这样一道测试题:“一条船上有75头牛,32只羊,问船长几岁?”对我国某地的小学生进行测试,竟有大部分学生得出的答案是:75—32=43岁。其实这个问题是没有答案的,而学生之所以这么回答,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所有问题都是有标准答案的。一位教育家因此评论说,这就是学校把学生越教越笨的典型事例。测试的结果和专家的话语使我们教师很震惊。那么,怎样才能“不要把学生越教越笨”,而把学生越教越聪明呢?我认为要让学生思维灵活,应在教学中处理好“少”与“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颇受人关注的“第十名现象”,引发了人们对很多问题的理性思考:为什么小学时的尖子不一定是走入社会后的人才?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师是不是该帮助学生们设计未来?成功的教育应是什么样的教育?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形成了以考试为中心,以分数、升学率为评估标准的教育活动机制,老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分数而学。在中小学阶段,我们已习惯于用“分数”这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可事实表明,有些在校特别是小学时的尖子,后来都难以成为社会上的人才,而日后成为人才的未必都是在校时的尖子,显然,我们在教育中失落了什么?没有为资质…  相似文献   

18.
林志强 《中学数学研究》2010,(1):F0002-F0002,1-3
新课标提倡“以生为本”,要求我们的教育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但是,不管课标怎样改革,我们的教育教学永远离不开三个方面: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师生的互动.我们的教应该围绕学生的学进行,应该依托于师生之间的互动展开,同时也应该处于主导地位.那么,作为数学教师,应该怎样衡量自己的课堂教育教学是否成功呢?这个问题似乎很难回答!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化学新课标的实施,我们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使之适应新的教学任务.我们要注重学生化学能力的提高而实施相应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有创造性思维是发现问题和创造性地解放问题的思维,这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规律,而且能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学校为什么只教"学答",而不教"学问"?考试内容为什么只用"答",而不用"问"?考试标准为什么只有"答"的标准,而没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适应新时期数学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校承担了“数学创新教育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数学教育实验课题,于2004年4月开题,现在已完成实验方案设计,进入“尝试课堂实施”阶段。通过扎实的理论学习和对各年级学生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学生普遍缺乏问题意识,但这个问题的存在由来已久,而且年级越高,重新培养越困难,因此,问题意识需要早期培养。怎样全面、确切地认识这个问题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