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作为西方文艺评论的奠基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贺拉斯共同缔造了古典文艺理想和一套古典艺术原则,适应了欧洲民族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崇尚希腊古典艺术的传统心理,开启了长久统治西方的古典主义文艺思潮。本文拟从文艺与现实的关系、文艺与主体的关系、文艺的功能等三方面,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贺拉斯的文艺观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他们文艺观的相互联系及其区别,进一步指出三大伟人是西方文艺评论的先声。  相似文献   

2.
亚里士多德认为文艺具有育德的使命和功能,艺术的美和道德的善既相互区别又彼此融通。其文艺育德思想主要包括悲剧净化说和音乐育德论。亚里士多德的文艺育德思想历史影响深远,并且对我们今天的德育仍然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亚里士多德作为古希腊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和欧洲美学思想的奠基人,特别强调文艺具有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和审美娱乐作用等功用.全面、客观的分析和研究亚里士多德的文艺功用现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他的美学思想和美学理论,也有利于更好地对其在西方美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作出客观、公平和公正的判断和评价.  相似文献   

4.
石亿 《文教资料》2010,(21):99-101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具有开创性的历史价值和意义,探讨了艺术本体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并逐渐完善了美学体系的建构。二人虽为师徒关系,但各有千秋,亚里士多德总结了以前所有的知识开创了新的哲学体系,对于后世的影响比柏拉图大得多;但如果没有柏拉图思想承前启后的作用,亚里士多德也难以为继。本文试图从二人生活的时代背景、对文艺与现实的关系问题及文艺的社会功能问题的认识来对二人的美学思想做一些简单的比较。  相似文献   

5.
有着师生关系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是古希腊哲学家、美学家.他们在文艺思想方面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亚里士多德继承了柏拉图的部分思想,同时在其文艺思想方面作了很大的修正.对柏拉图的理论进行了批判。本文正是基于此点,探讨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表现出的文艺观点。特别是对诗所作的辩护。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控诉了诗人的两大罪状:诗不表现真理;诗有伤风败俗的影响。他要将诗人逐出理想国,还说如果有人能帮诗人和诗作辩护,诗人仍可回到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对诗进行辩护的.针对柏拉图对文艺的两点看法进行批判,从而对诗作辩护。  相似文献   

6.
《诗学》是亚里士多德对人类美学和文艺理论的一大贡献,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了一套系统的文艺实践规范和法则,在这些规范和法则中包含文学的形象性、文学的虚构性、文学审美的情感性等文学特质的核心问题。这些规范和法则的确立成为后人对文学进一步概念化和理论化的依据,成为后人理论灵感的基石和铺垫。  相似文献   

7.
柏拉图和亚理士多德文艺观简略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是古希腊的哲学家,两人关系又是师徒,但他们在文艺观上都有诸多不同,主要体现在文艺与现实的关系、文艺与情感的关系、诗歌创作的起源等三方面。具体的观点为模仿说,激起说与净化说,灵感说与天才说,对两者不同学说内涵的对比分析,有利于人们深入透彻的理解他们的文艺观。  相似文献   

8.
"模仿说"是古希腊哲学家、艺术家研究文艺起源、解释文艺与现实世界关系,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学说.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有同有异.我们要辩证的看问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相似文献   

9.
希腊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创立了延续两千余年而未衰的诗学理论,他承认了文艺的客观真实性,建立了艺术有机整体以及和谐的概念,并肯定了文艺的社会功用。然而其诗学理论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的发展逐渐显现出其特定的局限性。本文结合韩国著名悲剧电影《假面》,从摹仿说和悲剧论(包括悲剧的定义、悲剧的有机结构、过失说和净化说)两大角度试探讨亚里士多德诗学理论在当代的适应性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不仅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同时也是中国文艺美学理论最为重要的奠基者。孔子的文艺美学观是他的整个思想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观点主要渗透在《论语》等儒家经典著作中。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公元前384—公元前322)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他的文艺美学思想也是他的整个思想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观点集中表现在美学专著《诗学》、《修辞学》中,此外他的《伦理学》、《政治学》等著作中也时有文艺美学思想闪现。孔子文艺美学观与亚里士多德文艺美学观的相似点,主要表现在文艺与现实的关系、文艺的社会功用、文艺批评的标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刘晶 《海外英语》2014,(20):15+21
Aristotle’s Poetics represents the first major work of literature criticism. In this masterpiece,Aristotle expresses his literary and aesthetical theories. By introducing the merits in Aristotle’s Poetics,this thesis tends to reveal Aristotle’s large and enduring influence on modern literary criticism.  相似文献   

12.
美德伦理学是一个当代伦理学概念,它具有当代伦理学的结构.在强意义的"现代假设"(modern assumption)下,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不是美德伦理学,在弱意义的现代假设下,它可以是美德伦理学.依据当代伦理学结构来考察古代伦理学是不合理的.当代伦理学结构导致了伦理学理论之间的对立.当代伦理学理论应当互补和融合,以实现在解释道德生活方面的协同.  相似文献   

13.
古希腊的艺术类型及其划分是一个艺术发生学的重要课题。文章探讨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看法,辨析了两人观点的互文现象;指出了“三分法”之说在中国和西方的误读原因,提出了亚里士多德文类理论缺失抒情诗的理由;并对不同文化体系背景下的中西古典文类理论的差异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亚里士多德的施授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里士多德的文艺“模仿”说与效果“净化/陶冶”说,体现出对接受主体的高度重视,这是源于其哲学伦理学的“施授美学”观念,表明创作主体控制话语权力的企图。  相似文献   

15.
亚里士多德的文艺“模仿”说与效果“净化/陶冶”说,体现出对接受主体的高度重视,这是源于其哲学伦理学的“施授关学”观念,表明创作主体控制话语权力的企图。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从五个维度对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概念进行了诠释,反思了古代德性伦理学与现代德性伦理学之间的差异,并提出了对现代人的几点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托马斯的伦理思想在伦理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中世纪,托马斯的伦理思想既起着使宗教伦理世俗化,世俗伦理宗教化的作用;同时又起着使伦理学由德性伦理学向规范伦理学转化的中介作用.托马斯完成这两种转化的工作具体体现在他把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学与希伯来神学律法思想结合起来的做法上.而基督教的“十诫”则是他建构宗教规范伦理学的根基.  相似文献   

18.
亚里斯多德的伦理学总体上是基于对于人的活动的特殊性质的说明的目的论伦理学。《尼各马科伦理学》是亚里斯多德伦理思想的代表作,这部著作主要介绍了善、幸福、中道、友爱、公正等德性,这些德性无论对于个人的成长,还是对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摹仿论是西方文论本质观的核心,而研究摹仿论必绕不开对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研究,因为他们是古希腊摹仿说的集大成者。文章通过分析希腊古典文论的本质观———摹仿论的形成及发展,旨在对西方文论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与研究,并为认识西方文论的主流传统奠定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20.
就文学道德批评的方法与效用、地位与取向、角度与模式进行学理的梳理和评析,为即将建构的文学道德学体系提供一个合适的话语平台,在多元并存和跨学科的基础上催生新的批评方法.认为文学道德批评是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传统,传统文学与道德文化相互发明,共同夯实了具有东方神韵的文学道德宝库.文学道德批评贴近古代文学生态、文学道德的审美呈现,有效地避免了昔日文学研究中的误读和臆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