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感激是人类一种原始的、基础性的德性,然而这种德性在一般所谓的现代伦理学中已被长久遗忘.不过,现代伦理学的代表康德却在其《道德形而上学》中专门探讨了这种德性,并且认为感激乃是“神圣的义务”.对感激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康德伦理学之丰富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多被人称为"德性论"的,这是因为亚氏之伦理学"着眼于人的道德德性的培养,着眼于使人成为一个道德的人这一伦理学的核心问题"[1]。亚氏之伦理学正是把德性与活动、目的、幸福、善、快乐等联系起来,建构出一套以获得德性为最终目的的追求灵魂善的伦理学,对后世伦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奠基性的影响,也为当今道德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参照系。  相似文献   

3.
现代性极大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但同时也引发了道德语言严重的无序状态和现实道德生活的贫困.这种困境的产生在于现代社会企图用工具理性来建构德性,用权利来制约德性,内在地允诺了自由主义和个体主义.本文尝试分析现代性如何通过物质主义、工具理性等理念对德性进行了解构,梳理现代伦理学对德性的重建和困境,在此基础上认为加强德性与生活实践的关联性,在伦理学和多领域之间发起深层的对话,将有助于现代道德体系的重建.  相似文献   

4.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体系的建构是对他整个思想体系的极大充实,在其著作《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他构建了一个德性的体系,公正作为最重要的德性之一得到了重点论述,我们所要做的即是从中获取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前进的光芒。  相似文献   

5.
休谟在西方伦理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休谟的自然之德虽然体现出他依然流连于古典德性伦理学传统,但更重要的是,他的"是"与"应该"的区分瓦解了亚里士多德目的论伦理学的合理性,对德性的泛化和对德性整体性的消解,也显示出他对亚氏伦理学的背离,所以休谟伦理学不同于古典德性伦理学。同时,休谟对规则和功利的探究又启发了其后道义论和功利论伦理学,但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规范伦理学。可以说,休谟伦理学属于古典德性伦理学向近代规范伦理学的转型的中间环节。  相似文献   

6.
德性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尼各马科伦理学》、《大伦理学》、《优台谟伦理学》等著作中亚里士多德就德性的内涵、德性的本质、德性的类型、德性的形成、德性的培养、伦理德性和理智德性的相互关系及其具体表现形式等内容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分析,奠定了西方伦理学德性论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伦理学大辞典》认为德性"即道德品质。"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和中国传统儒家学派关于道德德性这一问题有着内容近似的阐述。本文论述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提出的道德德性观点,结合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关于道德伦理的观点,对道德德性作为"适度的品质"与儒家的"中庸之道"为主线展开比较研究。以比较研究的视角,探讨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德性论与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的互通,在学说思想上形成互补,对道德与道德德性问题作出补充性解读。  相似文献   

8.
德性伦理学作为古代哲学家探讨道德问题的经典模式,在现代道德义务规范理论的冲击下曾经一度被边缘化。德性伦理学在当代的复兴主要是通过回归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传统来实现的,同时也是一些哲学家批判现代性价值观念的思想资源。然而,为了使自己同一般意义上的德性理论区别开来、回应道德义务规范理论的质疑,德性伦理学就必须依据好的人类生活或幸福、德性的基本原则以及人性论等要素来澄清自身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德性即知识"是苏格拉底伦理学的核心命题,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这一命题进行分析:评析德性即知识;德性即知识的完善;对德性即知识的批判。由此,对苏格拉底论理学思想进行了一个总的概括。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研究中国传统伦理学关于德法关系的论述,提出当代德性伦理学复兴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规则伦理学在对道德本质的认识上存在着不足,而德性伦理学对德性教育的重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道德的真正本质,并进而论述了中国传统德性教育成就的高尚人格和圣贤政治,总结了中国传统德性教育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1.
从西方美德伦理学者的理论实践看,不宜将现代西方美德伦理学的发展简单看作是亚里士多德美德思想的现代复兴.问题不是作为一种过去式的或亚里士多德式的美德伦理在现代社会何以可能,而是作为一种自觉与规范伦理学相区分的理论类型,美德伦理学如何证明自己比对手更具备理论优越性.以安斯库姆为代表的现代西方美德伦理学者从两个方面对比进行了论证,以期构建一个更为完备的理论类型.  相似文献   

12.
伦理和道德是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但它们并不相同。伦理是指维系以家庭为核心的、相对密切的社会关系的原则;而道德作为人内心世界体现出的行为准则,是调节伦理关系的主要手段。中国传统哲学著名的孟子"五伦"说,可以形象地说明伦理和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13.
孟子与亚里士多德德性理论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伦理思想的源头 ,孟子和亚里士多德的伦理理论都表现为典型的德性伦理形态 ,二者既存在着共通的思想内容 ,也有差异。在德性与存在、德性与规范、德性与德行、德与福的统一方面 ,都做出了相近的阐述 ,表现了共通的理论旨趣。但是在具体的理论解释构架以及致思的方向上又存在差异。对二者异同的比较 ,可以为现代伦理理论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西方德性思想的产生、演进与西方历史文化的产生、演进息息相关、交互作用。西方德性思想在苏格拉底正式源起,此后西方德性思想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这个过程大致上可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古代德性伦理学形成时期、近现代德性伦理学衰退时期、当代德性伦理学复兴时期、近二三十年来德性伦理学兴盛时期。总体上看,西方德性思想具有个人主义、幸福主义、理性主义和男性主义等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5.
美德伦理学是一个当代伦理学概念,它具有当代伦理学的结构.在强意义的"现代假设"(modern assumption)下,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不是美德伦理学,在弱意义的现代假设下,它可以是美德伦理学.依据当代伦理学结构来考察古代伦理学是不合理的.当代伦理学结构导致了伦理学理论之间的对立.当代伦理学理论应当互补和融合,以实现在解释道德生活方面的协同.  相似文献   

16.
经济利益与道德伦理的关系是经济伦理的核心,古代社会如此,现代市场经济下也是同样.要建立一个完善、健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伦理建设的关系.而“义利”观在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先秦诸子的“义利”内涵,对当今的经济发展仍有资可鉴.  相似文献   

17.
康德是规范伦理学中义务论的代表,但他的思想中也包含着丰富的德性伦理的思想,在他对道德形而上学进行论证时所提出的概念就等同于德性论。这些思想中的善良意志、德性自足、以德配福、人是目的构成了其德性伦理思想体系,这些思想当我们深入解读时会感觉的他就是为现代的人类所面临的困境提出来的,这些思想论证之严密、见解之高深、意义之深刻会对我们产生重大启示,并具有极其重要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8.
德性论与规范论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德性论的基本问题是:应当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规范论的基本问题是:一个人应当做什么以及应当怎样做?前者把道德落实于人的内在品质,后者把道德落实于人的外在行为。德性论关注的是人的内在品质,以人的道德品质作为道德评价的中心,是实质主义的;规范论关注的是人的外在行为,它不再强调人的内在品质,而以行为是否符合普遍的规范形式作为道德评价的中心,是形式主义的。社会的道德评价体系从德性论到规范论的转型,其积极的意义是肯定了个人在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一领域内的自我决定的权利,即肯定了个人的自由和自主,而将普遍性的规范限制在共同的社会生活领域,也就是人的外在行为的领域。但是,由于规范论仅仅关注对个人外在行为的约束和限制,而在关于个人追求自我完善方面保持沉默,就容易导致个人追求自我完善这一要求的丧失,而这也就意味着人本身的丧失。  相似文献   

19.
生态伦理追求的主要目标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然而现代生态伦理思想中无论是人类中心主义还是非人类中心主义都具有规范伦理的特征,而规范伦理因其自身的局限性并不能够全面指导人们的生态道德生活。美德伦理因其内在德性以及伦理崇高性可以化解规范伦理的不可公度性,重构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20.
如何遏制会计造假已成为当今社会广为关注的热点话题。从时政角度阐述当前围绕以人为本开展诚信教育的紧迫感和必要性,主要通过加强以“三个代表”为中心的思想教育、以职业道德为主体的素质教育来推进和实现;同时论述法制缺陷是会计造假盛行的一大诱因,就新《会计法》的实施倡导依法治假:最后就如何实现“德治”与“法治”紧密结合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