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盛国定  韩颖 《教学月刊》2003,(10):32-33
在化学反应中 ,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 ,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常以热量的形式表现出来。用来“表明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叫做热化学方程式”。[1]《高中化学第三册 (试验修订本·选修 )》教材中采用了1977年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 (IUPAC)物理化学分会推荐的单位表示方法来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与1995年以前版本的高中化学教材相比 ,新教材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形式、吸放热的“ +”“ -”符号规定以及ΔH的量纲 (kJ·mol -1)表示法等都发生了变化。如旧教材中表示为 :2H2(气 ) +O2(气 )=2H2O(气 ) +483.6kJ在新教材中表示为 :2…  相似文献   

2.
在过去的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反应热单位一直用“kJ”,而现行新版的高中化学教科书第三册(人教社2003版,下称新版教科书)中却改为“kJ/mol”,当然同样要求在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H要与之相对应。  相似文献   

3.
现行高中化学教科书第三册(人教社2003版,下称新版教科书)中引入了△H(反应热),以致热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也发生了变化。因高中化学中所用的反应热△rHm的数据一般是指101kPa和298.15K时的数据,同时也考虑到高中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故新版教科书将△rHmΘ(298.15K)简写为△H来表示。本文只是讨论反应热△H单位kJ/m ol的意义以及教学处置。对于反应热△H的单位,由过去教科书中的“kJ”,改为新版教科书中的“kJ/m ol”,并强调“在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H要与之相对应”。但新版教科书中对“反应热△H的单位kJ/m ol的意义”未作任何…  相似文献   

4.
<正>一、反应热计算的途径1.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计算。根据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和已知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或反应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可以把反应热当作"产物",计算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例1已知16g固体硫完全燃烧时放出148.4kJ的热量,写出硫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解析:16g固体硫完全燃烧时放出148.4kJ的热量,则1mol固体硫完全燃烧放出296.8kJ的热量,据此可写出硫燃烧的热  相似文献   

5.
一、一种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热化学方程式.如:H2(g) Cl2(g)=2HCl(g);△H=-184.6kJ/mol.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如下几点:1.需把反应热△H写在化学方程式的右边,并用分号隔开.△H<0或△H为“-”时,该反应为放热反应;△H>0,或△H为“ ”时,该反应为吸热反应.2.需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固态用s表示,液态用1表示,气态g用表示.  相似文献   

6.
一、选择题题1 (2003年全国高考)已知在1×105Pa,298K条件下,2 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 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H2O(g)=H2(g)+1/2O2(g)  相似文献   

7.
高中化学教材上册,有这样三道热化学方程式: C_((固))+O_(2(气))=CO_(2(气))+393.5千焦C_((固))+H_2O_((气))=CO_((气))+H_(2(气))-131.3千焦S_((固))+O_(2(气))=SO_(2(气))+296.6千焦笔者认为这三道热化学方程式不严密。因为碳和硫都有同素异形体,方程式中的碳和硫没有注明它所属的晶型。因为反应热不仅与物质有关,还与它所属的晶型有关。  相似文献   

8.
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它能使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更加广泛,既表示了物质的变化,又表示了能量的变化,与旧教材书写格式相比,不同的地方是在书写时使用了“分号”,用△H表示反应热,放热用“-”,吸热用“ ”,单位是kJ/mol,反应热△H等于生成物分子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bkJ/mol)与反应物分子断裂时吸收的总能量(akJ/mol)之差的绝对值。  相似文献   

9.
高一化学教材“反应热”有下列几个主要热化学方程式:燃烧热定义为1摩尔物质完全燃烧时的热效应。完全燃烧的含义是使其燃烧产物为CO_2(气)、H_2O(液)、N_2(气)、SO_2(气)。分析方程式(1):1摩尔C(固)完全燃烧生成产物CO_2(气),同时放出94千卡热量。由此可知  相似文献   

10.
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是高中化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在高考考试中,不仅仅是考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还会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载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考查. 1.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物理意义 例1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H2 (g) +O2 (g)==2H2O(1);△H==-571.6 kJ·mol-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相似文献   

11.
1.一些烷烃的燃烧热如下表: 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 A.热稳定性:正丁烷>异丁烷 B.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6(g)+7O2(g)=4CO2(g)+6H2O(1);△H=-1560.8 kJ·mol-1 C.相同质量的烷烃,碳的质量分数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 D.正戊烷的燃烧热大约是3540 kJ·mol-1  相似文献   

12.
热化学方程式是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其意义: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高考中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误判断及相关计算均为热点,也常常是学生们的易错点.解答这类试题的关键在于:  相似文献   

13.
现行高中化学教科书第三册(人教社2003版。下称新版教科书)中引入了△H(反应热),以致热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也发生了变化。因高中化学中所用的反应热△rHm的数据一般是指101kPa和298.15K时的数据,同时也考虑到高中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故新版教科书将△rHm(298.15K)简写为△H来表示。本文只是讨论反应热△H单位kJ/mol的意义以及教学处置。  相似文献   

14.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已知1.2 g碳不完全燃烧生成CO,放出11.1 kJ量,继续燃烧又放出28.3kJ热量.则碳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相似文献   

15.
1.反应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本身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在恒温恒压条件下的反应热用△H表示,单位是kJ/mol,并规定放热反应的△H〈0,吸热反应的△H〉0。  相似文献   

16.
在现行重点中学高一化学课本第一章“反应热”这节里有两个热化学方程式(在25℃,1大气压下): 2H_2(气)+O_2(气)=2H_2O(气)+115.6千卡 2H_2(气)+O_2(气)=2H_2O(液)+136.6千卡 这两个热化学方程式中仅生成物的状态不同,为什么反应热的差值是21千卡呢?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盖斯定律:  相似文献   

17.
<正>一、考查反应热的大小比较要回归课本,理清概念,理解热化学方程式中系数的含义。牢记反应热、中和热和燃烧热的定义是解好这类问题的基础。例1已知:H+(aq)+OH+(aq)+OH-(aq)=H_2O(1)△H_1=-57.3 kJ·mol-(aq)=H_2O(1)△H_1=-57.3 kJ·mol(-1);1/2H_2SO_4(浓)+NaOH=1/2Na_2SO_4(aq)+H_2O(1)△H_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表示分子个数  相似文献   

18.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物质所具有的能量高低有关,通常用热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情况。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同一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总的反  相似文献   

19.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在教材中的篇幅较少,但由于涉及的知识点多,成为高考试卷中必考的题型.本人从2005年高考试题中选择三道有关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试题作一解析.题1 (2005年高考天津卷第29题)磷在氧气中燃烧,可能生成两种固态氧化物.3.1 g 的单质磷(P)在3.2 g的氧气中燃烧,至反应物耗尽,并放出x kJ热量. (1)通过计算确定反应产物的组成(用化学式表示)是——,其相应的质量(g)为——. (2)已知单质磷的燃烧热为),kJ·mol-1, 则1 mol P与O2反应生成固态P2O3的反应热,  相似文献   

20.
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知识之一。但是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却一直没有能够得到足够的重视 ,无论是教材还是教参中均没有详细探讨。教材中只谈了两点 :一、要在物质右边的括号里注明固、液、气等物质状态。二、要注明反应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多少。另一个问题却一直为大家所忽略 ,即热化学方程式中是否应注明反应的条件。对于这个问题 ,教材中也是模棱两可。如 :高级中学课本《化学》(必修 ) (以下简称教材 )第一册第 5 5面上有热化学方程式 :C(固 ) O2 (气 ) =CO2 (气 ) 3 93 .5 k J2 H2 (气 ) O2 (气 ) =2 H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