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将图书出版行业中私域流量运营的成功经验运用到学术期刊运营中,为提升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影响力、增强关系强度、提升学术期刊传播力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分析私域流量的发展及其在图书出版领域的应用,结合学术期刊用户的特点以及《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私域流量运营的经验,提出私域流量视域下学术期刊的传播策略。【结果】《中国有色金属学报》通过在传播媒介、传播关系、传播内容和传播场域4个方面进行改革,实现高效传播,使期刊影响力得到提升。【结论】在私域流量视域下,学术期刊应利用用户的关系资源,塑造关键意见消费者,并通过布局热点话题以及创新专题,提升与用户的关系强度;重点运营多资源用户,通过维系情感加强用户对期刊的归属感;积极打通“微信视频号+微信公众号”通道,利用视频号推荐算法实现引流。  相似文献   

2.
刘洋  刘博 《科技风》2016,(4):8-9
随着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用户对网络带宽和网络响应速度的需求也随之提高。CDN技术通过部署网络边缘服务节点,将热点内容存储在网络边缘,让用户"就近取材"。内容管理平台作为缓存内容的统一展现和分析平台,实现对互联网内容资源的总体分布、内容质量的全面管控。本文针对CDN技术进行研究,并为内容管理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  相似文献   

3.
罗媛  周少华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7):146-148,153
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的客户细分方法——多因子评价模型。该模型采用客户生命周期时间、客户生命周期价值、客户份额和客户满意度作为客户分类的评价因子,对客户进行快速有效的分类。该模型既注重客户的行为,也考虑了培养客户成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方 《中国科技信息》2013,(12):216-217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将完全渗透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领域,因此移动运营商需尽快建立自己的精细化营销体系,精准把脉用户需求,把握每一次与客户的接触面,全业务多渠道的开展营销工作,尽快地从传统语音经营时代进入到新的流量经营时代。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明确用户需求变更与软件项目生命周期的其它阶段的因果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反馈模型。指出了影响用户需求变动的因素,以及由于用户需求的多雯性和不确定性给整个软件项目资源、进度、成本等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原小玲 《现代情报》2007,27(7):195-196
信息价值分析既是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的基础,也贯穿于信息生命周期管理全过程。本文对影响企业信息价值的信息用户需求因素、信息的诸多自身因素以及信息分析人员专业素养三大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将知识发现技术与客户价值生命周期有效地结合起来,全面系统地从系统总体结构、运作模式和实现技术等角度研究企业分析型CRM所面临的分布性、动态性问题.通过客户获取模块,发现目标客户及潜在客户;通过客户保持模块,划分出成长、成熟、流失客户.系统根据客户的行为数据进行欺诈检测、价值分析、流失分析等.以此建立起客户全生命周期的信用度、贡献度及忠诚度模型,从而从多个视图对客户进行综合评估,选择出有价值的客户.最后,本系统还可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测度出客户的满意度,对企业一些服务流程进行改进,以最大化地提升客户价值,实现面向整个客户生命周期价值的客户行为分析决策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8.
航空货运客户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航空货运客户进行了分类,然后分析了航空货运客户的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进而重点研究了航空货运客户的生命周期价值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客户价值管理。  相似文献   

9.
为推动中国学术期刊进一步适应全媒体深度融合的出版新业态,增强传播力和影响力,引入“私域流量”的概念,探索科技期刊的私域流量建设发展模式创新。分析国内科技期刊私域流量建设现状可知,传统科技期刊发展“危”和“机”并存,而基于数字营销模式创新的私域流量思维,通过读者需求的多元驱动,科技期刊传播复杂性、小众性和精准性需求的推动等,为科技期刊发展提供了新动力。但科技期刊在私域流量建设方面的实践刚刚开始探索,在内容和平台建设以及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不足,为此提出科技期刊打造私域流量运营平台、加强内容建设、增强用户黏性和打造运营团队等建议,为国内科技期刊全力做好期刊精准推送与优质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王磊  薛榕 《现代情报》2006,26(5):53-55
针对城域网网络设备与流量监测需求,提出了构建一个基于LFAP的网络流量统计分析系统的解决方案,分析了该系统的网络结构与实现方案,并重点介绍了流量采集、流量统计分析、系统管理等主要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11.
李蓉 《科技广场》2014,(1):164-167
客户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是企业实现利润的源泉。客户关系的发展形成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处于生命周期形成阶段的客户往往要消耗较多的资源却甚少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的投入具有风险性。本文对风险型客户发展过程中的特点进行分析,同时提出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的风险型客户预测方法,掌握风险型客户在市场竞争过程中的市场占有率信息,从而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2.
徐琪  廖丽今 《情报杂志》2008,27(2):50-52,55
在全球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物流企业为了提高服务水平,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必须有效地获取、开发和保持企业客户价值,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延长客户生命周期,进而提升企业的客户资产,实现企业盈利的目的.在研究物流客户价值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物流客户的感知价值,通过集成知识融合技术及CBR技术,建立基于知识的物流客户价值分析决策系统,为物流企业有效地、实时地获取和识别客户价值,并且利用客户价值知识制定具有竞争力的企业物流客户战略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3.
随着3G网络的不断发展、3G用户的不断增多,EVDO基站数据流量也随之不断增加;从而出现了部分EVDO数据高流量基站;EVDO数据高流量基站给3G用户及网络带来了一些问题,如:EVDO用户上网慢、连接不成功、频繁掉线、基站底噪不断抬升、投诉不断增多等现象;因此减少和分担数据流量措施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相似文献   

14.
社会深度数字化转型让数量庞大、禀赋多样的市场人群成为数字内容平台生态系统的参与者。用户差异性扩大使得新型数字鸿沟问题突出,而用户基数增加使得平台生态系统具备了显著外部性并进一步放大了数字鸿沟的影响范围。基于可供性理论,通过探索数字内容生产中同侪生产模式如何嵌入包容性价值主张,进一步促进同侪生产模式基本构成与治理路径的共同调整。以快手为案例,对商业实践中已经开始发端的数字内容平台生态系统的包容性治理进行系统性剖析,形成“包容性同侪生产”。结果发现:在数字内容平台生态系统中,数字内容的同侪生产需要纳入包容性价值主张,在以市场和社会逻辑为核心的价值主张之间不断进行动态变化,完成价值共创和共享;提升技术包容度和用户包容度是包容性同侪生产的两种治理路径;生态系统中的平台和用户互动是包容性同侪生产能够实现包容性发展的关键机制。包容性同侪生产是用户自发行动、平台理性设计与同步调整而形成的在线内容生产模式,更好地适应了数字内容平台生态系统快速发展而带来的外部性风险;同时深化了现有研究对数字内容平台生态系统中用户之间、用户与平台的关系认知,拓宽了平台生态系统价值主张和包容性发展的研究进路,推动了同侪生产...  相似文献   

15.
基于微内容的信息服务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微内容概括互联网内容的整体特征.微内容是用户上传到网上的任何数据.用户制造的每一个数据都有其内容价值和结构价值,重用微内容是互联网价值重构的关键,微内容的聚合、开发是基于微内容的信息服务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6.
CRM提升客户关系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于客户关系价值的界定,对客户生命周期的价值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并对客户生命心期阶段与客户关系价值进行了分析,提出CRM以客户关系营销为基础,通过实现顾客忠诚提升客户关系价值。  相似文献   

17.
根据客户与企业关系建立的动态特征,采用模糊数学理论和马尔柯夫过程推导出了客户在金生命周期内提供的价值,即客户终身价值。  相似文献   

18.
基于客户价值的客户分类方法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黄亦潇  邵培基  李菁菁 《预测》2004,23(3):31-35
准确的客户分类是企业有效地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基础。基于客户价值的客户分类是根据客户的价值大小来判断客户的类别。本文首先在现有的客户价值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客户生命周期理论设计了一种新的客户价值评价指标体系,从客户的生命周期阶段和客户发展潜力两个方面来评价客户价值。然后根据该指标体系的指标特性,选择神经网络作为评价方法。最后根据客户价值评价结果进行客户分类,并对每个类别的客户特征及其相应的营销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从需求的角度出发,根据建立的面向服务对象的电子政务需求内容调查体系和统计识别模型,对面向企业和居民的公众服务型的电子政务需求内容进行信息收集与分析,对相关用户的服务内容进行分析与评价,寻找并分析影响企业和居民的电子政务需求的重要因素、服务内容和迫切程度,确定用户真正需求和迫切需要的服务内容,从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中理论与实证相结合,采用了头脑风暴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微内容概括互联网内容的整体特征.微内容是用户上传到网上的任何数据,用户制造的每一个数据都有其内容价值和结构价值,重用微内容是互联网价值重构的关键,微内容的聚合、开发是基于微内容的信息服务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