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问题的提出2001年,国家教育部制定了《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3~6年级)和《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7~9年级)。课程标准规定了课程的性质、  相似文献   

2.
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科学课程(7~9年级)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入门课程.……科学课程将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3.
依据国家《科学 (7~ 9年级 )课程标准 (实验稿 )》编写的《科学》(7~ 9年级 )教材 (华东师大版 ) ,从 2 0 0 1年秋季起已在全国各实验区试用并逐步在全国推广使用。这套教材中的生命科学内容与分科的《生物学》教材有什么不同 ,是全国中学生物学教师很关注的。用简单的一句话来说 ,它的特点就是把“生物世界”融入大自然中 ,即把生命科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内容整合在一起。7~ 9年级的中学生仍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 ,他们仍然是从整体上看自然。本教材的突出特点是把自然界作为一个整体 ,将物质、能量和信息三个基本概念贯穿始终 ,注意跨…  相似文献   

4.
从课程理念和课程结构内容方面对比我国《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NGSS)中高中(9~12年级)课程标准的异同,并提出对我国生物学课程的3点启示。  相似文献   

5.
于伟 《浙江教育科学》2007,(4):27-29,59
课程改革使我国的中小学教材正悄然发生着深刻变化。初中《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科学课程,其教材按国家《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也进行了相应的改变。依照此标准编写的实验教  相似文献   

6.
2011年12月,我国公布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年版)》)。《标准(2011年版)》是在我国十年初中科学课程实施所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各方面的反馈建议,对《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7~9年级)(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实验稿)》)的修改与完善。《标准(2011年版)》的修订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当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在保持《标准  相似文献   

7.
2001年,新一轮课程改革启动,在此次课改中.我国首次为中小学生设计了科学课。其中.小学科学从三年级起始至六年级,中学科学从七年级至九年级,在新修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而《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中的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入门课程。可见,中小学的科学课程对于未成年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高度统一的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7~9年级),由国家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编写组努力追求的目标,就是使学生建立起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探索精神。 一、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1.紧扣《历史课程标准(7~9年级)》,以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 教育部颁布的《历史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9.
中加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拿大安大略省科学课程标准(1~8年级)是加拿大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部科学课程标准。这一标准对科学与技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世界科学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目前我国已经颁布实施新的《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两部标准在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的理念、课程内容上基本是相通的,但各有所长,各具特色,分析比较这两部标准将有助于我们理解我国《科学》新课程标准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冯金园 《考试周刊》2007,(10):107-108
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科学》教材与原来的《自然科学》教材相比较,更加突出了“整合”与“探究”,体现了《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的要求。新教材在版面的设计中,减少了教材的文字内容,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发和实验,是我国教育发展史和课程改革史上的一个创举,是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科学课程标准》在多方面体现出了它的特点:以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扭转了我国长期以来科学教育目标的偏向;明确提出科学课程要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本质,揭示了科学教育最关键的核心要素;科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凸显了我国中学科学教育中的公正和公平,突出了科学教育以"学生为本"的观点;以培养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和科学为基点,实践了科学课程的整合设计;重视对学生今后有发展意义的基础知识的选取,重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与此同时,对《科学课程标准》实施中的困难和障碍做出了分析,对进一步的修改提出了个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是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3.
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我国初中《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入门课程,以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和《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以下简称《配备标准》),出台了《贵州省小学科学实验目录》  相似文献   

15.
林弢 《教学月刊》2006,(2):42-43
《科学》(7 ̄9年级)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以科学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在活动中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来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精神。这实际上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突破过去以系统传授知识为中心的观念,将科学  相似文献   

16.
《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相似文献   

17.
《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科学课程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而科学探究是实现这一总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科学课程中,安排了学生参与的许多活动和实验,而在进行活动和实验过程中经常要用到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的实验研究方法,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能掌握和运用之.  相似文献   

18.
科学课程标准(7-9年级)提出,科学课程应体现科学本质,应帮助学生逐步理解科学的本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比较完整的了解科学原貌,正确的认识科学价值,真正的  相似文献   

19.
陈坚 《广东教育》2002,(6):28-29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开设的中学科学,是由原来的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和自然地理四科整合而成的,属于理科综合。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7-9年级)》所阐述的原则,中学科学课程的突出特点有二:一是知识整合;二是突出探究。笔者就这两大特点及其相关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作为除中国之外现存的华文教育保持最完整的一个母语教育系统,是马来西亚华人教育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华文独立中学工委会于2011年3月颁布了最新的《初中综合科学课程标准》。本文以该标准中"生命科学"部分的内容选取及评价方式等方面与我国《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比较分析,以期能够为我国初中科学课程改革提供多方面的借鉴,提高我国科学教育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