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随着科技进步及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规模逐渐发展壮大,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不适应新的经济社会形势的问题,比如办学定位不准确,办学目标不明确,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面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提升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些设想,以期使高等工程教育培养的人才能够更好地与社会需求对接。  相似文献   

2.
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对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需求,新工科建设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领域的系统性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本文首先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以及国内外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情况,分析了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内在动力,简述了新工科的提出与发展现状,梳理了新工科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随后,概述了智库的社会职能与特征,总结了高校科技智库在新工科建设中的优势特色。最后,基于高校科技智库兼具人才培养与政策咨询功能的实际,探讨了高校科技智库完善自身建的重点方向,提出了加快高校科技智库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常彦 《中国科技信息》2007,(19):186-187
我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评估,采用的是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但该评估方案有多处主要观测点不适合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评估,对该类学校办学有误导作用,从而导致其教育偏离应有的办学方向,这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评估中应引起我们重视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刘洋 《科教文汇》2009,(14):3-3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办学思路、办学模式与办学机制的一次大胆改革创新。独立学院的产生、发展不仅快速扩大了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缓解了高等本科教育供需矛盾,也是公办高校优质教育资源与有办学热情的社会办学力量的有机结合,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应用性人才的需求,为社会提升了人力资本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高等工程教育的专业化认证的目的,是保障我国工程专业教育体系与国际接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国际化视角。为实现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深度融合,构建了基于专业认证体系的课程体系、实践能力培养、校企合作、双导师制的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高等工程学校中大力推进基于专业认证体系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意义重大深远。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我国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转变的目标及满足工业化发展对工程技术人才规格的需求,构建与高等工程教育相适应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至关重要。在剖析构建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及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监控、信息收集与反馈以及评价三个方面,构建科学、可操作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产学研合作教育不仅是高校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实现人才培养、科技开发和社会服务等办学职能的一种有效形式,同时也是高校参与经济建设主战场,与社会密切联系的一条重要途径。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作为行业性质较强的学院,本着"立足石油,服务地方"的思路,近几年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突飞猛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我国的高职教育仍处于摸索阶段,在发展过程中亦存在着办学理念不清,办学定位不准;国家投入太少,办学经费不足;双师型教师匮缺,师资力量不强;办学特色不鲜明,人才的培养与使用、供与求严重脱节等诸多问题。要保证高职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高职院校必须紧紧把握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基本原则,正确认识自身功能,进行科学定位;必须以“双师型”为核心,加强师资对伍建设;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巩田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依托,充分发挥企业、行业作用,争取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形成公办和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必须创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能力为本位,实行产教研结合,造就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基于中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教育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而人才培养如何适应社会需求则是其中的难点问题.通过对中美两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情况的考察与比较,归纳了两国电子商务教育在培养层次、培养方向和教学模式上的差异.借鉴美国电子商务教育的办学特点并结合中国该类教育的实际情况,指出中国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应该以市场为导向,明确人才培养层次和培养方向,加强产学研结合,纳入非学历认证教育,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符合社会需求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20,(14)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教育正在进行深入的改革,进行教育、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改革,以便满足我国社会人才的需求。社会的发展往往是迅速并且变化莫测,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越发广泛。同时,社会市场对人才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水平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我国的高端教育教学,为了跟进社会的发展步伐,正在不断的进行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的水平,强化办学理念,贯彻办学宗旨,对学生进行更专业的技术培训,满足当今市场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高等服装设计教育教学的改革进行探讨,分析该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可以进行突破的方面,进行新策略探析,从而提高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使得他们能够更加从容的面对当今市场的竞争。  相似文献   

11.
倪丹 《科教文汇》2014,(30):57-5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省内众多高校的化工专业也在不断扩大教学规模。虽然根据高等教育服务产品的特征,化工专业人才的培养首先要满足化工专业受教育者(学生)的教育消费需求,但不能仅仅局限于受教育者个人,而应该将化工行业用人单位和社会等主体纳入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的满意目标。本文从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的多主体范畴,将对"化工专业毕业生对高校的满意度"以及"化工行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等角度进行多主体的满意度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在产学研结合模式下,工科研究生培养工作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企业导师资源不足、指导研究生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研究生课程体系缺乏灵活性等。针对这些问题,从企业导师、课程体系、研究生创新和攻关能力、质量保证体系的角度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强调了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理工科高校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根据新形势对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提出了理工科高校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的基本思路和措施,对于构建理工科高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医药卫生政策改革的深入、医药行业企业的更新发展以及公共卫生健康需求的提升,重理论技能型的传统药学教育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药学人才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药学服务技能、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药学专业人才是高职药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该文总结了高职院校在药学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成效,分析了现有培养方式在药学人才服务技能提升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及总结归纳,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从药学专业课程设置、课时设置、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设计等方面提出了高职院校药学专业人才药学服务技能提升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5.
根据新形势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适应土木工程快速发展和满足用人单位对本科学生需求及素养的要求.从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性质和特点为出发点,从不同方面剖析了土木工程本科专业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改进和完善土木工程类专业课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些建议和措施,希望以此能和同行达到共鸣.  相似文献   

16.
阳晖  李昌满  李宇  孙钟雷  李敏 《科教文汇》2013,(16):86-86,95
为了适应食品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研究了一整套适合社会发展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多维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将人文理念应用到实践教学,强化实验教学方法,改革见习实践教学,强化实习实践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缩短毕业生的工作适应期,增强社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7.
宋冬萍 《大众科技》2011,(9):204-206
高技能人才是社会的财富,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的供需失衡,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历史赋予了高职教育承担高技能人才培养之重任,文章着重分析了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旨在使高职教育更适应市场经济需求。  相似文献   

18.
粤港政府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平 《科学学研究》2006,24(6):890-894
以体制不同、地域毗邻的粤港两地政府及高校为研究对象,从政府的政策和科技资金投入等方面比较分析粤港两地政府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在较深的层次上得出两者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由此提出几点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美高校机械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以美国密歇根大学工学院机械系和南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为研究对象,针对中美两个高校的机械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开展比较研究。通过对基础理论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选修课程、通识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对比两者的共性和差异,总结中国高校机械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面向专业认证需要借鉴和提升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