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兹以敦煌藏经洞出土《大智度论》写本为对校本,以南宋《资福藏》本、元《普宁藏》本、明《永乐北藏》本、日本石山寺本、日本正仓院圣语藏本五种为参校本,与《大正藏》本相对勘,订正了《大正藏》本的讹误之处,凸显了敦煌写本的校勘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敦煌写本《文选》中的诗学文献指俄藏本Ф-242a(L.1452)和法藏本P.4884、P.2707、P.2543四截残卷。俄藏本从今六十卷本《文选》卷十九"诗甲·补亡"类束广微《补亡诗六首》起,到卷二十"诗甲·献诗"曹子建《上责躬应诏诗一首》止,这里讨论的是其中的诗序和曹植的《上责躬应诏诗表》。俄藏本有注。法藏本为今六十卷本《文选》卷四十六"序下"颜延之和王融两篇同名的《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法藏本无注。这两种敦煌写本《文选》虽为残卷,但俄藏本的注释和法藏本的原文都与今存其余各本《文选》有异,可以补注今本《文选》的原文和补充李善注与五臣注,订正今本《文选》的某些讹误,以作校勘之用。俄藏本的书写时间定在唐太宗时期比较可信。法藏本的书法与梁陈间的佛教经书书法风格似有相似之处,其书写时间可能在梁陈之际。传入敦煌的时间大致在"侯景之乱"和"江陵败亡"之后、隋代之前,因此具有比较高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3.
刘芬 《文教资料》2014,(30):72-73
在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写本文献中,佛经写卷占了很大一部分,《大正藏》是目前学术界广为运用并且比较完备的中文大藏经,然而由于《大正藏》出版年代较早,没有充分利用敦煌写卷,虽经多年连续增补修订,依然因其校异不校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读者对经文的理解。本文选取《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敦煌文献》中有明确纪年的佛经写卷,对校《大正藏》中相应内容,从文字学的角度比勘异文,并对其异文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明末王嗣奭所著《杜臆》在杜诗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清代注杜大家仇兆鳌在其《杜诗详注》中曾大量引用王嗣奭评语。仇氏所据为《杜臆》之林非闻钞本。仇氏所引与上海图书馆所藏《杜臆》稿本差异明显。笔者考辨后认为:仇兆鳌所据林非闻钞本与上海图书馆所藏稿本为两个不同钞本,且林非闻钞本晚于上海图书馆所藏稿本。  相似文献   

5.
吕调阳《五藏山经传》、《海内经附传》发展了《山海经》非全经注本体例,其历史背景为清代考据之风盛行和《山海经》地理书说的长期秉持。  相似文献   

6.
《河西学院学报》2017,(3):48-60
俄藏敦煌《大般涅槃经》写卷共有1300号,其中有北本1283号,南本7号。此外还有《大般涅槃经后分》写卷18件,其中1件尾题"大般涅槃经卷第卌一"。从字体看,俄藏敦煌《大般涅槃经》写卷多为楷书,但有65件隶书或者隶书意味较浓的写卷。俄藏敦煌《大般涅槃经》写卷多为残段碎片,经过比对发现,可以和《国图》《英图》及《晋魏隋唐残墨》写卷缀合的有12号,《俄藏》残片间可缀合的有143号55组。俄藏敦煌《大般涅槃经》写卷主要有三个特点:碎片多,隶书写卷较多,《俄藏》残片间可缀合的件数多。这些特点,和俄藏敦煌《大般涅槃经》写卷的来源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陈渠珍笔记小说《艽野尘梦》叙述了自身一段入藏出藏的传奇经历。其主题历来颇有争议。从显性层面看,特定历史更迭下的藏汉战争是作品叙述的重点;从隐性层面看,陈渠珍与西原之间的生死爱情感天动地;当然,该作引人入胜还源于文本独具特色藏地风情的纪实性呈现。战争、爱情与藏地风情的多元共舞成就了《艽野尘梦》。  相似文献   

8.
楚竹简中,藏字写作 ,有异体,写作 ,从贝。《说文解字》中写作"藏",从臣。这种变化,应是有其深层原因的。本文试图探讨其深层文化原因,以期找出汉字"藏"发展演变的某些规律与原因。  相似文献   

9.
清代川、滇、藏行政分界是康熙雍正时期加强藏区治理,确保川藏大通道畅通及区域稳定的重大措施之一。清中央政府决定川、滇、藏行政分界并推进其实施,是康熙雍正时期西藏、相邻地区及全国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分析史籍文献记载,可以认为清代川、滇、藏行政分界实际始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川、滇、藏行政分界的计划并非在短时间提出,也并非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实施。此次行政分界有一较长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至雍正十年才最后结束。雍正《四川通志·西域》、《西域全书》、《西藏志》、张海《西藏记述》及陈克绳《西域遗闻》等清代早期西藏地方志的有关记载,可补实录等记载之不足,其资料价值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0.
曾琦,四川隆昌人。其《藏云室诗集》,有"小诗史"之称,1937年私家铅印。有照片六帧,刘豫波题词,朱青长、常乃悳、景耀月序。《自序》录存。诗集共两卷。其目录亦抄附。重图藏本系曾琦赠陶闿士的签名本。  相似文献   

11.
现存《妙法莲华经释文》有日本醍醐寺藏本和天理图书馆藏本两个本子,其中醍醐寺藏本被El本文物部门认定为“重要文化财”。《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五十六册《妙法莲华经释文》的录文依据的正是“国宝醍醐寺藏古写本”,但该录文讹误甚多,对研究者多有不利。录文讹误的原因主要有不识俗字、形近而讹等方面,我们拟校正《大正藏》的部分录文,以期对阅读《妙法莲花经》及研究《法华释文》的学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敦煌写本《圆明论》现有S.6184(英藏)、P.3664(法藏)、北7254(北图藏)、石井光雄旧藏本(日藏)、Дх.00696(俄藏)、傅斯年图书馆藏第188106号(傅图藏)等6份写卷。本研究以现存敦煌本《圆明论》诸写卷录校为基础,并基于《圆明论》写本与校本的梳理而展开讨论,以期对《圆明论》写本分类、内容解读以及归属判释作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现存《妙法莲华经释文》有日本醍醐寺藏本和天理图书馆藏本两个本子,其中醍醐寺藏本被日本文物部门认定为"重要文化财"。《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五十六册《妙法莲华经释文》的录文依据的正是"国宝醍醐寺藏古写本",但该录文讹误甚多,对研究者多有不利。录文讹误的原因主要有不识俗字、形近而讹等方面,我们拟校正《大正藏》的部分录文,以期对阅读《妙法莲花经》及研究《法华释文》的学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继《水乳大地》《悲悯大地》之后,范稳完成了"藏地三部曲"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大地雅歌》。关于"藏地三部曲"的主题,范稳曾有过简单概括。他说,《水乳大地》侧重表现多元文化的灿烂与丰厚,描绘多元文化的砥砺、碰撞、坚守与交融;而《悲悯大地》则以一个藏人的成佛史,阐释藏民族宗教文化的底蕴。  相似文献   

15.
韩滉的《五牛图》体现了唐代绘画的高超技巧,是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作品。我们发现的私人藏本《五牛图》画面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如出一辙,但其画面尺寸比故宫本长30多公分。故宫本画心有乾隆皇帝题字,私人藏本画心却有宋徽宗的题字和画押,钤方形双龙纹玺印,而引首却有乾隆手书"真迹无疑"四个大字。经过比照、考证、辨伪,我们认为,私人藏本《五牛图》卷为唐人韩滉所绘真迹。  相似文献   

16.
北京图书馆藏《艺风钞书》第六种《宋元马政》二卷,其《宋马政》钞自《永乐大典》卷一万一千六百七十二所载《宋会要》;《元马政》钞自《永乐大典》卷一万一千六百七十八所载《经世大典》,精钞,当出缪荃孙手笔,兹迻录其《宋马政》之前部分如次:  相似文献   

17.
本文概述了北宋刻本《崇宁藏》的刻印经过、本馆收藏《崇宁藏》零本"佛藏经"的基本特征,该藏的流传过程以及该藏的文物价值、文献价值及版本价值.  相似文献   

18.
学人风采     
多旦,男,藏族,1963年出生,青海共和县恰卜恰人,藏语言文学专业教授、硕士生导师、省级骨干教师。现任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藏语言文学系书记、主任,藏学研究所副所长,青海省格萨尔学会秘书长。先后担任《藏语修辞学》、《藏族历代文选》、《外国文学作品选》、《名著欣赏》、《大学藏语文》、《藏语文教学论》等本科生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以及《诗学》、《藏族古代文论研究》、《藏族文学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19.
德国柏林印度艺术博物馆所藏吐鲁番写本《文选》残卷,经束锡红、府宪展二先生《德藏吐鲁番本〈文选〉校议》一文的整理,已初步彰显其版本及文献校勘价值。但该文尚有大量异文未予出校,在对原卷校勘整理的基础上,本文对《校议》未出校之处另出条目进行摭遗校补。  相似文献   

20.
京都市藏唐抄本《毛诗正义秦风残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京都市藏唐抄本《毛诗正义秦风残卷》存《小戎》、《蒹葭》凡67行,是珍贵的《毛诗》资料。在对残卷逐字校读的基础上,从《诗经》文献学和中日文学交流史两方面,论述了其可贵的研究价值。日本藏中国典籍古抄本多存唐代文献古貌,有必要展开文献学与比较文学结合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