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理解中共新闻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框架 1.两个隐喻,一个框架 如何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新闻理论和实践,对我来说是一个难题,甚至是吃力不讨好。国内有许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者,也有许多中共新闻史专家,我讲起来不一定到位。  相似文献   

2.
高春梅 《青年记者》2012,(11):72-73
萨空了是20世纪我国著名的爱国报人、民主斗士,新闻出版家,也是新中国民族文化工作的开拓者,一生为我国新闻出版及民族文化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在新闻理论、报纸编辑及经营管理等方面有许多建树,他的新闻思想和新闻实践,在我国现当代新闻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 通过对萨空了前期新闻活动及其著作的考察,笔者发现他的新闻品质及在社会急剧动荡时期对民主的不懈追求,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本文拟从萨空了的前期新闻活动入手,主要通过对萨空了1935年~1949年间新闻活动及新闻实践的考察,探究他的新闻品质,以期对当今的新闻工作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3.
孙凤岐 《新闻窗》2005,(6):9-10
中国共产党的新闻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对自己建党以来的新闻实践不断进行理论思考和经验总结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同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漫长的新闻实践过程中,党的新闻思想不仅排除了“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的干扰和影响,而且学习、借鉴了一些反映新闻传播基本特征和一般规律性的东西,逐渐形成科学理论,使之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4.
思想来自于实践中的历练,智慧基于平时不断的积累。他崇尚科研,专注实践,无怨无悔地执着于所热爱的新闻事业。之后从业界转向学界,投身教育事业,可谓是一个华丽的转身,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符合时代需求的优秀新闻人才。三十多年的新闻实践和教学实际,使他在新闻理论、新闻业务、新闻人才培养和新闻改革等方面教研成绩颇丰,已经达到"新闻有思想,研究有思路、实践有办法"的至高境地。他紧扣时代脉搏,与时俱进,思维敏锐,智慧超群,时刻渗透着的学者的睿智与师者的谦逊,他是新闻界领军人物,也是本期"前沿访谈"栏目嘉宾——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赵振宇教授。  相似文献   

5.
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实践者、继承者,也是其丰富者、创新者。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真总结自己运用报刊指导战争、指导政权建设和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及改革开放事业,以及发动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等方面的经验,用以充实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并在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方面作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发展树起了一座新的里程碑。 中国共产党人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方面的贡献集中体现在毛泽东的一系列新闻思想中。毛泽东的新闻思想同马克思、恩格斯…  相似文献   

6.
小平同志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关于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理论,突出体现在他长期直接从事和领导新闻工作的大量实践中,散见于他的许多作中。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坚定不移地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 早在上世纪20年代初期,小平同志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就负责编辑中国共产党旅欧党支部的刊物《赤光》,他认真研究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经验,满腔热情地宣传马列主义,并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揭露帝国主义粗暴干涉中国事务的罪恶行径和  相似文献   

7.
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历来被明确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党性原则,也是我们党的新闻理论和新闻政策的基点。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在多个专业领域都有卓越的建树,在新闻领域也不例外。这不仅体现在他对西方思想文化的高超传播艺术,也体现在他的一系列新闻活动与新闻思想。梳理他的新闻思想对于今天的新闻实践也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9.
西方社会责任论对当代新闻实践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责任理论是当代西方最具有代表性的新闻理论,它的产生和建立的过程以及产生的历史背景都与我国当代媒体生态环境有许多类似的地方,因此,这一理论对于我国当代的新闻实践有诸多的启示意义,特别表现在新闻媒体的自律和他律方面。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经验与历程: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学术研讨会论文和发言进行了综述。与会学者回顾新闻思想的发展历程,总结党的新闻工作经验,聚焦新时期新闻传播改革,对中国共产党新闻制度建构、党务公开、舆论引导、对外宣传、新闻法治等学界、业界共同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陈相雨 《当代传播》2022,(6):16-20+28
围绕互联网发展,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思想的实践演进,为党在这方面的思想理论新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这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所作的贡献。在新时代,围绕互联网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思想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提出了“互联网过关论“”党管新媒体论“”新兴媒体发展和网络传播规律论“”网络空间健康论“”网络群众路线论“”网上舆论和意识形态斗争主战场论“”网上网下同心圆论”等创新论断。可以说,围绕互联网,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思想实现了全方位创新发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2.
董岩 《新闻窗》2007,(2):39-41
梁衡,是仗亦文亦瑕,且研且习的大家。他在没有新闻的角落里发现新闻。在如山的新闻评奖作品中寻根推理,写出了脸灸人口的《新闻三部曲》。在人民日报副总编后,又写出了《看稿手记》系列。中厚的理论功底、扎实的新闻实践,使他的新闻思想闪烁着鲜活而生动的别样色彩,深刻而不失活泼,理性美兼实用。本刊发表董岩撰写的学习体会文章,供读者参阅,该文分两期整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梁衡 《新闻实践》2009,(1):15-16
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梁衡在他从业的38年中,有19年从事新闻管理,19年从事一线的新闻采编.在从事新闻工作的同时,他还兼治文学、政治、科学吏方面的学问,都颇有建树.这样的阅历和知识结构使他在当代新闻学人中独树一帜.其学术思想有其鲜明的个性,既有政治高度,又体现新闻规律;既有宏观理论思维,又有微观层面的操作经验;虽是讲新闻,却洋溢着百科知识;虽是写新闻或做研究,却有散文式的语言.他在职期间,曾写下了许多富有真知灼见的业务手记,有一部分已经收入在业界流行甚广的"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郭冲 《编辑之友》2024,(4):103-112
自1921年湖南自修大学拟设新闻科起,中国共产党即开始进行新闻教育的构想与实践。考察发现,在新中国成立前近三十年间,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通过新建教育基础、重构教育形式、再造教育内容等举措,逐步实践了一种有别于自由主义新闻教育的无产阶级新闻教育新范式。这一实践既是无产阶级新闻人才的培养机制,也是无产阶级新闻学得以生成的重要场域。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新范式修正了自由主义新闻教育长期以来的本土不适,为新中国新闻教育的展开提供了前驱探索与经验来源。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名记者,光埋头实践而不作理论上的总结、升华,就不能更好的实践。他所走的发展之路应该是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循环往复,从新闻的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我在陕西日报《经济特刊》做了五年编辑、记者,几乎跑遍全省各地,编写了差不多数百万言的经济稿件。其中有不少篇章获奖和受到有关领导与群众的认可。总结这段新闻实践的历程,感受颇多,其中重要一条,就是在采写经济新闻中的哲学思考。一个记者的理念问题,也就是他的世界观,方法论,往往能帮助他在认识客观事物中,由现象到本质,产生一个质的飞跃。一…  相似文献   

16.
《东南传播》2016,(4):155-157
<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新闻理论研究的"定盘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关于新闻本质、新闻生产及新闻传播规律的科学理论和指导体系。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历经新闻传播实践检验和理论研究发展深化,具有无穷生命力和指导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事业的指导思想,是新闻实践活动和学术研究的框架前提。对于新闻理论研究而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定盘星",具有战略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为中国新闻传播理论研究和新闻传播活动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7.
在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办学热潮面前,新闻实践教育机制的保障,是新闻人才培养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新闻专业实践教育在国际上尽管有很多成功案例,但记者的培养首先是为本国服务的,"拿来主义"也要符合我国国情。因此,新闻专业实践教育要在吸取西方记者培养的优点上,结合中国特色加以改善,在新闻理论、政策路线、新闻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勤于实践,勤于动手,勤于操作,这样才能培养出既有很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又有国际化眼光的中国新闻人才。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深新闻专业实践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恽逸群是党的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兼具优秀党员身份和丰富城市新闻工作经验的人才之一,他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开始介入党的新闻工作,并在其后的大部分时间从事新闻工作的同时,从事各类革命活动,更为难得的是,他对新闻学的认识已经超脱于实践的层面,形成一系列较为成熟的新闻理论,凝结成《新闻学讲话》等新闻理论文本,这个文本成为我国第一本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阐述新闻学理论的著作。(1)作为党内的新闻学家,恽逸群非常强调“受众本位”,他将“党所代表的是最大多数人民利益”这一信念与新闻纸的本质规律相结合,并将其贯穿于其新闻学…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报刊延安《解放日报》对当时宣传中共的政策、方针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它的诞生也是新闻事业史上的一个成功性事件。其中,其对于新闻理论的探索,不仅为当时的新闻领域提供了理论基础,指导新闻实践不断向前发展,而且对抗战以后各个阶段的新闻事业都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意义,此外,当时报人对理论探索的精神也值得当下处于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从业者学习。  相似文献   

20.
随着广播电视节目的不断改革创新,出现了许多新的节目形式。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实践又是检验理论的标准。风靡各地的“说新闻”恰恰就处在这样一个认识和实践过程中,亟待加以认真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