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丁海斌  吴晓菲 《档案》2014,(8):7-10
从对检索到的两晋时期的"诏书"、"文书"、"簿书"、"文籍"、"图籍"、"黄籍"、"典册"、"典谟"、"簿籍"、"典则"、"起居注"、"牍"等12个文档名词分析可见,两晋时期文档名词双音化的趋势更趋明显。其中,"诏书"、"文书"的使用频率较高,"黄籍"等新出现的名词也值得关注。此外,两晋时期主要有"书"、"文"、"籍"、"簿"、"典"5个文档名词族类,并各具明显的族类特征。  相似文献   

2.
闻荟 《编辑学刊》2012,(2):57-60
本文介绍了十种编校工作中常见的差错。包括:年份缩略形式、"以上"与"以下"、"貂蝉"的名字、杜甫的"死不休"、"不尽人意"的结构、"幺"和"么、"囹圄"和"囫囵"、"龃龉"和"龌龊"、"有否"的规范、"与否"的用法。  相似文献   

3.
丁海斌  吴晓菲 《档案》2014,(9):12-15
通过对"诏书"、"文书"、"起居注"、"典谟"、"文案"、"文籍"、"图籍"、"文簿"、"黄籍"、"簿书"、"簿籍"、"书牍"、"典册"、"案牍"等文档名词使用情况的统计分析可见,南北朝时期多数文档名词实现了出现次数和频率双增长,文档名词的特指性和文档范围内的通用性都有所增强。"文案"、"案牍"两词的出现,"诏书"、"文书"、"起居注"含义的渐趋固化和成熟,是这一时期文档名词发展演变的重要事件。南北朝时期的文档名词可划分为"书"、"文"、"籍"、"案"、"簿"、"牍"、"典"六大族类,它们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4.
陆高峰 《传媒》2012,(6):48-49
地方新闻网站怎样生存,如何做大?这个问题无论在业界还是学界都有不少人在思索,也有不少人支招。什么"品牌化"、"地方化"、"特色化"、"专业化"、"商业化"、"生活化"、"国际化",什么"整合"、"深度"、"融合"、"分众"、"权威"、"公信"、"小而特"、"小而巧"、"三贴近",什么"走出去"、"转企改制"、"上市融资"、  相似文献   

5.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科技成果"、"科技信息"、"科技部"、"科技频道"、"科技报道"、"科技时代"、"科技资讯网"、"科技论文"……  相似文献   

6.
浅谈印章的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印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称谓,主要有"玺"、"印"、"章"、"印信"、"记"、"朱记"、"合同"、"关防"、"图章"、"符"、"契"、"押"、"戳子",等等.印章盖出的印记,也叫印文或印痕.  相似文献   

7.
书业内外     
《出版参考》2008,(9):7
"粉丝"阅读只是时尚秀金庸的"粉丝"被称做"金迷",易中天的"粉丝"叫"乙醚",于丹的"粉丝"叫"鱼丸","当年明月"的"粉丝"叫"明矾"……"粉丝"读者追捧作者,不同的"粉丝"团有时候还会互相发生冲  相似文献   

8.
张惺 《编辑之友》2002,(1):25-26
2000年1月,美国方言学会举行了一次"世纪之字"评选活动.获得提名的世纪之字有"自由"、"正义"、"科学"、"政府"、"自然"、"OK"、"书"、"她"……而进入决赛的只有"科学"和"她".最后"她"以35对27的选票战胜了"科学"从而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一个字".由此,21世纪也被人们称为"她世纪".  相似文献   

9.
李宇 《今传媒》2007,(4):19-20
一、电视节目的激烈竞争和末位淘汰制 为了提升节目质量和竞争力,中央电视台于2002年9月开始推行"栏目警示及末位淘汰"机制.从那时到现在,因为这项制度而退出历史舞台的栏目包括:"地方文艺"、"电视购物"、"音乐再现"、"观众之友"、"回音壁"、"电影市场写真"、"农业新闻"、"原声影视"、"城市平台"、"绝活"、"电视你我他"、"华夏文明"、"地球上的故事"以及"东方时尚"等.  相似文献   

10.
宋代文档名词中,"文书"一词依旧占主导地位,"簿书"、"案牍"的地位明显上升,"文案"、"簿籍""文籍"等词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文牍"、"文册"、"黄册"、"架阁文字"、"架阁文书"等词首次出现。本文对"文"、"簿"、"牍"、"案"、"册"等5大族类文档名词的特征与内涵进行了一一解读。  相似文献   

11.
网络中的“议程设置”与公众自我议程设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春 《新闻界》2007,(4):29-30
在网络传播模式下,"议程设置"仍然存在,但由于传受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议题设置权下放,传播内容多元化等新特点,同时,网络中也出现了公众自我议程设置,并为传统媒体设置议程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新闻要素在故事化过程中的变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济荣 《新闻界》2008,(2):52-54
故事化新闻以其鲜明的个性和可读性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脱颖而出。它突破了以往的新闻纯粹地追求信息传递的局限,转而注重受众的接受体验。这种转变不仅仅反映在价值取向上,而且在新闻要素上也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13.
陈娟 《新闻界》2008,(5):144-145
本文就“人肉搜索”的定义、起源以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慎言”是儒家传播思想的一部分。“五常”[1]——仁、义、礼、智、信是儒家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通过对言论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约束,规定了儒家“慎言”[2]传播思想的内在属性。儒家思想是伦理与政治合一的体系,其目标是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这要求君子言论符合仁、义、礼、智、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段乐川 《出版科学》2012,20(2):26-28
"媒介间性"特征是从整体视野对编辑活动客体对象关系的抽象概括。它是指不同的编辑客体——媒介,在共时和历时的编辑实践中存在着交互作用的关系。这种作用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共存互补性、交互作用性和转换生成性。这一特征不仅是贯通编辑活动历史的编辑客体作用规律,也是编辑活动的整体特征之一。认识和发现这一规律、特征,对于做好当下编辑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回顾自《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发布以来高校档案整理有关规范的发展历程,疏理高校"卷""件"结合整理模式产生的背景、理论依据及实践状况,分析该模式的执行困惑,即"卷""件"整理的执行范围不明确以及与之相关的管理问题。笔者认为,各高校探索"卷""件"结合档案整理模式,应遵循"共性+个性"相结合的原则,对全宗档案分类的起点应明确为按档案门类分类,不同档案门类之间所用的整理分类等可以互相不一致。  相似文献   

17.
陈长松  song 《新闻界》2008,(1):113-115
本文从视频片段、字幕、画外音等方面探讨了《百家讲坛》的视像化叙事,指出《百家讲坛》的视像化叙事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试论《面对面》的新闻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月亮 《新闻界》2008,(4):132-134
本文从《面对面》的发展概况和现状出发,就节目本身展开讨论和分析,着重分析了《面对面》的栏目定位和理念、选题设置和策划思路,深入阐述了新闻感在节目中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9.
办好医学专科杂志中的"继续教育"栏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史宇 《编辑学报》2005,17(3):179-180
探讨办好医学专科期刊中继续教育栏目的经验.认为以专家笔谈、继续教育园地为精品栏目,可以扩大期刊的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20.
朱大明 《编辑学报》2006,18(5):347-348
针对某些科技期刊(如医学、生物学等期刊)研究性论文的结尾普遍采用"讨论"而不是"结论"的现象,对"讨论"与"结论"的概念及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并指出:在一般情况下研究性论文的结尾应该是"结论"而非"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