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当代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不是"谁包含谁"的关系,两学科具有各自的研究对象,均需拥有各自的子学科群。因此,应深入研究和准确理解两学科的横向联系,透视两学科在各个横向联结处所展示的一致性和差异性,避免两者之间不必要的重复,以在课程与教学改革中不断增进两学科之间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关于课程论和教学论各自的地位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教育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当代课程论与教学论具有各自的研究对象和子学科群,两者关系不是"谁包含谁"的关系。目前,课程论与教学论正处于分化期,课程论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确定专门的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探索独特而多样的研究方法是教育学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3.
当代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不是“谁包含谁”的关系,两学科具有各自的研究对象,均需拥有各自的子学科群。因此,应深入研究和准确理解两学科的横向联系,透视两学科在各个横向联结处所展示的一致性和差异性,避免两者之间不必要的重复,以在课程与教学改革中不断增进两学科之间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当代的体育课程论与体育教学论并不是传统的包含关系,并且具有各自的研究对象,应深入研究和准确理解两学科之间的联系,透视两学科在各个横向联系中所体现出来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大课程论初探——兼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世纪之交带给我们一个急剧变化的转型年代 ,社会在转型 ,教育在转型 ,课程也在转型。在这样的背景下 ,人们的课程观念以及课程论学科体系结构 ,正经历着划时代的除旧布新的嬗变过程。过去流行的是 ,教学包含课程的大教学观和教学论包含课程论的大教学论 ,而现在 ,崭新的课程包含教学的大课程观、课程论包含教学论的大课程论 ,已经应运而生。基于对课程研究领域这一嬗变的感应 ,本文拟对大课程论的现实出发点 ,大课程论的主要内涵 ,大课程论的基本理念等问题 ,进行初步探讨 ,以引起大家对大课程论的重视和深入研究。一课程与教学之间、课程论…  相似文献   

6.
杨晨 《教育教学论坛》2012,(Z4):126-128
课程论和教学论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问题,本文从国内外五种不同的主张为出发点,对五种不同主张的内涵、优缺点进行初步探讨,并进一步研究教育工学理论的出现对从本质上认识课程论和教学论关系的积极影响,找寻增进两学科相互促进的联系,避免削弱任何一门学科研究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7.
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体系建构完善,是课程与教学论成熟的标志。近年来,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体系的发展在我国引起了高度重视,但其学科体系的建构还不完善。基于此,就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体系的类型进行阐述,指出当下我国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高校构建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体系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建设发展迅速,但在编写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没有处理好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的关系,教材结构设置偏颇;将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同学科教学法、学科教学论的研究混为一淡;将学科课程评价与学科教学评价等同起来。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编写要构建出合理的内容结构,处理好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的关系,加强“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设研究和学科课程评价研究,完善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内容,这是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建设追求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课程与教学论"具有研究对象在教育实现中的核心性,研究方法和学科视角的开放性,基础理论与学科理论相结合,概念、理论的形成与消解相循环等学科特性。教育学分支学科及其它相关学科关于学科独立性的已有研究,在"课程与教学论"阐发自身独立性的自律层面上具有积极的参照意义,而其实存状态和学科特性从根本意义上自我确证了"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独立性。  相似文献   

10.
作为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为普通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活动、教学制度与教学思想。其知识旨趣为描述课程与教学现象,检讨课程与教学价值,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变革课程与教学现实,建设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如何处理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编写出系统、简明而富有弹性的课程与教学论教材,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课程与教学论学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从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角度讨论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基础问题。应当从课程教学与人、知识、技术、社会、文化的关系角度来思考拓宽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的理论基础,但必须防止理论基础的泛化对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带来的"客串"、"偏离""、拼盘"等消极影响。课程与教学论发展应当坚持学科主体意识、强化学科独立地位、提高学科理论品质、采取"渗透"即有机融合的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12.
课程(论)与教学(论)整合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但对其整合很多都是一种学科逻辑的整合取向。由于学科视角整合的局限,课程(论)与教学(论)的整合还处于"两张皮"的分离状态,因此,文化逻辑是课程(论)与教学(论)整合的重要视角。文化以其具有的整体性、综合性、动态性和实践性对课程(论)与教学(论)的整合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提供了整合的逻辑。文化逻辑是学科逻辑的超越,有助于课程(论)与教学论的整合。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体系建构滞后于学科的实践发展,透视其学科体系的建构模式,存在着"分科式学科建构""模糊结合式学科建构""融合式学科建构"三种典型模式,但均存在着一些问题。研究表明,深化课程与教学论的元认知、宏大视域中对课程与教学核心概念重构、课程与教学的具身认知整合、教育实践活动中整合学科框架,是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体系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以德国为代表的"教育学—教学论"范式和以美国为代表的"教育科学—课程论"范式是教育研究领域两种重要的、不同的研究范式。德国的"教育学—教学论"范式以唯理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强调从整体上培养人的问题,并从整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去理解和解决教育和教学问题;相对而言美国的"教育科学-课程论"范式则缺乏这种整体主义的视角。究其原因,除了跟两国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哲学范式有关外,还与德国"教育学—教学论"范式中一个核心概念"教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两大研究范式并存于我国目前的教育研究和实践中。澄清二者之间的具体差异以及造成差异的根源是解决困扰我国教育研究和实践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论课程论的学科地位及其与教学论的关系山西财院教务处郝志军类烦县教师进修校高兰绪课程论的学科地位及其与教学论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我国教育学体系构建的焦点问题。由于我国长期受前苏联教育学模式的影响,把课程论当作教学内容而作为教学论的组成部分。这种状况,严重...  相似文献   

16.
由于对源自于德国的"教学论"范式和源自于美国的"课程论"范式的认识不够清晰,造成了目前国内存在着"大教学论""、大课程论""、并列论"和"整合论"等四种关于教学论和课程论关系的观点。它们的根本错误就在于没有认清楚教学论和课程论是分别属于两种不同文化和语言脉络的教育范式。所以,走出教学论与课程论关系误读的出路就在于首先认清二者之间的根本区别,然后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吸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学科教学论是教育学科中的一门新兴学科。学科教学论历经孕育阶段、萌芽阶段、快速成长阶段等三个时期。30年来学科教学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方法、学科体系等方面,从中不难看出,其学科发展中存在的研究对象不明晰、与课程与教学论的关系不明确、研究队伍薄弱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促进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进一步提高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生的培养质量,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学论专业委员会主办了"当代教学论的理论基础与时代课题暨首届全国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生论坛"专题研讨会。与会博士生代表围绕着"走进课堂、研究课堂、反思课堂"这一主题,就教学论研究与课堂教学的关系、课堂研究的主要内容、教学论研究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等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在"走进课堂、研究课堂、反思课堂"的必要性,课堂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当前教学论研究的现状与问题等方面达成了初步的共识。  相似文献   

19.
科学教育研究在我国刚刚兴起,但尚未形成一个独立建制的学科。本文从国际科学教育学的兴起及其存在的理由、科学教育学的两大传统及其影响、科学教育学与理科学科教学论之间的关系三个角度,探讨了科学教育学的学科性质、科学教育学在国内外的兴起与发展历程、科学教育学与理科学科教学论的关系、英美"经验论-课程论传统"与欧陆国家的"教育学...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学科教学论课程教学的现状,针对学科教学论课程长期以来重理论,轻实践;课程内容陈旧,与前期相关课程重复较多,过于强调自身学科体系,忽视综合性等问题。进行了学科教学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对学科教学论课程内容、教学过程、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改革。创建了"六步导学"和"案例体验"两种新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