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摘要:教师专业标准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指导与保障,标准研发与应用近年来成为教育部的工作重点。西方国家在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理论与实践工作走在了世界前列,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爱尔兰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我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参考。研究表明,爱尔兰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研制依据包括:国家政策、学术思想、公众话语和域外经验;标准的顶层设计理念体现了权利话语、构造形式和专业地位三大转向;标准包含十个维度,具有指导职前体育教师培养,评价职前体育教师质量、保持大学体育教师教育工作者责任感的功能。基于此,我国应树立从“输入”走向“输出”体育教师培养理念、紧跟国家教育战略推进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建设、发挥标准对体育教师培养的指导与质量评估作用、基于标准而提升体育教师专业地位。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掌握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前提是教师自身要具备核心素养,因而构建体育教师核心素养非常关键。以美国阿肯色州为例,对该州体育教师核心素养进行探索,其研制背景包括国家政策的引导、课程改革的推动、教师成长的需要、州际教育的体制;其顶层设计理念体现为与国家标准的融合、州际基础要求与高阶素养的融合、对教师要求的多元化;其具有连接顶层指南与地方实践、实现职前职后发展一体化、激发专业发展内部动机和外在动力等功能;且体现了突出跨学科知识的整合与应用、重视体育教学技能的掌握、强调专业特质的内发和外显、凸显学科素养的基础性和特殊作用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应做好体育教师核心素养顶层设计,构建层次清晰且内容具体的素养体系,重视教学技能在体育教师核心素养中的体现,重视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对接。  相似文献   

3.
摘要:PCK是教师专业知识的核心要素,是教师必需的专业知识之一。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在PCK视域下反思和探究职前体育教师教育的问题、启示及策略。研究发现,职前体育教师教育存在课程衔接不足、忽视学科知识间的联系与融合、课程理论知识缺乏、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失衡、教学反思意识培养欠缺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依据PCK理论,从教师教育理念、学科知识教学、教学实践能力培养、职前体育教师学习评价四个方面提出职前体育教师教育的应然走向。并依据存在的问题及应然走向,从加强学科知识的联系与融合、重视课程理论知识、构建以“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为路径的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建立“理论、技能、创新并重”的多元评价模式等方面提出PCK视域下职前体育教师教育发展策略,以期为职前体育教师教育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介绍了美国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内容及实施办法,并揭示了美国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存在的问题,如标准未能真正发挥其功能,评价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认证过程存在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的现象等。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在我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构建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注重“体育教师专业团体”的力量;二是注重标准的有效性和时效性;三是注重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之间的区分;四是注重评价过程的反馈。  相似文献   

5.
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大背景,在前期构建的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基础上,开发了基于标准的职前体育教师质量评估认证体系。结果表明:认证体系的目的是评估职前体育教师在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三个方面的绩效表现,具体包括认证指标和实施程序两部分;认证指标包括任务指向性的分析性等级指标和评估材料要求,前者涵盖6个强制性指标集群和2个选择性指标集群,以及相应的子指标和3个表现水平;后者涵盖与强制性指标集群相对应的6项材料、2项自由选择性材料和背景材料;评估认证实施程序包括六个相互衔接的环节。认证体系有助于保证职前体育教师质量处于可接受的合格水平、对职前体育教师培养结构进行宏观调整、外部对职前体育教师培养进行监督;今后应用时应注重对认证体系的循环使用、发挥认证结果的反馈功能、根据认证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6.
基于实践共同体理论,对贵州省高职院校的一位英语教师进行叙事研究。研究表明,高职英语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个阶段:职场生存、实践探索和专业蜕变。实践共同体可以激发教师自主发展内驱力,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感,促进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自我建构。  相似文献   

7.
教师专业发展范式正从个体取向转为群体取向,从技术理性取向转为探究合作取向,从被动受训转向主动建构。合作与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和策略。目前,职前教师教育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明显滞后,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以教育学的课程资源开发为例,开展职前教师团队合作学习实践探索,提高师范生专业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意识,培养合作技能和团队精神,合作探究,主动建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知识的核心,是教师专业能力的关键。本文探讨外语学科教学知识的内涵,对外语职前教师教育中师范生学科教学知识建构进行分析,提出目前外语职前教师教育学科教学知识建构的缺陷在于对教师专业性的认识不足、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式陈旧、实践模式单一和反思意识及能力的培养薄弱5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师范教育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奠基阶段,因此要构筑立体化职前教师培养框架,应对专业信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方面的内涵进行分析,从教师职业理念的形成、课程体系的优化和实践教学的创新方面确立培养策略,以期促进职前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0.
析入职后体育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理论的角度概括了体育教师的事业发展阶段 ,阐述了入职后体育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其影响因素 ,并详细说明了入职后体育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必备能力 ,力图对入职后体育教师的自我发展和学校管理者对体育教师的职后管理上作一些建设性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1.
析入职后体育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理论的角度概括了体育教师的事业发展阶段,阐述了入职后体育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其影响因素,并详细说明了入职后体育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必备能力,力图对入职后体育教师的自我发展和学校管理者对体育教师的职后管理上作一些建设性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2.
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在20世纪80~90年代逐步建立了一批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美国大学的教育学院与地方的公立中小学或学区合作成立的一种师资培训学校,其理论基础为反思性教学和行动研究。这种学校融教师职前培养、在职培训和学校改革为一体,为大学教师和中小学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改善自身专业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且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培训获得感是检验培训是否有效助力乡村体育教师“留得住、教得好”的重要依据。为解决当前乡村体育教师培训难以满足教师实际需求的问题,采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等,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乡村体育教师需求与培训获得感的内在逻辑。基于乡村体育教师需求的培训获得感提升困境:安全感提升的困境表现为培训资源配置与培训机会的不均衡较难实现保障性需求,聚焦教师专业基础与角色要求的专业化培训的欠缺较难实现发展性需求;归属感提升的困境表现为陌生人与局外人身份的痼疾较难实现融入性需求;成就感提升的困境表现为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消解较难实现认同性需求;物质支持与精神动力的缺失较难实现价值性需求。提升乡村体育教师培训获得感的路径:以提升安全感为基础,保障乡村体育教师培训资源并强化其综合能力;以提升归属感为关键,助推乡村体育教师置身于乡村场域并生成文化共识;以提升成就感为旨归,驱动乡村体育教师生成身份认同并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访谈和逻辑分析总结优秀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经验,以期推动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水平整体提升及“配齐配强体育教师”目标任务尽快落实。研究显示,污名化现象导致体育教师外促式专业成长功能式微,延滞了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进程;处身困局之时,保持对污名化及其背景下专业成长的理性认知,有助于体育教师获得专业成长的持续和成功;优秀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经验在于其始终葆有坚定的职业信念、始终践行高度的专业自觉、精于淬炼优质的体育教学及善于寻求基于专业认同的人际关系。研究提出对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启示:①唤起体育教师自身专业自觉,争做党和国家要求的“四有”好教师;②正视污名化现象,共同构建体育教师和谐生存与发展的外部环境;③改革优化职前体育教师教育,提前开启体育教师专业成长之路;④构建科际整合模式之下的教师专业共同体,发挥优秀教师的标杆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考察不同途径在中学体育教师教学知识5个维度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结果显示,不同教龄中学体育教师认为"中小学时的体育经历""职前培训""非组织性的专业活动"等知识来源途径对发展他们教学知识的作用是相同的,但对"自身的教学实践和反思""在职进修""有组织的专业活动"等知识来源途径的评价存在显著性差异,一般是10年以下教龄的教师评价显著低于11年以上教龄教师。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促进不同教龄中学体育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入职培养作为初任教师专业成长的中间环节,如今已成为各国密切关注的重要课题,是改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提高师资队伍总体质量的关键举措.依据初任教师入职阶段的专业发展需求和特点,将初任教师入职培养目标与整个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紧密结合,深入探讨初任教师入职培养阶段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并探寻其现实出路,促使初任教师尽快完成角色适应,顺利地度过艰难的职业生涯初始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师范生教育实践是教师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前我国师范生教育实践模式存在协同育人目标难达成、实践环节难整合、实践质量难保证的现实问题。“互联网+支教”服务通过搭建虚实融通的实践平台、整合跨时空的实践环节及衍生稳定的实践共同体,为师范院校师范生教育实践模式变革奠定了基础。“互联网+支教”以项目式学习框架为背景,整合职前教师培养、职后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教育者专业化目标要求,形成了虚实融合、专业引领和行为跟进三阶段循环迭代的师范生教育实践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新课改对于英语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以新课改的理念为出发点,本文探讨了教学反思的内涵,提出反思能力的培养对于职前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结合英语教学理论和英语教学实践两个维度,提出培养和提高职前教师的教学反思意识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教师教育者身份是指社会及学校对教师教育者的道德责任、教育能力、价值观念、敬业精神等方面的期待,以及教师教育者对自己的社会身份的理解、认可、认同等。当前许多教师教育者都面临着专业发展意识缺失、职业归属感较差、缺乏社会角色期待等身份认同问题,影响了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为此,应制定教师教育者政策标准,促进教师教育者的自我身份认同,建立教师教育者学习共同体,以更好地促进教师教育者的身份认同建构。  相似文献   

20.
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体育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的关键在于确立体育教师"为何而教"的理念。体育教师专业道德不仅仅是对于职业道德规范的超越,更是体育教师对于教师这一职业本质的理解。从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上来看,体育教师专业道德建设在之前教育阶段主要表现为通过,接受师范类的教育,接受体育教师从事体育教学工作必备的运动技能和专业训练,以及养成对于教师"为何而教"专业道德理念的理解,在职后教育阶段主要是结合体育教师专业工作,践行体育教师"为何而教"专业道德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