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余俭  刘卉 《游泳》2007,(4):20-26
1前言立定跳水是指背向水池起跳的2、4组起跳动作。由于背向起跳无法助跑,因此如何协调振板起跳,充分利用板的弹性势能增加起跳高度,从而完成高难度空中动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尚无人对立定跳水技术进行系统和全面的研究。本文以国家队优秀运动员在全国锦标赛上的立定跳水技术为研究资料,通过图  相似文献   

2.
邓平 《游泳》2011,(6):50-51
起跳是一切跳跃成败的技术关键,跳水也不例外。跳板跳水起跳技术要比跳台跳水复杂,难度大,因为跳板跳水是在富有弹性的跳板上进行起跳的,因此跳板跳水的起跳技术必须要和跳板的弹性性能、特殊环境及运动员的心理相配合,最终实现稳定起跳。  相似文献   

3.
胡国军  朱煜 《游泳》2011,(5):66-68
起跳是一切跳跃成败的技术关键,跳水也不例外。跳板跳水起跳技术要比跳台跳水复杂,难度大,因为跳板跳水是在富有弹性的跳板上进行起跳的,因此跳板跳水的起跳技术必须要和跳板的弹性性能、特殊环境及运动员的心理相配合,最终实现稳定起跳。  相似文献   

4.
陈莉 《游泳》2011,(6):52-53
走板起跳技术是跳板跳水中最难掌握和最关键的技术环节,技术和节奏上的失误影响起跳后动作技术的完成,甚至使动作失败。  相似文献   

5.
跳板跳水起跳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跳板跳水从技术上讲可以划分为走板、跨跳、起跳、空中动作和入水等几个阶段。其与跳台跳水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动作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利用跳板的能力如何。因此,对跳板运动员说,走板、跨跳和起跳技术的好坏是非常重要的。而在这几个阶段中起跳是最关键的一环。尽管不应过分强调起跳在整个跳水动  相似文献   

6.
国际及我国《跳水竞赛规则》自问世以来几经修改,日益完善,跳水动作名称越来越精炼、确切,已基本术语化。跳水动作的号数,已不是动作名称的简单序号或代号,而是与动作名称相吻合的,从动作号数就能“译出”动作名称。众所周知,竞技跳水为四个基本动作组别(第1—4组),是由以下三个不同的方向确定的: 一、站板、台方向(面对池或面对器械); 二、运动方向(亦称“起跳方向”,即向前或向后跳离器械); 三、翻腾方向(身体绕“横轴”向前或向后旋转)。运动员面对池站立,向前起跳,向前翻腾的动作,属于第一组“向前跳水”。  相似文献   

7.
跳水训练中的几个技术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早上臂”任何跳水动作在起跳时手臂都应上摆到耳旁以后才开始连接动作,这是跳水技术中的一个普遍规律。由于这一技术的要求,任何动作要想连接快而合理,成型早,完成动作早,在起跳时,手臂就应尽快、尽早地摆到两耳旁,这就是我们在训  相似文献   

8.
优秀跳水运动员弹跳力的训练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刚 《游泳》2005,(4):21-24
一、发展弹跳力在跳水项目中的意义:跳水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运动项目,同时也是我国的优势项目。众所周知,竞技跳水运动被称为“一秒钟艺术”,也有“空中芭蕾”之美誉。它要求运动员在比赛中,瞬间完成起跳、腾空、翻转、入水等一系列难度技术动作。现代的竞技跳水运动要求运动员在完成动作时,要“高、难、美、准”。如果没有很强的弹跳力,运动员在完成动作时起跳高度低,肯定也完成不了什么高难度的动作,更谈不上能够把跳水动作完成得优美和准确。这样的跳水动作在比赛中,裁判员是不会亮出高分的,那么,运动员也就无法与对手相抗衡,这样看来一名跳水运动员如果想尽快的提高自身跳水技术水平,发展弹跳力这项工作是当务之急需要解决的课  相似文献   

9.
扣球是排球运动的基本技术之一 ,是比赛中最积极和有效的进攻手段。扣球的成败体现了一个球队的战术质量和效率。排球“正面扣球”技术是普通高校排球教材中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但“正面扣球”教学中 ,学生经常出现 :徒手做对了 ,拿着球练却做错了 ,助跑和起跳扣球不协调 ,上下肢配合不协调等现象。为此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 ,对“正面扣球”普遍存在的错误动作、产生原因及预防纠正方法 ,进行探析。1 “正面扣球”错误技术产生的原因1 1 助跑节奏乱、步序颠倒与起跳脱节这类错误主要是学生助跑节奏不是由慢到快 ,助跑步幅不是由小到大 ,助跑与起跳不能紧密衔接而致。在6 0 0名调查对象中 ,有此类错误动作的学生为 195人 ,占调查总数的 32 5 %。1 2 起跳点选择不当主要原因是学生选择合理起跳点的位置不够明确 ,或判断失误 ,或助跑起动慢。有此类错误动作的学生为146人 ,占 2 4 3%。1 3 起跳时间掌握不准确学生跳起后不是在最高点击球 ,而是在身体上升或下落时击球。主要原因是判断失误 ,助跑过早或过晚。有此类错误动作的学生为 2 19人 ,占 36 5 %。1 4 起跳前冲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制动踏跳的方法没...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跳水第三组高难动作在跳水发展进程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在比赛中所起的作用,并在分析了第24届奥运会男、女跳台(板)前12名该组动作后指出其起跳技术、起跳前的身体姿势、打开入水技术等的重要性,并指出后加速技术是现代多周翻腾的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11.
用拉远的起跳方式来解决跳台反身跳水动作起跳技术的难题是多年来广大教练员、运动员摸索出来的成功技术方法。而加大起跳角的起跳技术方式则是少年儿童在学习拉远技术前的理想过渡,因为在少年儿童的腿部力量、动作结构的熟练程度都还暂时没具备学习拉远技术时期,用加大起跳角的技术方法就能为他们解决阶叚性的反身跳水起跳技术问题,同时更为以后学习拉远起跳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1 前言按目前国际跳水竞赛规则规定,竞技跳水分为六组:一组向前,二组向后,三组反身,四组向内,五组转体兼翻腾,六组臂立。运动员要借助于支撑物(板台)的反弹力,跳离板(台)腾空完成各组优美的跳水动作,打开入水压水花。正确而强劲有力的起跳,不但能使运动员安全地跳离板台,而且能获得最佳的起跳角度和高度及理想的运动抛物线,保证动作的顺利完成,反之,欠差甚至错误的起跳,不但影响到动作的完成,而且影响到运动员的心理状态。2 研究对象与方法2.1 研究对象以钦州市业余体校跳水队黄炳、李慧、张幸3名运动员199…  相似文献   

13.
<正> 扣球是排球运动中攻击性最强的一项技术,是排球比赛中得分和争夺发球权的主要手段。由于这项技术结构较为复杂,学生在教学的初始阶段,经常出现一些错误。现就正面扣球的常见错误,产生原因,纠正方法谈点实践体会。 1.起跳步手脚配合不协调。主要原因是学生协调能力较差。纠正方法:组织学生反复练习起跳步,强调正确的手脚配合。有意识地在课中安排一些发展协调性的练习,不断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 2.助跑节奏乱、步序颠倒与起跳脱节。即助跑节奏不是由慢到快,助跑步幅不是由小到大,助跑与起跳不是紧密衔接。主要原因是起跳步不熟练,怕扣不到球而急于上步。纠正方法:首先让学生多进行起跳  相似文献   

14.
付维维  马骁泽 《健与美》2024,(1):100-102
近年来,中国跳水运动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发展水平,获得了许多辉煌的成绩,是中国队在国际赛事中的一大夺金点。在跳水比赛中,运动员要在跳板或跳台上完成起跳前的准备工作及起跳环节,并配合一系列空中动作,如翻腾、转体或将二者结合起来。每一个动作的成功不仅需要运动员展现高超的运动技术,还要求其保证空中姿态的优美和协调,这对运动员自身的素质有着极大的要求,意味着教练员的选材工作是跳水运动的重中之重。文章主要从选材的重要性、跳水运动员的选材要素及选材的误区等方面进行分析,为今后的选材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刘犇 《游泳》2010,(2):54-56
在跳水运动中,走板起跳技术是跳板跳水中最基本的技术,同时也是跳板跳水中难以掌握的技术。走板起跳技术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空中动作和入水效果,影响动作完成的质量和比赛得分。随着当今跳水运动的飞速发展,一大批少年选手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6.
<正> 蹲踞式跳远是三种跳远方法中技术最简单的一种,适合初学跳远者学习。就技术而言,不管是何种跳远方法,均包括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部分,其中,助跑和起跳结合是关键技术,是教学的重点。教学应围绕掌握好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来安排。助跑与起跳结合是指助跑最后一步起跳脚上板到起跳脚离板的动作过程。蹲踞式跳远技术要领和教学方法如下: 蹲踞式跳远技术要领助跑应加速,最后几步达到最高跑速。起跳脚上板应尽量减少制动,起跳时上体应正直或稍前倾,起跳腿充分蹬伸,摆动腿与两臂配合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优秀男子跳板跳水运动员走板起跳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走板起跳技术是跳板跳水中最难掌握和最关键的技术环节,技术和节奏上的失误会影响起跳后动作技术的完成,甚至使动作失败。因此,对走板起跳技术进行详细研究是跳板技术研究的关键。采用平面定点摄影测量与图像解析的方法,对彭勃、王克楠和王峰3位优秀男子跳板运动员参加全国锦标赛及训练期间队内测验的技术动作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并与国内、外相关资料和国外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我国3名运动员跳板技术各有优缺点,如果能充分了解自身特点,取长补短,科学训练,将进一步提高技术,取得更好成绩。  相似文献   

18.
跳水的最后一步(踏跳步)和起跳阶段中,必需一定的线动量和角动量。除了需要一定的线动量跳离弹板并获得高度以外,运动员还关心离板时一定大小和方向的角动量,以便能成功地完成动作。为此对跳板跳水起跳前的动作已做了很多研究(戈尔登,1981;米勒,1974,1981a,  相似文献   

19.
贺帅 《新体育》2023,(4):21-23
跳水运动不仅是我国传统的优势项目,更是奥运会最重要的项目之一。而跳水运动最关键的技术就是起跳环节,决定着整个运动过程的质量。最近几年,教练将项群训练理论在跳水运动员起跳技术中加以推广和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解析法、逻辑分析法,对全国跳水冠军赛2015年赛季的男子10m跳台跳水起跳技术的运动学进行分析,以期通过改善技术动作提升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20.
黄萍——一颗跳水新星——突然升起 1984年9月9日。汉口跳水场。女子跳台跳水决赛。四川选手罗莉起跳了。成功了。运动员席上,黄萍裹着件大红浴巾。她圆圆的眼睛闪着激奋的光,心里燃着一团火,她等待着十米跳台上的最后一搏。身边,欧阳教练附耳叮咛:“别管她,别想争冠军,象平时训练那样放开跳。”黄萍没想过夺得全国冠军,只想过进入前八名当健将。她第一次参加全国大赛,还不敢有奢望。然而,这次比赛采用淘汰制,一对对地赛,一个动作失误便会失去进入下一轮的机会,而进入决赛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