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少林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起源明清以来一个流行最广的说法是中国禅宗的始祖印度僧人菩提达摩或少林寺的创建者印度僧人跋陀.大量的历史资料显示,达摩、跋陀只是佛学高僧,并非武术高手;而佛学大师、少林寺第二代掌门人、著名的武术高手稠禅法师才是少林寺最早出现的武僧和少林禅武合一第一人.稠禅在进入少林寺之前,一直生活在河南北部和河北中南部的寺院,在那里禅武双修,练就了一身功夫;主持少林寺后,他倡导禅武结合,从而对少林武术特色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少林武术的渊源与佛学是不同的,少林武术不是“舶来品”,而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总体氛围中孕育产生的,是中华武术在宗教界的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连杰9岁开始习武,1974年随北京武术队出访,曾在美国白宫为当时的美国总统表演;1975年至1979年间5次夺得全国武术冠军;1979年,因主演《少林寺》而名声大振。  相似文献   

3.
师恩难忘     
我曾经是文武双全之人。我记得,上个世纪80年代初,电影《少林寺》播映后引发了全国青少年的习武高潮。那个时候我13岁,正上初中,也萌发了学武术的热情,就参加了体校武术队。武术队设在我们中学内,教练叫黄加震,他是江苏扬州人,师从武术家蔡鸿祥,蔡鸿祥又是著名武  相似文献   

4.
5、永信大师带领吉祥兔参观少林寺的主要建筑。在偏殿内有一组少林寺僧人练拳的壁画。 11、吉祥兔问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这么练,苦不苦?”孩子立正回答:“不苦练就学不到真功夫,我不怕苦!” 1 7、先问书院建于何时?幸亨吉祥免事先看了些资料,他说:‘这里是寺庙旧址,宋仁宗时改为书院。” 6、永信大师说:“少林寺武功源远流长。是我国武术史上‘少林派’的发源地。‘少林拳法’世界知名。” 12、孩子们又在继续习武了。吉祥兔对永信大师说:“少林寺确实有一种可贵的传统,所以才名扬天下。” 18、书院门前有唐碑,是嵩山第一大碑。林敏问:“吉…  相似文献   

5.
小档案姓名:释小龙性别:男生日:1986年1月6日主要影视作品:《旋风小子》、《中国龙》、《十兄弟》,《少年包青天》系列、《少年黄飞鸿》、《倚天屠龙记》、《九岁县太爷》等。释小龙出生在河南嵩(so n g)山脚下,这里有天下第一名刹(cha)少林寺。释小龙刚学会走路时,就常跟着爸爸去少林寺拜佛(bai fo),少林武僧(seng)们宏(hong)大的练功场面,深深地吸引了他。两岁时,小龙有缘(yuan)拜少林寺第三十代传人释永信为师,从此走上习武之路。  相似文献   

6.
他是《天下无贼》里的“傻根”,《暗算》里的“阿炳”,最近又成了《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王宝强,这个朴实的农村小伙,憨憨地感动着电视机前的亿万观众,成了无数人崇拜的新偶像。这个8岁到少林寺习武的穷孩子,像许三多一样,打拼了整整15年才梦想成真!  相似文献   

7.
小莲 《初中生》2011,(31):9
本文精华:许世友八岁跟着少林寺和尚林子金习武,学得一身好功夫,开始了他的传奇生涯。许许多多革命志士都和许世友一样,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追求革命真理,从而走上了革命道路。打死地主崽许世友的堂兄放牛时,踩坏了地主家十多株棉花苗。地主的儿子对堂兄又打又踢,许世  相似文献   

8.
佛教主张众生平等,恩德布施四面八方,深大无量,不可胜言。王维的母亲崔氏,在他幼年就开始带发修行,并因同乡的关系,师事一代名僧大照普寂禅师30余年,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向佛的  相似文献   

9.
释小龙,原名陈小龙,少林寺第29代接法传人释永信大师的弟子。他在4岁时,以电影《旋风小子》叩开了影视界的大门。此后,他又拍摄了《新乌龙院》、《中国龙》、《至尊少林》、《少年黄飞鸿》、《少年包青天》、《九岁县太爷》等20多部影视作品。他武艺高强,演技精湛,倾倒了海内外数以万计的观众,海内外众多媒体都亲切地称他“少林功夫小子”。习武释小龙出生在嵩山脚下一个武术世家,他的父亲陈同山是远近闻名的拳师。陈同山给儿子取名陈小龙,是希望儿子能像李小龙、成龙一样,成为一个武术明星。陈小龙两岁时,开始习武。压腿、劈叉、下腰……陈…  相似文献   

10.
《辅导员》2011,(5):65
李广利,1942年生于北京,回族。幼年习武,酷爱国画,文武相合,优选猛虎为创作题材。60年来,他倾注才情,用志专诚,技艺独到,成绩卓著。李广利先生16岁拜画虎名家胡爽庵先生为师,成为入室弟子。1960年参加北京中国画研究会,潜心研究中国画技  相似文献   

11.
福建有多种地方志记载福清少林寺,因此福清历史上确有少林寺院,这点学术界已无异议,但是史籍中到底有没有有关福清少林僧的记载,则众说不一。本考证宋代的少林德诚和少林妙嵩二人都是福清少林僧,另外,对与他们关系较密发的两位沙门师友也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诗僧性英金末住持洛阳宝应寺、嵩山少林寺,与元好问等朝野诗人往来倡酬,诗名甚著。金亡后住仰山栖隐寺、大都归义寺等近四十年,被称为"百年耆旧,一代宗师"。惜诗集散佚,史籍无传。经考,性英俗姓刘,约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出生于辽东贵族。幼习儒书,二十岁左右经高宪介绍出家为僧,云游里巷,施药济民。后避乱南渡,结庵子盖山,与辛愿等诗人往还。贞祐五年春,出为龙门宝应寺住持,元光元年秋住持少林。金亡后曾佐海云长老掌全国释教事。约至元十年(1273)秋去世,享年八十余岁。今辑得诗3首,文2篇,已佚诗文可考知其篇名及大致内容者有11种。其诗多写幽隐清修生活、抒金亡黍离之感。诗境清幽枯寂,风格淡远,有晚唐风。  相似文献   

13.
少林寺旅游开发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日益成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发展旅游业对地区经济社会有重大效应.对登封少林寺旅游发展的正、负方面的效益进行了分析,指出少林寺旅游开发的积极效应主要包括拉动效应、就业效应、事件效应、影视效应、扩张效应及品牌效应等,消极效应则指文化失真效应、商业过度化效应及环境污染等.据此,提出加强资源的保护、打造少林寺佛教氛围、丰富佛教旅游产品、合理协调保护与开发的度等,促进少林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少林寺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箭垛,是儒、佛相融的圣地。对佛经的翻译、佛教律宗的发展和传播以厦中国禅宗的产生、发展和传扬都有独特的贡献。少林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已经成为联结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一条文化纽带。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历史上有文献可考的最早出现有众多武僧活动的寺院是邺下(今安阳一带)寺院,从北朝著名武僧稠禅师到隋唐时期的慧休、玄林等邺下名僧大德都与武艺武功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成为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这在其他佛教寺院中并非多见,他们佛武双修,声名卓著,在中国佛教史和武术史上占据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16.
菩提达摩,古天竺高僧,远渡重洋,来到中国传播佛法,并在少林寺面壁九年,是中国禅宗初祖。他的主张和修炼方法,后经多位高僧汲取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华加以改造,使其适应中国历史文化的环境,形成中国禅宗文化,并传至欧美、日本、韩国、朝鲜等地。  相似文献   

17.
贵阳黔灵山是驰名西南的佛教名山 ,它的开发得助于赤松和尚。赤松乃清初贵州临济禅宗高僧 ,自幼入黔 ,弱冠出家 ,悟西来意 ,得临济法 ,开发黔灵山 ,创建弘福寺 ,大建道场 ,阐扬禅宗 ,与地方宰官、文人名士交相往还 ,共参“教外别传”之旨 ,遂使黔灵山佛教传响海内 ,弘福寺成为贵州乃至西南的著名十方丛林。又续佛慧命 ,上接天童 ,下开黔灵 ,使弘福寺临济法脉代代相传 ,历经十余代而至民国末年 ,这在贵州佛教史上可谓独具独色 ,在中国佛教史上也极为罕见  相似文献   

18.
总体而言,传统社会少林寺与官府关系融洽,唐代与明代尤甚。这促进了少林寺和少林武术发展。而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后周世宗灭佛,清代少林寺与官府若即若离,则影响少林寺与少林武术发展。少林寺与封建王朝时亲时疏,但亲密期远远长于疏远期。二者关系亲密时,少林寺与少林武术会加速发展;反之,少林寺与少林武术则渐趋衰微。少林寺与封建王朝关系的亲疏是少林寺和少林武术盛衰的晴雨表,也一定程度反映当时的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国外受众对少林文化的需求,使少林文化的内涵完整呈现,少林寺通过合理的品牌定位、商标注册、从文化折扣小的内容入手进行品牌传播以及海外传播组织平台建设,构建了少林寺文化品牌国际传播体系,为中华传统文化走出去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