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古人写文章讲究“凤头、猪肚、豹尾”,其实,语文课堂教学也是如此。无论是一个单元、一篇课文,还是一堂课的教学,都有开头、枝干、结尾三个部分。若是课堂教学亦能创设“凤头”似的入手点,“猪肚”似的着力点,“豹尾”似的结局点,那么,这一堂课就犹如一篇优美隽永的散文,不失为一堂真正成功的语文课。一、“凤头”言其美一堂语文课的好的开端能引人入胜,将学生渐渐引入“愤悱”的佳境。因此,定好一堂课的基调,虽是三言两语之功,但可以收到始料不及的效果。根据不同的课文,“凤头”的设计可采取以下几种不同的方法:1.温故入新法。即通过复习…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常常用"凤头猪肚豹尾"来形容一篇好文章。其实一堂好课也需要有凤头一样的精彩导入、猪肚一样的丰富内容和豹尾一样的有力结尾。一直以来,课堂导人备受教师的重视,其实课堂的结尾也十分重要。从课堂结构来说,课堂结尾是一堂课不可或缺的环节,固然不  相似文献   

3.
古人写文章讲究“凤头猪肚豹尾”,课堂教学同样如此。“猪肚”是一堂课的主体,每位教师都会重视,不必赘言。在此,我从“凤头”和“豹尾”——课堂教学的导入和结束环节,来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体会,仅作引玉之砖,供同行切磋。  相似文献   

4.
一篇好的文章应具备三点:"凤头""猪肚""豹尾".开头,像凤头那样美丽精彩;主体,像猪肚子那样有充实丰富的内容;结尾,像豹尾一样有力.同样,一堂成功的课不但要有巧妙合理的导入使课堂"出奇制胜",灵活多样的讲授让课堂"引人入胜",还要有精彩有力的结尾使课堂"大获全胜".因此,结尾这一环节精彩与否,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就几种不同的课堂结尾方式,结合自己平时的实际教学,谈谈如何巧妙运用课堂结尾这一环节,让学生出彩,让课堂生辉.  相似文献   

5.
讲课中的“凤头”──引入新课的尝试邓春梅古人说文章的头要像“凤头”,引人入胜;体干要像“猪肚”,饱满充实;尾要像“豹尾”,收束有力。这虽讲的是一篇文章的做法,其实这对我们讲课也很有启发。一堂课的教学,若能做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就可以提高讲课的...  相似文献   

6.
黄建华 《考试周刊》2011,(71):171-172
一堂好课如同一篇美文需要由"凤头、猪肚、豹尾"构成。地理老师一般比较注重"凤头和猪肚",而忽略了对"豹尾"的设计,导致虎头蛇尾,"头重脚轻"。最常见的结课方式是对整堂课进行知识的梳理和归纳,并强调本节课的重难点,给整堂课画上一个句号。其实,一堂课的结束,并不代表这节课的终结,它应该给人恍然大悟的感受,给人追根究底的探究欲望,给人发自内心的赞叹,  相似文献   

7.
<正>有人说,一篇好的文章应该是"凤头""猪肚"和"豹尾"俱备,"凤头"是文章的开头,要漂亮而吸引人,"猪肚"是文章的主体,要饱满充实,"豹尾"要求文章的结尾要简洁有力。现代传播学理论中也有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之说,即信息的接受者一般对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印象较为深刻。可见,文章结尾的好坏对于读者的接受和理解有重要意义。品鉴近年《中学政治参考教学》(为叙述方便,如无特殊说明,以下所注期次皆为《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上旬)所刊美文,  相似文献   

8.
赵斌 《教师》2012,(1):47-48
元代文人乔梦符谈到写"乐府"的章法时提出"凤头""猪肚""豹尾"之喻。它要求文章:开头,像凤头那样美丽、精彩;主体,像猪肚子那样有充实、丰富的内容;结尾,像豹尾一样有力。而语文的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亦讲究凤头、猪肚、豹尾。  相似文献   

9.
中考佳作讲究“凤头”、“猪肚”和“豹尾”。一篇中考作文如果有了“凤头”和“豹尾”,无疑能给阅卷老师抢先提供醒目的信息:扣住中心,有一定的文采等。但仅凭这些都不足以给你带来更高的分数,关键还是作文主体部分是不是“猪肚”。这里我根据几年来的写作教学经验,倾情奉送“猪肚”四套餐。  相似文献   

10.
写文章向来有"凤头、猪肚、豹尾"之说,这豹尾主要指文章的结尾要像豹子尾巴那样刚健、有力,其实,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结尾也要求这样。如果一堂课的开头和中间环节都不错,而结尾显得松软邋遢,未免大煞风景。  相似文献   

11.
古人认为一篇好文章要做到“凤头猪肚豹尾”,应试作文更应如此。但本文在此不说“凤头”和“猪肚”,仅就如何才能写成这个“豹尾”,介绍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人们常常把一篇好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这三部分比作“凤头、猪肚和豹尾”,其实,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每堂课的教学都是由开头、过程和结尾三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构成的,但是,有些老师往往只注重课堂开头和过程部分的教学,而忽视了一节课的结尾设计,认为一堂课下来,教学任务已经完成,即便草草收...  相似文献   

13.
赖明东 《语文天地》2012,(15):19-20
正人们常常把一篇好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这三部分比作"凤头、猪肚和豹尾",其实,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每堂课的教学都是由开头、过程和结尾三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构成的,但是,有些老师往往只注重课堂开头和过程部分的教学,而忽视了一节课的结尾设计,认为一堂课下来,教学任务已经完成,即便草草收场也无大碍。殊不知,如果一节课最后草草收场,马虎了事,往往会影响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应重视课堂结尾的设计,努力构建好语文课堂教学的"豹尾"。下面是笔者对语文课结尾教学的粗浅归纳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凤头、猪肚、豹尾"之说,最初语出元代文学家乔吉。后来,这"六字诀"又被用于其他形式的文学创作上。到了现代,"六字诀"的运用范畴就更加宽泛。假如我们把一堂语文课分为头、肚、尾三个阶段,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努力追求"凤头、猪肚、豹尾"这样一种完美的境界,使每一堂语文课都充满生命的律动,让师生们在课堂上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飘逸生动的导入是一堂课的"凤头",那么充实有力的小结便是"豹尾"了.一堂课若要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不仅要有"凤头",还需要有"豹尾".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我们常用归纳概括、列表整理、练习检测等形式来进行课堂收尾.本文提出几种收尾形式,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成功的课堂教学小结,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课虽尽而趣无穷的效果".如果一堂课仅有"凤头和猪肚",而缺少"豹尾",那样会使课堂效果打折扣.现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介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结的形式.  相似文献   

17.
古人作文有所谓凤头、猪肚、豹尾的说法。"凤头"是说作品的开头要像凤凰的头那样秀气、漂亮,"猪肚"是说作品的材料要丰富,"豹尾"是说作品的结尾要像豹子尾巴那样有力、刚健。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新乐府序》中说:"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意思是指作品一开头就要切题,要开门见山;而作品的结尾又要起到进一步明确和深化主题思想的作用,充分显示出作者立言的本意。明代著  相似文献   

18.
一篇好的文章,应是"凤头、猪肚、豹尾".课堂教学的艺术也像写一篇文章一样,导入引人入胜,进程跌宕起伏,结尾情智共生.教师作为一堂课的总设计师,不仅要精心设计导语,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也要精心设计结尾.情智共生的结课是一堂成功数学课的闪光点,它理应成为每堂数学课的追求.  相似文献   

19.
一篇公众认可的好文章,从布局谋篇上要做到"凤头、猪肚、豹尾",一堂教师公认的好课亦是如此.课的"凤头",即教学内容的导入,我们认同创设问题情境的做法.当然,创设的情境要真实,有挑战性和数学味,能切入主题.  相似文献   

20.
古人作文有所谓凤头、猪肚、豹尾的说法.凤头豹尾是指作文中好的开头和好的结尾.可见好的开头和结尾对于一篇文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