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读书的时代才是一个有文化味的时代,一个读书的民族才是一个有底蕴的民族,一个读书的学校才是一个优秀的受教育去处。记得一个教育学者说,一所学校的品质不少见证于图书馆。这个说法不是没有道理。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启发智慧和鼓舞人心的书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学校首先是书籍。”(苏霍姆林斯基)“没有一艘船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的诗行/把人带向远方。”(狄金森)只有读书,才会引起对现实问题(教育当然在其中)的深入思考。书是用文字凝结的智慧,借用智慧的引领从而使教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教育的目的就是推动人类向前发展。本刊设置“校长必读”的栏目大致缘于此。  相似文献   

2.
一个读书的时代才是一个有文化味的时代,一个读书的民族才是一个有底蕴的民族,一个读书的学校才是一个优秀的受教育去处。记得一个教育学者说,一所学校的品质不少见证于图书馆。这个说法不是没有道理。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启发智慧和鼓舞人心的书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学校首先是书籍。”(苏霍姆林斯基)“没有一艘船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的诗行/把人带向远方。”(狄金森)只有读书,才会引起对现实问题(教育当然在其中)的深入思考。书是用文字凝结的智慧,借用智慧的引领从而使教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教育的目的就是推动人类向前发展。本刊设置“校长必读”的栏目大致缘于此。  相似文献   

3.
创意话题汉代学者刘向曾经说过:“书犹药也,善读者也可医愚。”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有选择地读书,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医救愚昧,而且能够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关于读书,你一定有许多话想说。请以“我与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结合你的读书经历,谈谈你的看法、体会和认识。注意: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素材集锦(1)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2)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3)一本新书就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  相似文献   

4.
我爱读书     
说到读书,有人会摇头:“读书苦啊!”是的,有时读书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它需要用脑、用心,还要有毅力。可我觉得读书很有乐趣,因为书是人类智慧的源泉,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好朋友。我从小就十分喜爱书籍,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我把书当作不可缺少的营养品,看见书就像饥饿的人看到面包一样,爱不释手。爸爸妈妈给我的零用钱,我舍不得花都攒起来买书了。在我的房间里摆放着两个书柜,那里面全都是书,从小小的、薄薄的连环画到大大的、厚厚的百科全书,应有尽有。曾经多少次抱着书不知不觉睡着了,也曾经多少次没跟小伙伴一…  相似文献   

5.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最好的精神营养品。”“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占今中外,多少有识之土阐释了阅读的重要意义。著名学者朱永新积极倡导新教育实验,他更是把对读书的理解提高到一个新的认识。他指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6.
多年以前,在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中,我读到过这样一段话,它使我刻骨铭心“: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许多年过去了,我对这句话的理解与日俱增。是的,如果说人类的物质文明可以通过建筑、工具等物化的形态保存和延续,那么人类的精神文明如何保存和延续呢?一个刚刚诞生的新生儿,他的精神世界充其量只相当于人类的童年,在他成长的过程中,精神世界又如何随身体的发育、成熟而丰富、充实?我认为读书是实现以上目的的必由之路。在一定意义上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发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状况。书是传承文明的桥梁,是延续文化的中介,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应该伴随着读书而度过。苏霍姆林斯基还说过:“学校里可能什么都足够多,但如果没有为人的全面发展及其丰富的精神生活所需要的书,或如果不热爱书和冷淡地对待书,这还不算是学校;相反,学校里可能许多东西都缺乏,许多方面都可能是不足的、简陋的,但如果有永远为我们打开世界之窗的书,这就是学校了。”但是,放眼全国,读书的问题依然非常严峻,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大问题。其实,一个人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主要是在学校养成的,当学校的教师都不读...  相似文献   

7.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使人心明眼亮,读书使人思想深刻,读书使人文思泉涌,读书使人妙笔生花。  相似文献   

8.
“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的确,书籍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基石,一个人的读书过程,就是传承文化,培植美德,润泽心灵的过程。为了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与书交朋友,提高文学素养,南京市姜家园小学一直将“徜徉浩瀚书海,共享书香人生”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多举措打造阅读环境,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有计划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相似文献   

9.
总理讲:“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大家通过读书和举办讲座等形式开展活动,这对于推动全民族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提倡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将起到促进作用。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10.
“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与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温家宝总理的渎书论字字珠玑,道出了读书的重要性。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位教师,唯有不断阅读,他的教育之树才能长青;一所学校,只有教师悦读善读,才能真正带动学生乐学善学,从而构建起真正富有文化底蕴的书香校园。  相似文献   

11.
张景 《天津教育》2006,(11):20-21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在人类一切健康的消遣中,读书是最高尚的。“”读书,永远不恨其晚。晚,比永远不读强。”……当我们的教师把一条条耳熟能详的关于读书的格言送给学生的时候,自己是否感觉到离书籍的距离越来越远。据调查,有许多教师一年都不读一两本书;有许多教师的阅读习惯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他们的目光逐渐从书籍转移到网络;有许多教师不知道该读些什么书;有许多教师不知道书该怎么读。教师读书问题已经引起许多教育工作者关注。本期“的教育三人行”将围绕“教师读书”这个话题展开。  相似文献   

12.
迪金森说:“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动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向远方。”书籍是时代波涛中航行着的思想之船。读书,给人以乐趣、以光彩、以才干。人生不可无书。“读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面对广漠的大千世界,置身变幻的社会环境,谁都会遇到无穷的未知数,欲求答案,只有求教,只有读书,只有探索。  相似文献   

13.
有些常识,只要坚持,就会成就伟大。但我们经常遗忘或忽视的就是常识。比如,学校要培育读书的种子,教育要促使更多的人通过阅读去丰富、扩张自己的精神生命——不是有一名言吗:一个人的精神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但是,即使是那些大力提倡文化建设,要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学校,又有几所飘溢着浓浓的书香呢?4月23日,是“世界阅读日”,不知道有多少所学校多少位老师了解这个节日,反正2004年的一项调查显示,社会上知道这个日子的人仅有6%。而今年发布的“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表明,我国国民的图书阅读率自1999年以来持续走低,2005年仅为48.7%,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29岁年龄段的人群有54.2%选择“没时间”读书,18~19岁年龄段的人群有45.9%选择“不习惯”读书。是社会不读书的风气使学校的书香稀薄,还是学校教育没有让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导致社会对书籍的冷漠?这是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但清楚的是,“如果中国要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它肯定需要一个伟大的书业”,而社会上如果不存在一大群把“阅读是为了活着”当信条的读书种子,书业就永远与伟大无缘。阅读,不仅事关个体的精神生命,更事关一个伟大的时代。教育,将为一个伟大时代的到来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14.
读书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一个人不爱读书,这个人会愚昧无知;一个民族不爱读书,这个民族是可怕的,是没有希望的。世界上有两个国家的人最爱读书,一个是以色列,另一个是匈牙利。以色列人均每年读书64本,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犹太人,人均每年读书达68本之多。犹太人有个习俗,当孩子出生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上一点蜂蜜,让小孩去舔(tian)《圣经》上的蜂蜜,通过这一舔,让孩子对书产生美好的第一印象:书是甜的。当孩子稍稍懂事时,几乎  相似文献   

15.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国民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都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座书香充盈的城市必然是美丽的城市。……读书,是万事之基,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学校教育所承担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终生的读书人。身为教师的我们,自己应先读起书,然后才能带着我们的学生读书,将人类文明珍贵的“货物”经由书本,运送给一代又一代的学生。这是一种责无旁贷的义务,更是一种无以言说的幸福和美丽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读书本来就是学生们天经地义的事。当人类的文明不再以口口相传而是以书籍为主要形式进行传承以后,尤其是当人类有了学校教育以后,一个人的成长史几乎就是他的读书史。读书,是一个人成长的要务。今天的孩子们,除了在学校上课读书学习,在课外还要读各种各样的书。“读书苦,读书累,读书真是活受罪。”有童谣这样流传。常常有家长埋怨孩子不爱读书,只喜欢看电视,打游戏。如何培养孩子爱读书的习惯?许多家长面临这个难题。让孩子们从小享受阅读的乐趣吧,让美丽的文字美丽孩子们的心灵吧——但愿我们这个专题能给家长朋友们一点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书,许慎《说文解字》曰:“著于竹帛谓之书。”蔡伦发明了造纸术,进而有了书籍的普及,它标志着人类从愚昧的时代走向文明。在以个人素质全面发展为基础的未来社会里,读书自学无疑是提高社会个体和群体素质的成功路径。(一)在中国,衡量一个人有没有文化,向来是看他有没有读书乃至读了多少书。从这个意义上讲,读书便成了文化的一种象征。文化主要是靠读书来获得的,这是文化史上的一个事实。真知从实践中来,也从书本中来,书本是前人实践的结晶,接受书本也就是接受历史的实践经验。人的历史是人的实践的总和,这当中就包括了读书的…  相似文献   

19.
<正>书,带领我们进入知识的海洋,畅游神秘的历史,进入梦想的天堂。书是对人类有益的营养品,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对于任何人而言,读书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它让求知的人从中获知,让无知的人变得有知;它能陶冶情操,给人智慧和启迪。多读书,能让人心情愉悦。读书是对话的艺术,有位哲人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两人交换之后,每个人手中仍然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智慧,我有一种智慧,两人交换之后,每人便有了两种智慧。因为吸收了  相似文献   

20.
喜欢读书,始于上小学,为师后更是嗜书如命,一有闲暇,便手不释卷。数十年来,与书为伴读书成癖,这不能不感谢我儿时与书的三次结缘。是“缘”把我和书连在一起。抢书上小学的时候,正赶上文化大革命,那时不像现在,学校里有那么多的报纸杂志可以阅读,除语文、算术两本教科书外,没有任何课外读物。对一个爱读书的孩子来说,这无疑是一种不幸。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了对我一生影响很大的一本书。“破四旧”是文化大革命这部大戏中的一折重头戏。一天,我们家刚吃晚饭,突然进来四个戴红袖章的小伙子,说什么要“破四旧”,还问我们家有没有旧书。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