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康星 《精武》2009,(10):11-11
八极拳是我国传统武术中最具实战性的代表拳术。在旧中国的第一次国考时练习八极拳的运动员人数占了参加擂台赛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可见八极弟子的勇猛。八极拳最初是在河北沧州和山东附近小范围流传。而经过国考之后八极拳被当成外家拳典范,被选进了中央国术馆的国术教材,再后来经过李书文闯关东将八极拳传人东北,强瑞清编排年谱,吴会清在天津发扬八极拳等。  相似文献   

2.
宁津八极拳     
宁津八极拳多年来在我国鲁北一带流传。其招式动作刚劲、朴实,发力暴烈,大有“晃膀撞山倒,跺脚震九州”的气势。宁津八极拳自成一家,从传系、沿革到风格、特点和练法都别具一格。近年来,宁津县八极拳不但盛行于齐鲁大地,而且还引起了国际武术界的重视。1994年6月,南美洲武术联谊会副会长苏昱彰、日本国武艺杂志社主编野田久贵等三人专程来宁津观摩考察“宁津八极拳”,观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请求再次率团返回拜师学艺。据宁津县八极拳传人李清波老拳师家传拳谱记载,宁津八极拳始传于清代雍正年间,源出少林寺入水塘清凉门。乾隆…  相似文献   

3.
八极拳称雄武林三百余年,自问世以来,涌现出一大批技击名家,如黄四海、张克明、李大中、李书文、吴会清、吴秀峰、马英图、马凤图、强瑞清、季云龙、霍殿阁等(排名不分先后)。他们在神州大地上打出了八极拳的赫赫声威,让世人了解并喜  相似文献   

4.
“神枪”李书文所谈《八极拳义》,实出自其门开山祖吴钟之拳学正宗,乃正根,同时也是八极拳人渴望见识到的“珍品”。因为此段文字,是自八极拳创立后,可说是首次面世。李志成、朱宝德二位先生不敢怀珍自秘,今整理出来与天下八极拳人共享!有关李书文《八极拳义》,请见本刊2002年第十期。但须郑重声明的是,此文(包括以后陆续发表的李书文拳谱中功法文章)版权所有归《精武》月刊,如发现翻印,必究其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5.
吴氏开门八极拳,通称八极拳。“开门”之意,一是开门立户,“八极拳吴钟传”,由八极拳初祖吴钟(1712-1802年)开创的风格独特、发力爆烈,富于技击之术的“异术”开门立户——八极拳术,立于中华武林;二是八极拳的拳法套路系统完整,理论讲究“六大开、八大招”,讲究“六力合一”的发力原理;三是开门入窍,知其理、悟其性、明其德,练之有形,用之无形,顺应自然的规律,故称“开门”。  相似文献   

6.
《精武》2007,(12):4-6
韩起先生是津门八极拳名家吴秀峰的再传弟子,文武双全,侠肝义胆,是当今八极拳界不可多得的人才,也是深受本刊众多读者注意的资深作者之一。他写文章,可以说比  相似文献   

7.
常玉刚  刘杰英 《精武》2009,(12):40-46
八极拳小架由十六组大式组成。吴钟创拳之初,其弟子三人,即:吴荣、吴漾(永)、吴钟毓。荣,钟之女,受性别影响,其套路编排上,与吴渫所练小架略有区别。荣传八极拳小架,受封建礼制影响,起始动作为作揖顶肘。而渫传八极拳小架,其开始动作则奉行了武林界长期流传的抱拳礼,  相似文献   

8.
八极拳是我国传统名拳之一。它以简朴刚烈,凶猛异常、技法实用性强的独特风格著称于世。技法上讲究挨崩挤靠、崩撼突击、迅猛凶狠,以短制长。应用时,攻中有防,防中寓攻,招法连贯,三盘连击,劲足势猛。要求眼随手转,手脚齐到,上打下封,紧逼硬攻,短长兼施。临阵应手可制敌顷刻之间,正如《八极拳谱》所赞曰:“八方来敌,八方击毙。”又有“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之说。因而八极拳倍受历代武术家、技击家的喜爱。现就将八极拳应  相似文献   

9.
长春市被誉为八极拳"第二故乡",霍公殿阁首传之后,霍庆云和陈金财两位先生成为中流砥柱。长春市众多习练八极拳者,所得之艺均出自霍氏,即霍公殿阁、霍师庆云。在长春从师霍公殿阁"系统"学习八极拳外姓徒弟中,最优秀者当属陈金财先生。陈金财先生当年是长春周馨武  相似文献   

10.
拳谚云:“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八极拳为我国传统拳种之一,传闻中源于河南焦作岳山寺,故又称“岳山八极”。清朝康熙年间,八极拳始由寺庙散播民间,首先在河北沧县孟村一带传留。“神枪”吴钟精通卓著,将其拳法传于后世,遂广泛流行北方诸省,于今南方也有踪迹。八极拳动作朴实简洁、刚猛暴烈,讲究“崩椷突击、以短制长”诩挤ㄉ弦粤罂?顶、抱、担、提、挎、缠)和八大招为核心,风格独具。技击中要求眼随手转,手脚齐到、上打下封、紧逼硬功、短  相似文献   

11.
铁山靠是八极拳六大开中的一套著名套路,以简朴刚烈、节短势险、猛起硬落、硬开硬打、凶猛异常的风格和技击性强的特点著称于世,在八极拳门中世代秘传。近几年来,虽然介绍八极拳的文章不少,有技术性(包括套路、技击)的,也有理论性的,但是公之于众的却有藏头露尾之嫌,鲜有和盘托出者。八极门真传弟子外的人们,只知道八极拳系中有“顶、抱、担、提、挎、缠”这六大开,却从不见其套路,让人有一种“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感觉。究其原因,一是因八极拳门比较保守,视技如宝;二是因为八极拳极为实用,掌握者怕轻传于歹徒,对社会造成危害。作者打破陈规,在此将八极拳铁山靠及其实战用法加以披露,愿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2.
李师融 《武当》2000,(11):34-36
唐顾诬蔑陈微明“窜改拳谱”,其言是不堪一驳的。查吴公藻(吴鉴泉次子)1935年著《太极拳讲义》已将杨禄禅在京授拳时,传与其祖父全佑的全套拳谱公布。第32页的《太极拳论》即为陈微明传出的《张三丰太极拳论》。全文的文字、段落,以及拳论之末所附的“原注云:此系张三丰老师遗论,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完全相同。这是证明陈微明忠实传播杨氏拳谱的铁证。吴公藻在书中还特地亲笔留言云:“此书乃先祖吴全佑府君,拜门后由班侯老师所授。  相似文献   

13.
黄剑君 《武当》2012,(10):7
2012"占春杯"首届全国八极武学论坛、八极拳技艺交流大会于8月13日至15日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船厂工人俱乐部隆重举行。吴钟八极拳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卢永文主持大会。此次大会由吴钟八极拳研究会主办,河北省秦皇岛市八极拳研究会、河北省廊坊市八极拳研究会承办。大会为期3天,主要包括八极拳武学论坛和技艺交流两大部分,来自香港和国内河北、山东、北京、天津、黑龙江、吉林、广  相似文献   

14.
开门八极拳,仅两个字,就把八极拳的整个要义的真谛涵括了。用字简朴,精确明了,玄机深处觅真谛。不是人们所理解的那样,开门就是开个门立个户,广收门徒而矣。如果粗浅的理解为开门是为广收天下门徒的话,中国历史至今已有近二百个拳种。哪一个拳种又不是立了户广收天下门徒呢?何需解释。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不知不怪,千万注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随随便便的说。以免误导于人。造成懵懂传懵懂,一传两不懂,师傅钻  相似文献   

15.
《少林衣钵真传》五卷本,是七星螳螂拳拳谱,今录出部分内容,供螳螂拳爱好者学习研究。短打十戒一、强横无义者不传强横则为乱无义则负恩逢蒙之事可鉴也二、求教不诚者不传三、不传则已传则或多或少必用真实手法勿执外道以欺人  相似文献   

16.
霍文学 《精武》2007,(2):35-35
霍氏八极拳非常讲究十字劲,过去习练八极拳者也非常注重十字劲,这是练八极拳时必须做到的劲力,也是习练八极拳不同于其它拳种的一大特点。霍氏八极拳金刚八式、八极小架及应手拳的一些套路动作,要求每个动作以十字劲为基础,其动作是向上、下、左、右四方做如同十字  相似文献   

17.
李昌  张云龙 《精武》2009,(4):38-41
拳谱鉴真 笔者从朋友处得到一本《通臂拳谱》,细读之下颇有收获.发现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拳学史料。此《通臂拳谱》乃明末周全所作。周全,字淮颖.怀庆府人氏。周在《通臂拳自叙》中写到:“大明崇祯岁次甲申仲春上浣之吉,大梁后学周全淮颖甫书于育英斋;至今二十余载,稿换数次,创为此谱,大清康熙岁次乙巳孟秋之吉重书。”即说拳谱初稿于崇祯甲申年(1644年),数易其稿,完稿于康熙乙巳即康熙四年(1665年),前后跨度二十二年,时值明末清初,初创于明代,定稿于清初。周全谱中交待通臂拳乃始师董成得自于山中通臂老猿仙,故取拳名为“通臂”,至周全已是六传。  相似文献   

18.
韩起 《精武》2004,(8):16-17
八极拳腿法为何全部是中、低腿?能否将高腿融入八极拳?韩起先生的《八极拳如何拳腿连发——兼谈八极拳为什么不起高腿》将给您答案。  相似文献   

19.
李瑞林 《精武》2006,(7):53-53
下面是形意拳第三代传人申万林于光绪二十二年抄录乾隆年间形意拳谱的部分内容: 《意拳谱历之概序》自姬公际可老先生在终南山得艺传给曹继武至戴龙邦先生留的意拳谱书上至姬公得艺约计90上下年的概括拳史此拳是由明末清初之梗概间重新又创立此拳立名为意拳现时使称为形意拳(注:此《意拳谱历之概序》由郭  相似文献   

20.
马氏八极拳是海内外最具影响力与代表性的八极拳流派之一。其教学与训练独具风格,是马氏八极拳理论与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马氏通备武学理念的影响。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等对马氏八极拳的教学与训练进行相应剖析,在指出它与传统八极拳教学与训练所具有的共性基础之上,进一步指出其在通备武学指导下所具有的个性内容,从而加深对马氏八极拳学与练的理解与把握。研究指出,在马氏八极拳教学与训练中,通备劲贯穿其全过程,大大丰富了原本八极拳相对简单的发劲结构;其呼吸、礼仪等方面,都具有自己明显的特征。而马氏通备十二打手的单式单操,对于更好的掌握八极拳,同时承上启下,完成进一步的选材与深化教学有着显著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