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年来,我们运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量表分别对2005、2006、2007三届新生进行了测试。在对第25题“想轻生”的筛选结果和随后进行的约谈中发现了一些令人思考的问题,也促使我们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本文拟就近三年来新生心理普查中对部分同学“想轻生”原因分析以及生命教育思考作一些阐述。  相似文献   

2.
张世斌  张联英 《陕西教育》2009,(5):18-19,22
"三生教育"的目的、内涵,本质.高校"三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如何在高校行之有效地开展"三生教育"进行了一些初步思考,提出了一些较为可行的对策措施.从而让"三生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使"三生教育"有效果、出实绩.  相似文献   

3.
杨晓 《教育探索》2007,(9):12-13
谈及"劝学",人们或首推荀子,不知韩愈,或虽知韩愈,不知宋濂.其实,三人虽各有千秋,却一脉相传.我们从三人的"劝学"文中不仅可以感受到他们雄文的千钧之力,并能引发对于当今教育状况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4.
张曼 《文教资料》2009,(4):210-212
"三生教育"即生命、生存、生活教育,本文对"三生教育"在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方面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三生教育"进入大学课堂的必要性,通过分析得出"三生教育"对于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德明 《中国教师》2014,(13):62-64
<正>"仁"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不可偏离"仁",坚持以人为本还需以"仁"为本。学生轻生是当代教育的一个最令人心痛的话题。一个个触目惊心的事例、一组组骇人听闻的数据都在警示我们:"人本"教育杜绝用生命来学习。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还需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幸福的情感。孔子云:"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仁本"要求我们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轻松、享受到快乐、品尝到成功、体会到关爱。孟子云:  相似文献   

6.
对大连工业大学3849名1990年后出生的新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较好,但同时又表现出性别差异以及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本项调查为更好地开展心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心理健康状况,早期发现心理问题以及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等,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一、"生命语文"的由来1.对教学使命的思考"生命语文"这个词,提出于2001年。1999年获湖北省中学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一等奖第一名、2000年获第三届"语文报杯"全国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全国一等奖第一名之后,我突然变得异常冷静。我在想,公开课获奖是不是一个语文教师真正的价值?一节公开课到底是成就教师多一些还是成就学生多一些?语文教学到底应该追求什么?在我  相似文献   

8.
中国青年运动史上具有"第三个里程碑"意义的"一二·一"爱国运动已经过去整整60周年,但它那作为民族之魂的精神却将永恒并发展.时至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思考这一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教育具有新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校新生适应性教育是引导大学生转型的重要工作,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大学适应时期,新生普遍存在着自我适应和适应社会等问题。本文以"三生教育"理念为指导,通过分析问卷调查的结果,从"珍爱生命、学会生存、热爱生活"。三个方面对高校新生适应性教育进行了创新探索。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教委2000年暑期引进"intel未来教育"项目,计划用几年的时间对全市各学科骨干教师进行培训,以推进新世纪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该项目现已实施,笔者作为主讲教师接受了培训,同时也对区内的骨干教师进行了几轮培训.就个人而言,笔者觉得很有收获,学习了许多从未接触过的理念,也思考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对如何实施好"intel未来教育"项目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本文就是这些思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产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陶行知教育思想,今天仍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他的“活”的教育思想仍具有强大的生命“活力”.如他提倡教育目标要体现其“鲜活”生命之本性,课程资源要来源于生动“活泼”的真实生活,教学方法要活学“活用”,教师的任用要机动“灵活”.陶行知“活”的教育思想真正体现了教育是对生命的教育及尊重生命规律的教育的教育观.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文献综述、实地走访等研究方法,对"三本"院校人文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三本"院校人文教育课程被日趋边缘化,并逐渐成为导致"三本"院校学生价值观困惑的主要根源之一,对此文章从几个方面指出了"三本"院校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新基础教育"用研究者自己的生命投入,写出了"生命·实践"教育学的实践版本,创造了我们时代思想与行动统一的典范。新基础教育研究启发我思考了四个问题:我们要创造什么样的教育理论,我们如何进行教育理论的创造,我们应该怎样为教育实践服务,我们自己如何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14.
汪秀丽  汪凤林 《文教资料》2009,(27):176-178
在高校"两课"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需要从三方面来理解:教学内容上,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本;在教学安排上,要"以教师为本";在教学手段上,要"以学生为本",把这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两课"教学的阵地功能、舞台功能和平台功能,发挥国家意识形态指导、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把国家利益、教师职能、学生成长成才有机结合起来.这三方面的内涵最终在"以学生为本"的基础上获得统一,为了高效地贯彻"以人为本"原则,"两课"教师需要从三方面改进教学.本文对此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大自然是幼儿的活课堂,让幼儿在大自然中"深呼吸"才能解放孩子的天性。追随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论,我们对幼儿教育有了新的思考:教师应是幼儿"生命的牧者",自然教育课程要培养亲自然、乐探索、爱生命、尚创造、善生活的儿童。那么,如何基于儿童立场,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开发自然教育课程,我们做了几年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6.
国外教育改革领域中存在三重"迷雾",它们分别是教育改革的迫切性;教育改革的文本掩饰和教育改革的实施程度与效果.如果我们要向他国学习教育谈革的经验和教训,那么就必须穿过这三重"迷雾".  相似文献   

17.
“生命·实践”教育学是一种以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为根基的教育学重建式发展,在理论与实践的对话和自主建构中,对教育学重建进行了框架性思考.“新基础教育”是“生命·实践”教育学形成和发展的基石,这种奠基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价值取向奠基;核心概念、基本问题与基本观点的奠基;以思维方式为代表的方法论奠基.所有这些奠基都与研究队伍的奠基有关.  相似文献   

18.
新生入学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高等教育的起始点,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开端和基础.随着入学教育对象向“90后”的转变,我国高校的入学教育呈现出新的现状,本文从教育主体、学习者、教育形式三个方面对高校“90后”大学生的入学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对其教育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的实施让我们对语文教学有了更多的思考.如何更深入地钻研教材、文本,更好地与学生交流、互动,让真实情感在课堂上流淌,让语文教学充满生命意义,这是我们应追寻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0.
<正>读完《他是我的镜子》,我的内心感到无比温暖:为美丽的"错误",为教育的力量,更为最终我们所看到的那个"朱槿"蓬勃的生命状态。缘于一个误会,最终成就了一个生命的美丽。某种程度上,有点教育"传奇"的意味,但更多地还是让我们看到了教育带来的各种可能。欣喜之余,这个案例也不禁让我产生了深深的思考:朱槿的变化,有没有一些值得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