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速递     
集团 我国未来五年内将培育形成若干个大型媒体集团 国家广电总局局长徐光春11月7日在电视与广播博物馆国际理事会北京年会闭幕午宴上表示,中国的媒体业将在未来五年内培育形成若干个在国内、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媒体集团,跻身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新闻     
2002年中国传媒报告推出据《中华新闻报》报道:新华传媒工场近日推出了《2002年中国传媒报告》,报告以国际通行的传媒行业标准研究整个传媒行业,从广告、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互联网、图书、电影、音像以及传媒投资等方面入手,详细解说了2002年传媒行业的发展过程,在业内获得高度评价。未来五年将培育若干个大型媒体集团据《中华新闻报》报道:国家广电总局局长徐光春日前表示,中国的媒体业将在未来五年内培育形成若干个在国内、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媒体集团,跻身世界前列。2005年全球娱…  相似文献   

3.
传媒核心竞争力及其影响要素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6年1月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广州日报进行集团试点之后,以党报党台为龙头组建的现代化传媒集团便在全国遍地开花,截止到2004年上半年,我国已先后成立了42家报业集团和14家广电集团。在2003年9月24日举办的中日韩媒体合作研讨会上,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电总局局长徐光春预言,未来5年内,中国传媒业在其产业化进程中,将会培育形成若干个在国内、国际上都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传媒集团。[1]然而,我们在为我国新闻业拥有如此广阔和诱人的发展前景感到欣喜的同时也发现,如果从传媒核心竞争力这个角度来考虑的话,目前我国新闻传媒集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时提出了48个字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其中的"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要求中国媒体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做好中国和世界沟通的桥梁纽带。近年来,中国与非洲各国的多领域合作颇为引人注目,中国媒体走进非洲,与当地媒体集团形成新型竞合关系。研究非洲媒体集团的扩张模式,不仅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竞争策略培育我国在非媒体的核心传播能力,还能通过借鉴其成功经验为打造具有国际话语权与文化影响力的外宣旗舰媒体提供支撑。本文尝试将非洲媒体集团的扩张模式归纳为横向、纵向、斜向三种,并分析每种模式在形成媒体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完整价值链中的作用,以期为中国媒体在非发展提供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期刊在线     
法国成立两个期刊集团 根据一项由法国Roularta媒体集团和法国Aguesseau通讯集团,Ideat出版集团和Express Expansion集团达成的协议,法国将成立两个新的期刊集团。 五个家居刊物(主要是介绍装修和室内家具)将被组合成一个系列,并由Roularta媒体集团和Express Expansion集团联合发行。  相似文献   

6.
观众·市场     
中国成全球媒体娱乐业火车头普华永道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是媒体娱乐业增长最快的国家,未来5年内将以每年25.2%的速度增长,预计在2008年中国将取代日本成为亚洲最大的媒体娱乐市场。报告还表明,在未来五年内,音乐、影片及游戏通过互联网、手机等进行的数字化分销将为媒体娱乐行  相似文献   

7.
台湾地区的杂志出版市场近年来获得了飞速的发展,而集团化则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从2001年起,香港TOM.COM公司动用大量资金,陆续收购了电脑家庭出版集团、城邦出版集团、尖端出版社、商周媒体集团等台湾地区大型的图书及杂志出版集团,并通过对这些出版集团的整合,成立了城邦媒体控股集团,一举成为台湾出版业的龙头。城邦媒体控股集团通过强强整合、建设良性运作的管理平台,不但节约了经营成本,而且增强了集团资本运作的能力。城邦旗下的大型杂志集团,利用“品牌延伸”效果打造系列刊物,以及通过发展电子出版、开发杂志网站、培育网络社群等业务拓展多样化营销能力的经营策略,不但扩大了城邦旗下杂志集团的市场占有率,同时也预示着杂志集团未来的经营方向。  相似文献   

8.
2009年8月,拥有全球最大销量的家庭杂志美国<读者文摘>正式申请破产保护.通过追溯美国<读者文摘>破产情况,可以给我国期刊行业,特别是大型期刊集团的发展提供以下五点启示:重视新媒体的培育、做好投融资风险评估、强化危机管理策略、实现多元产业经营、媒体财务运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资讯情报     
<正>"中国未来媒体联盟"成立1月16日,网易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回归与颠覆"的"未来媒体峰会",包括彭博社大中华区总编辑刘悦、中国好声音制片人杜、财新调查记者王和岩以及来自清华、北大等多名业界专家在内的300余名媒体人士,开展了一次关于"未来媒体"探讨。在此次峰会上,国内30家传统媒体、新媒体联合发起成立了"中国未来媒体联盟"。该联盟将通过联合国内领先传媒集团、新媒体、自媒体以及新闻与传播领域的学术科研  相似文献   

10.
当下中国,各行各业正在注入越来越多的媒体DNA.尤其这两年,大型互联网平台的媒体属性空前加强,而正在丧失原有优势的传统媒体,也不甘一味防守,开始全力转型"收复失地".2013年,传媒相关的并购风起云涌,下一场并购将在何时发生?未来,个人媒体、机构媒体和媒体平台将构成传媒业全新的生态系统.POP媒体格局的演进,将深刻影响每一个媒体人、每一家媒体机构直至每一个社会主体. 7月29日,2013中国新媒体峰会,传媒、互联网以及投资界人士再次聚首西子湖畔,观照当下,洞见未来.  相似文献   

11.
《传媒》2007,(11):18-20
行业分析 未来五年中,GDP的快速、稳步增长将为传媒产业提供创新前进的强大动力.在联合经营的趋势下,更多综合性巨型媒体集团将应运而生,地区和行业限制将被打破.全国资产规模过十亿的传媒集团、企业数量超过40家.国营传媒集团主要业务集中在传统媒体领域,民营传媒企业主要业务集中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领域,且盈利能力明显高于国营传媒集团.目前,成都传媒集团仅仅能做到西部地区领先.  相似文献   

12.
以积极应对入世为背景的中国广播电视集团化改革,从提出到具体实施已有数年.国家的宏观构想是:组建中国广播影视集团和若干个省级广播影视集团,积极向多媒体、多品种、多功能和跨地区、跨行业的综合性大型传媒集团发展,以应对传播全球化的挑战,参与国际传媒业的竞争.  相似文献   

13.
陆小华 《传媒观察》2014,(10):10-11
正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策划发起的这次"七大媒体联盟看青奥",是一个非常好的媒体融合的样本。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谈谈它的特点和意义。一、"七大媒体联盟看青奥"的五个特点:第一,作为活动主办地的主流媒体,你们组成了"七大媒体联盟看青奥"的大型新闻活动,以跨越地域、国别、跨越媒体形态的媒体联盟形式来报道青奥会,这一策划本身就和国际奥委会想通过  相似文献   

14.
<正>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资本闻风而动,文化传媒股多支个股涨停。在传媒改革进入深水区的艰难时刻,政策暖风吹来,各方预计,大型传媒集团和中小型传媒企业都将因此受益。中国经济网记者就"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这一提法进行了广泛搜寻,看看"新型媒体集团"这一称谓最终将花落谁家。  相似文献   

15.
今年5月15日上午,随着开通仪式上大型模型彩信手机铃声响起,河北省第一家手机报--河北手机报正式开通.就在同一天,河南报业集团的手机报也举行了开通仪式.由于电子网络技术的发展成熟,现代人须臾不离的手机已成为被世人广泛应用的电子阅读显示器和信息载体,并逐渐成为人们未来获取新闻资讯的重要信息阅读终端,被冠以"第五媒体".  相似文献   

16.
新论速览     
《新闻前哨》2013,(3):7
传媒发展的"八大预测"徐园在2013年第1期《中国报业》撰文认为,未来传媒业发展会呈现以下趋势:预测一:整合在即,大数据媒体集团不会超过10家。互联网对媒介产生的最深刻的变革,是将媒介从一个特殊经济的部门转变成一种全民适用的分享工具,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种转变尤甚。未来的大媒体集团必然是拥有强大数据库支撑的平台型公司。预测二:单纯依赖广告的媒体,活不过10年。媒体的商业模式将从主要依赖广告,转向更加多元化,比如付费订阅、  相似文献   

17.
发挥集体力量建立批发集团王久安新闻出版署于1996年6月发布的《关于培育和规范图书市场的若干意见》文件,特别强调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全国建立若干个全方位、跨地域、功能全、品种多、信息灵,能起主导作用的、全国性的大型图书批发市场。这个任务相当艰巨,但这...  相似文献   

18.
裘新 《传媒》2019,(4):22-28
上海报业集团"十三五"媒体融合发展目标:拥有五个以上全国领先的新媒体品牌,新媒体总用户规模、总收入规模在全国同类媒体集团排名进入前三。经过五年探索,上报集团已经从一家以报刊为主的传统报业集团,开始转变为拥有网站、客户端、微博、微信公众号、手机报等新媒体形态,新媒体收入占据半壁江山的新型主流媒体集团。  相似文献   

19.
陈力峰  夏文 《今传媒》2007,(11):55-56
"手机报"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已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近两年来,国内各报业集团推出的"手机报"终端正不断探索着其未来的商业模式与发展方向,有专家甚至将"手机报"定义为继"第四媒介"--网络媒体后的"第五媒介".本文试就纸质媒体借助"第五媒介"拓宽发展空间进行可行性探析.  相似文献   

20.
鲍璐茜 《新闻实践》2013,(9):I0002-I0003
当下中国,各行各业正在注入越来越多的媒体DNA。尤其这两年。大型互联网平台的媒体属性空前加强,而正在丧失原有优势的传统媒体,也不甘一味防守,开始全力转型“收复失地”。2013年,传媒相关的并购风起云涌,下一场并购将在何时发生?未来,个人媒体、机构媒体和媒体平台将构成传媒业全新的生态系统。POP媒体格局的演进,将深刻影响每一个媒体人、每一家媒体机构直至每一个社会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