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对壬戌学制有着重大的贡献.在第五次年会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开始了新学制的历程.随着国内教育界崇美风气的兴起和美国专家莅会演讲,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七次年会所拟定的新学制草案带有浓厚的美国色彩.由于政治因素和人事纠纷的影响,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在新学制制定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困难,并与教育部产生了矛盾.在各方面的调停下,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八次年会通过的<学制系统案>以大总统名义公布,是为壬戌学制.由全国教育会联合会主导制定的壬戌学制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影响最大的学制,标志着中国现代学制的成熟.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颁布了三个重要的学制,它们对大学教育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清末《壬寅·癸卯学制》的颁定和实施确立了教育学科在大学的合法地位;民初《壬子·癸丑学制》提高了大学教育学科的层次;1922年《壬戌学制》则促使大学教育学科趋向多元化和开放化.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历史的梳理,文章指出,壬戌学制颁布以后,面对各学校缺乏教学标准的实际情况,全国教育会联合会通过组建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并邀请大批专家学者参与其事,最终制定了《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为壬戌学制的顺利推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刘超 《课程.教材.教法》2018,(12):133-138,99
1922年新学制对中国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时期中国历史教科书具有民主主义与世界主义色彩:注重社会文化史,发挥平民教育精神与倡导发展个性,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采用白话文、中外历史混编等形式。1927年,国民党南京政府建立后,新学制形存神消。新学制历史教科书突出历史教育的主体价值,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对认识中国教育与教科书编写提供了有益的参照。  相似文献   

5.
根据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编写的五年制和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 (人教版 ) ,是以教科书为基础的系列化教材。两套教材编写体系相同 ,各册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虽因学制和年级不同而有所区别 ,但最终要达到的教学要求是一致的。这两套教材 ,自1990年秋季开始在全国试验点进行试教 ,1997年已全部通过全国教材委员会审查 ,在全国使用。现就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及有关的几个问题作如下说明。一、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 ,以义务教育小学教学计划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为依据 ,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教材改革发展很快,涌现了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拟对我国清末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和发展进行专门研究,以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当前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改革和编写提供一些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教材改革发展很快,涌现了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拟对我国清末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和发展进行专门研究,以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当前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改革和编写提供一些历史启示。一、清末自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三个阶段清朝末年,内忧外患加剧。清王朝为维护其统治,不得不进行教育改革。在教材的编写上,表现为大量翻译西方教科书,理科教材大规模介绍西方科技知识,文科教材却因循保守,大多还是祖宗典籍。同时,引用的西方教科书毕竟与中国文化不是一个源头,要根本发展中国的普通教育,关键还得靠自己的教科书。因此许多有志…  相似文献   

8.
新文化运动之后,社会各界倡导学制改革,经过七年酝酿,1922年政府颁布了壬戌学制。壬戌学制是在总结民国建立以来学校发展的经验教训、借鉴美国学制的基础上制定的,其最大特点是学制革新中科学精神与自主意识的结合:科学精神体现为学制制定过程的科学性与学制内容的科学性;自主意识体现为该学制是明辨择善的产物,是民间意识的体现,是个性发展的彰显。壬戌学制契合了时代需要,抓住了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实现了教育制度的重组,并有力地推进了各项教育改革。回首百年,壬戌学制回应现实需要、开展教育实验、注意民间力量、关注综合改革等经验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等职业教育》2004,(1):43-43
一、《“3 2”学制高等职业学院教科书语文》本书是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和高职、高专语文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编写的,适用于招收初中毕业生的“3 2”学制(中职续高职、高专)的高等职业学院的各类专业开设公共语文课之用。全书共分六册,每学期一册,1~4册,也可以作为职高、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语文教材。此套教材除教科书外,还配有教师教学用书,为教师备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翔实的教学指导和参考资料。该套教材的主要特点是: 1.从学生实际出发,变教本为读本。教材把握学生心脉,选文经典与时文结合,风格种类丰富多彩,倡导研究性学习、独立化思考,联系生活、用心感悟,使学生真正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相似文献   

10.
2001年秋开始,由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研究、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在国家级实验区使用。这套教科书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第十套教科书,在继承和发扬人教社教科书特色的基础上,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实现了教科书编写的跨跃式的发展。实验教科书不但受到了教材审查委员会的高度赞扬,在实验中,受到了各实验区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普遍好评,也越来越被广大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认同。现将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编写的指导思想作一介绍,以便于使用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的老师…  相似文献   

11.
作为职业教育系统中的主体,中等职业教育融合社会经济发展与劳动者个人需要,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回溯民国以来确立中等职业教育地位的历史进程,壬戌学制的中等教育改革作为最为精彩的部分,在学制颁布百年之后依然焕发着生机与活力,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与学制改革一并经历了探索酝酿、修订完善和颁布运行三个阶段,协调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壬戌学制的颁布与运行深化了中等职业教育内在价值内涵,主要表现为目的上兼顾升学与就业的现实诉求,内容上注重地方教育灵活性与学生主体个性化,实施中注重民间组织与官方政权的互动平衡,强调制度保障与体系构建。挖掘壬戌学制在观念层面、制度保障层面以及实践层面的启示意义,为新时代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提供历史经验,对现代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材的发展可划分为始创期、探索期、成熟期三个阶段,通过整理分析各阶段具有代表性的教材课文,得出这三个分期的特点。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材不仅在编写上开拓创新,在内容改革上也可谓大刀阔斧。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材编写多联系实际,并且立足于儿童视角,所涉内容广博而有深度,给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改革以启示。  相似文献   

13.
根据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北京师范大学组织编写了义务教育“五·四”学制系列教材。这套教材包括小学、初中共21个学科。小学8科: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自然、社会、音乐、美术、劳动。初  相似文献   

14.
根据语文课程的目标与要求,回顾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及与国外的对比,发掘出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一系列原则。在课程与教学的系统中,教科书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部分课文的总结和研究,发现小学语文教材特点,并总结对今后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5.
在课改精神的推动下,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在选文方面的童趣化趋向更加明显。教科书的编制以儿童为本位,强调了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内容须为儿童读者所接受。课文中出现了许多个性鲜明,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具有教育意义的儿童形象,就"儿童本位",对教材中的不同角色、不同背景进行分析,从而深入体会编者选取这些课文的价值取向,感受其审美品位,分析语文教科书中的"儿童本位"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1922年《壬戌学制》的酝酿、制订过程中,胡适以其在教育界的地位和影响,指导并起草了新学制。《壬戌学制》是胡适教育思想的法律化产物。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上,能够最直接、形象地映照母语教育足迹的史料当属语文教科书。其中能够具体反映我国在学校教育的初级阶段,母语教育的内容及其方法理念的生动史料,当属那一时期的小学语文教科书。近年来,出版界刮起一阵"民国风",大量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重印上市,民国课文选本、民国小学生作文类出版物也十分兴盛。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与民国小学语文教育,成为大众关注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中反思现行的语文教育。本文的研究从"民国教材热"这一现象出发,思考其背后蕴含的深层次原因,立足于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及编排方式特点的分析,将民国小学语文教材与现行教材进行比较,归纳总结出民国小学语文教材在教育目的、内容选择及如何引导学生阅读等方面的可取之处,以期对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编写与小学语文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日本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教材为主要研究对象 ,通过对教科书中阅读教材的内容及其编排特点的系统考察 ,试图从中窥视其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日本教科书中对学生品德、心灵教育的重视 ;科学、严谨的内容编排体系 ;特别是以情动人的教育理念 ;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写作教学时,都存在着教学随意、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缺乏过程指导等现象。这些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与小学语文写作教材没有为写作教学提供足够帮助有关。文章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写作教材为研究对象,细致地梳理和总结了教材的呈现方式、教材内容以及教材特色。提出对于小学语文教科书写作教材编写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民国前期学制经历了从壬子一癸丑学制到壬戌学制的演变.是顺应当时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变革的要求并为之服务的产物。同时,它们在在总结我国既往教育经验和引进西方学制的基础上,逐渐协调处理好教育内部诸因素如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教育阶段与儿童年龄分期、教学内容中的中学与西学之间的关系,基本完成了我国近代化学制建设的任务,推动了我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功不可没。然而,它们也存在学制设计过于超前、依附发展痕迹明显、学分制走样变形等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