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在英语教学中,通过促使学生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以美求真、以美激情、以美育人,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把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而有实效,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以有效地促进和提升。另外,也让美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热情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2.
朱敏 《知识窗》2013,(12):15-16
美无处不在,在数学中也存在美。虽然数学中的美是无形的,但它却是现实生活在数学中的反映与体现。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教育智慧,引导学生在观察交流中感受美、在动手实践中发现美、在解决问题中创造美,使学生徜徉在数学美的世界中。  相似文献   

3.
刘红川 《科教文汇》2008,(13):87-87
当今社会由于生活的多样化、知识信息的广泛化,审美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美育也成为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要求。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地、有计划地进行美育教学。使英语课堂与美育相结合。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是美的传播者,学生是美的执行者和实践者。通过师生互动,促使学生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以美求真、以美激情、以美育人,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使英语课堂的气氛变得生动、活泼而有实效。  相似文献   

4.
审美就是能动的认识美、鉴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情趣、能力和素质,它是伴随着人一生的重要素质.通过探索"如何欣赏服饰美"中"形式美"的原理,来提高学生认识美的情趣.能力和素质,同时来旁通其他艺术门类;通过"时代感"的论述来提高学生鉴赏美的情趣.能力和素质,调整学生的审美取向,挖掘服饰与人.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联系,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5.
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目的在于用美的信息去激发学生热爱美、追求美的愿望。让学生在阅读中体悟语言美、情感美、意蕴美,从而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导他们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6.
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目的在于用美的信息去激发学生热爱美、追求美的愿望。让学生在阅读中体悟语言美、情感美、意蕴美,从而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导他们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7.
生活离不开美,缺乏美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生。信息技术课中处处蕴涵着美。在信息技术课中挖掘教学中的美育因素,培养学生美的鉴赏能力,启发学生去感受美、创造美、传递美,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这个话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生活离不开美,缺乏美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生。信息技术课中处处蕴涵着美。在信息技术课中挖掘教学中的美育因素,培养学生美的鉴赏能力,启发学生去感受美、创造美、传递美,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这个话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何婷 《科学大众》2016,(4):67+120
在众多的古典文学经典中,古诗词以其音韵美、意境美而当首推。通过品读赏读古诗词,可以让学生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逐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本文拟从发现"音律美"、"炼字美"、"内蕴美"、"创作美"、"故事美"等五个方面来阐述小学语文诗词教学。  相似文献   

10.
滕春喜 《科协论坛》2007,(6):172-173
素质教育是我国面向21世纪改革的主旋律。在生物教学中,抓住学生对美的追求的心理倾向,努力挖掘生物学知识中的美育因素,通过审美教育提高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是生物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  相似文献   

11.
崔海雷 《科教文汇》2009,(5):208-208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在新课改中,教师要通过朗读课文、分析课文和说写训练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  相似文献   

12.
数学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感受、欣赏数学美,而学生普遍感到数学"抽象"、"枯燥"、"神秘"、"繁复"、"乏味",难以接受,然而数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其本身具有许多美的特征和丰富多彩的美的因素,数学美深深感染着人们的心灵,激起人们对她的欣赏,我们要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感受数学美的意识,唤醒学生欣赏数学美的细胞。  相似文献   

13.
周海峰 《知识窗》2014,(22):34-34
在诗词教学中利用多媒体音、画、字结合的特点,教师不仅可以直观地展示诗词的文本知识,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形象地感受到诗词的声韵、意境和情感之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音韵美、意境美、情感美三方面着手,阐述了多媒体教学在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袁林生 《科教文汇》2009,(30):159-159
高中数学蕴含着大量的美学因素,在高中教学中,教师要挖掘展示数学美,要引导学生体验欣赏数学美,要利用并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美。  相似文献   

15.
美育的成效如何,在于向学生提示美的程度有多深.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向学生揭示学习过程中的数学美因,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欣赏数学的和谐美、简洁美、奇异美、对称美、相似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通过优化自己的解题方法来表现和创造数学美.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新理念,为美术课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挑战,高中写生教学不同于美术专业高考班的训练,其教学是一种创新的实践,在实现美术教学目标的过程中,结合新课程和美术写生教学的特点,作了如下几点阐述:①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写生兴趣;②设计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找美;③给学生一块自由表现美的空间;④启迪美术语言,表现美。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新理念,为美术课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系列挑战,高中写生教学不同于美术专业高考班的训练,其教学是一种创新的实践,在实现美术教学目标的过程中,结合新课程和美术写生教学的特点,作了如下几点阐述:①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写生兴趣;②设计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找美;③给学生一块自由表现美的空间;④启迪美术语言,表现美.  相似文献   

18.
数学有抽象概括,严密逻辑的特点,但数学中也蕴藏着美,从数学概念到解题过程都会给人一种特殊的美感。如果教师在数学课程的课堂教学中,能充分挖掘数学的美,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美,欣赏数学的美,从而让学生亲近数学,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乐趣,那么就比较容易克服学生学习数学的恐惧心理,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学好数学。  相似文献   

19.
李复元 《科教文汇》2010,(7):73-73,79
数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的多姿多彩、壮美的内涵给人们以美的熏陶和享受。本文把数学美分类融入课堂教学内容中,把美感带进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20.
俸卫 《内江科技》2013,(6):126+125
本文通过分析微积分的统一美、对称美、奇异美和神力美,并结合实例对每一种美进行了阐述,清晰地揭示了微积分中所蕴含的数学美,进一步指出认识和理解微积分的数学美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激发学习数学热情的捷径,是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探究能力的深层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