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他的哲学思想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怎样通过对这些特点的分析去集训孔子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这是孔子思想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主要从东西方哲学比较的角度,谈谈孔子哲学思想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黑格尔对孔子哲学抱有偏见,认为从严格意义上讲孔子不是一位哲学家。事实上,孔子的哲学范畴“仁’与苏格拉底的哲学范畴“善”互有同异。如果说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史上极其重要人物的话,那么,孔子哲学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是崇高的,是任何历史人物都无法相比的。黑格尔对孔子哲学的偏见主要缘于他对中国汉语文及孔子哲学的不了解。  相似文献   

3.
孔子的时代,既是“礼崩乐坏”、“天下大乱”的时代,也是社会秩序应然建构的时代。从“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出发,通过“三代”之治的历史反思和价值认同,以完成社会秩序的应然建构,既是孔子政治哲学的使命和追求,也是孔子政治哲学范式原创建构的动力和机制;既是孔子政治哲学范式原创建构起点和特点。也是孔子政治哲学范式原创建构的路径和方法。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及其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崇高地位的确立,则不仅在于他以“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方式和态度,实现了政治、伦理与教化的内在统一,而且更在于他以哲人的眼光和智慧反观历史,不仅实现了中国政治哲学的突破,而且建构了一个与宗法制的社会组织结构和以“礼”为核心的社会治理结构相一致,集“道”、“德”、“礼”“仁”、“孝”为一体的道德人文主义的政治哲学体系,这也正是孔子及其儒家政治哲学思想在汉代以后之所以能够被提升为中国社会的社会意识形态和观念上层建筑的内在根据和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4.
《老子》一书有其完整的哲学体系,老子哲学的展开以“道”为中心,老子对“道”有着多侧面的界定和描述,综括而言,“道”具有宇宙的本原、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人的五官无法把握、“无为”、客观存在、可以认识等特点。老子哲学对孔子有着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论语》中有老子“道”论的明显折射、“无为”思想深刻影响了孔子、谦虚不自满思想对孔子有重要影响、“不言之教”对孔子有明显影响。探讨老子哲学的体系,揭示老子哲学对孔子的影响,对把握先秦哲学的真实脉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孔子说诗上承春秋的用诗又不同于春秋,下起两汉四家说诗又不同于四家说诗,既是两者之间的过渡,又有自己的鲜明特色。这些特点我们可以从有关孔子言行论述的著作:《论语》《孔丛子》以及上海博简《孔子诗论》中不难看出。孔子的说诗的特点被后世或继承或弃置,这之间虽有着它深刻的历史因素,但对后世的影响仍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文质论本是孔子提出的道德修养论的一部分,但是战国时期儒家又提出了以文质相互救弊为主要内容的“文质”论来解释历史,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战国至两汉时期影响甚大的“三统三正”说、“五德终始”说等不同的历史思想和历史哲学。这些历史理论在形式上是在解释历史,但其直接的目的则是通过历史的循环来说明现实和预示未来。它们一方面成为解释政权合法性的理论模式,同时也是匡正现实政治的重要理论武器。儒家的历史哲学也是其政治哲学的重要内容和特色。  相似文献   

7.
孔子哲学思想的实质是哲学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本文通过从孔子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来加以探讨,认为孔子哲学思想既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唯心主义,也不能给它下唯物主义的定论,它是处于春秋末期这样一个交替时期在思想领域产生的一种反映时代特征的充满矛盾的哲学形态,它不仅充满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而且也存在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矛盾。因此这时对它进行辩证地、历史地分析研究,才能真正反映孔(?)学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8.
张谦 《考试周刊》2010,(21):205-205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汉代是居于一尊的官方哲学,其教义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走向,而且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国民教育。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孔子总结了许多基本的教学经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9.
“天”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从先秦儒家的三位主要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天”的涵义的不同理解,可以看出对“天”的理解在中国古代哲学中经历了一个由非完全哲学意义向完全哲学意义转变的过程,我们在对“天”的哲学化过程进行初步探讨的同时,也就其社会历史原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在实践上和理论上,他都有丰硕的建树。孔子关于教育心理学的思想,不仅有着突出的历史地位,而且对我们今天也很有启发。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史专家墨菲说过:“……纪元前五百年中国的老子和孔子,在哲学和心理方面有着惊人的兴起。”(墨菲:《历史回顾》·《近代心理学史导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799页)。 本文拟就学习心理、个性心理、教师心理、德育心理诸方面,探析孔子的思想,以求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1.
《庄子》三十三篇,涉及孔子言行的有十九篇;这十九篇中对孔子思想或吸取、或批判,构成了《庄子》哲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文化现象,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学意义。本文拟就这一文化现象作一粗略的剖析,旨在给《庄子》哲学中的孔子思想找到它的合理位置以及反思我们的先人们走过的历史及其我们曾经走过的历史,希望从中能引发出为我们正在创建着的历史有用的东西。  相似文献   

12.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是中国古典文明的杰出代表,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道德家。孔子开创的德育思想和传统,特别是首创的伦理政治哲学传统,不仅在儒家学说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整个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孔子作为历代崇奉的“万世师表”,其德育思想和实践是其主要表征,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思想和实践贯穿其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始终,并为后人所不断创新发展。对孔子的伦理政治哲学,本论文研究重点置于以下几个层面:  相似文献   

13.
孟子是战国时代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一生都极力推崇孔子,并以孔子的直接继承人自居,反复表明他要继承孔子事业的愿望,“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以下引《孟子》只注篇名)。但这种继承不是照搬,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所发展创造。恩格斯说过:“历史思想家(历史在这里只是政治的、法律的、哲学的、神学的——总之,一切属于社会而  相似文献   

14.
国外学术界一般把历史哲学划分为思辨的历史哲学和批判的或分析的历史哲学两大类,而把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归结为思辨的历史哲学一类。国内学术界要么否定马克思有一般的历史哲学,要么认同、沿用西方对历史哲学的这种二分法。马克思主义有自己的历史哲学,但它是在对思辨哲学的批判中产生的,与思辨的历史哲学有着本质的区别。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具有辩证性质,是历史决定论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思辨的历史哲学和批判的或分析的历史哲学既各有其优长,又各有其致命弱点。今天,发展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应该扬弃思辨的历史哲学和批判的或分析的历史哲学,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  相似文献   

15.
《孔经哲学发微》是廖平参加孔教会第一次全国大会前,为纪念孔子而写的一部著作.在当时传统经学逐渐被西方学科体系所消解的背景下,廖平对孔子及其经典进行了创造性的诠释.他认为孔子经典中的“空言”、“思想”是哲学,这些哲学思想不同于历史,而是孔子为后世所作的规划.这种规划在以往的中国已经部分地实现,也必将会在以后的全球实现.廖平认为在保持“孔经哲学”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通过“沟通中西”,可以实现孔教的一统天下.但廖平所构建的孔经哲学体系最终失败了,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观原因是由于其西学知识的局限,过度地尊孔及穿凿附会的解经方法;客观原因是当时社会转型期,传统经学处于被消解的地位,很难被纳入当时的学科体系中.  相似文献   

16.
有人认为孔子是搞复辟,也有人认为孔子是进行改良,我则认为孔子具有改革思想,是一位具有卓越见解的杰出政治家。只可惜他从政时间太短,未能展示宏图,获得成功。那么,孔子到底有哪些改革思想呢?其性质与特征怎样呢?本文试论述之。一、时代特点和时代赋予改革者的任务孔子是生活于春秋时代的中晚期,鲁国人,当时及当时的鲁国有哪些历史特点呢?  相似文献   

17.
针对科学哲学的后现代转向与特点进行分析,阐述了后现代科学哲学的背景,内容有:历史主义取代逻辑证实主义,反科学实在论反对科学实在论。结合这些内容,分析并阐述了科学哲学后现代转向,此后还介绍了科学哲学的后现代特点。  相似文献   

18.
春秋战国时,没落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家孔子,在我国历史上,最早系统地提出唯心主义先验论,替行将崩溃的奴隶制度辩护。列宁说:“最新的哲学象在两千年前一样,也是有党性的。”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继承了孔子的唯心主义先验论,为改变党的基本路线、复辟资本主义的罪恶目的服务。批判孔子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反动实质,进一步揭露林彪一类骗子宣扬唯心主义先验论的罪恶阴谋,是当前深入批林中的一项战斗任务。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科学发展的历史与哲学发展的历史两方面。从宏观上作了定性分析与定量考察,得出的结论是每个国家在成为世界科学中心之前先迎来思想的大解放,形成有独立特点的、有重大影响的哲学高潮。这些哲学思想符合了时代要求,也适应了各有关国家的国情。一般说来,哲学高潮的形成比科学中心的确立要超前半个世纪左右,而且有加速的态势。本文还作了微观考察,从中得出结论:每一时代,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家同时也注重深入的哲学思考。综合起来,展示了科学与哲学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孔子是二千五百多年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影响最深远的部分,对中国乃至全人类产生过深远、巨大的影响。孔子思想是个庞大的体系,除了哲学、教育思想外,还有丰富的管理思想。在孔子的管理思想中,最突出的特点是重视人的因素,重视对人的管理。 管理的核心是人,这已成为现代领导者、管理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