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2010年全国高考福建卷数学理工类第8题是一道线性规划题,此题表面上是以线性规划为背景,考查图形对称及距离最小问题,实质上就是考查可行域内的点与固定直线的距离的最值,条件新颖,要求考生根据试题提供的信息进行加工、合成,探求问题的实质,从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
张世吉 《物理教师》2011,(12):39-39
2011年高考实验中出现了一个亮点,那就是多用表的使用,颇受高考出题者的青睐,在5套高考理综上出现.重庆卷第22题第(1)小题考查对多用表欧姆档的倍率选择和读数.北京卷第21题第(1)小题考查多用表各部件的作用和倍率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自从2004年线性规划问题进入高考以来,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就成了高考数学命题的热点之一.2007年全国高考23套文、理科数学试卷中有23道题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有关,在这些试卷中命题者希望通过考查学生解决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达到考查学生应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下对2007年高考试题中的线性规划问题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4.
一、2012年高考历史试题浅析通过对2012年高考课标全国卷、大纲全国卷、北京卷、天津卷、上海卷、重庆卷、江苏卷、山东卷、浙江卷、安徽卷、福建卷、广东卷、海南卷、四川卷等14套历史试卷的所有试题的逐一分析和归类比较.我们认为2012年高考历史试题具有以下特点。(一)立足基础,突出主干。2012年历史试题依据考试大纲及各省考试说明,重视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同时紧扣长效考点,突出考查学科能力。1.考查历史时间、重要人物、重要事件、重要概念及历史结论和基于阶段特征分析的背景原因、与特定历史结点连接的历史发展等基础知识与主干知识。考查分封制(浙江文综13题);考查南昌起义及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在民主革命不同时期的称谓(北京文综18题);考查皇帝名称的由来(海南单科第3题);考查中国古代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运动和君主专制的加强(课标全国28题.天津文综第2题,江苏单科第4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及主流思想(山东文综第9题,上海单科31题,课标全国第27题);考查理性精神和启蒙运动(福建文综20题,江苏单科13题,安徽文综37题);考查近代西方的代议制的民主政治(安徽文综21题,北京文综37题(3)问,天津文综第9题,浙江文综39题(1)问)。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考查的都是学科基础和主干知识。  相似文献   

5.
一年一度的高考正一步步向我们走近,对高考命题的分析与预测又慢慢地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回顾2021年高考全国I卷,在导数方面命了三道题,第7题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第15题结合分段(以绝对值形式)函数考查导数的应用、第22题考查导数在了函数中的综合应用.可以说导数中重要的“三大块”都涉及到了,2022年呢?根据近年全国其它地区的命题与近期全国各地的模拟试题,我们特提出如下预测,希望对考生的后期复习能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根据新大纲的要求,高考古诗词的考查,要逐步加强,分数要逐步增加,难度也要相应地加大一点,并且要从过去的提供四个选项题逐步转变为阅读理解简答题。从今年(2006年)全国各省市的高考语文古诗词考查题来看,应该是基本上贯彻了大纲的精神。全国18套高考语文试卷,都有古诗词考查题,且大多数分值都是8分,只有天津卷的古诗词考查题分值为5分。  相似文献   

7.
郭金龙 《数学教学》2011,(12):22-24
2011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广东卷第5题(题目见本文例1)是一道线性规划题,难度不大,但由于本题是在线性规划与向量的知识交汇点处命题,目标函数以向量数量积的形式出现,值得拓展研究.下面先说明利用向量数量积的几何意义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8.
王凯成 《陕西教育》2008,(1):21-22,60
自从2004年线性规划问题进入高考以来,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就成了高考数学命题的热点之一。2007年全国高考23套文、理科数学试卷中有23道题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有关,在这些试卷中命题者希望通过考查学生解决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达到考查学生应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下对2007年高考试题中的线性规划问题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9.
从今年高考全国卷Ⅰ理综化学试题来看,不仅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更加注重能力的考查.8道化学选择题都是对重点基础知识的考查;4道化学非选择题除对利用基础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归纳、推理以及计算等基本能力的考查外(如今年第26、29题),还增加了对化学思维方法、思维素质、心理素质的考查(如今年第27、28题).这其实是一个信号,要求我们在复习时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这种考查能力的题型其实也是提高化学试题难度的一种措施.  相似文献   

10.
自课标高考以来,课标试卷对于定积分的考查情况如下:2007年三套理科课标卷均未考查;2008年仅海南宁夏卷第10题、山东卷第14题;2009年福建卷第4题、广东卷第8题;2010年全国卷第13题、山东卷第7题、湖南卷第5题、陕西卷第13题、福建卷第20题;2011年也仅有全国卷第9题、福建  相似文献   

11.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题可以看出,冠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1)冠词的基本用法,共考查了33道题,这符合高考的命题方向,也指导我们在对冠词的学习中应以基础为主;(2)抽象名词具体化中冠词的用法共考查了8道题;(3)固定短语中有无冠词共考查了8道题。  相似文献   

12.
每年全国高考理综卷中的实验题是我们关注的焦点.物理实验题,是常考常新,非常精彩.08年全国高考理综第22题均为物理实验题,分析理综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和四川卷中的物理实验题更具有普遍性与广泛性.这几份试卷中的实验题均突出考查了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考查了基本实验的基本操作,考查了学生对物理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的迁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高考导航】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是近几年来高考考查频率近乎100%的重点之一。其命题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种:(1)试题类型以主观题为主,如2014年高考试题安徽卷第19题、四川卷第19题、全国大纲卷第19题等;而连贯题的命题形式则向着主观题、选择题等多种形式并举的方向发展,如全国课标卷Ⅰ、Ⅱ的第15、16题,辽宁卷第15题和安徽卷第20题等。(2)语言材料则选用那些贴近现实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鲜活材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如2014年高考试卷中的中国珠算、中学生暑期考察、土壤呼吸、读书交流会、重拾童年记忆等。(3)本考点常与句式、修辞手法、压缩语段、扩展语句和图文转换等考点互相渗透,一起考查,对学生语言操作能力的考查加强。如2014年高考试题安徽卷第19题、江西卷第20题等。  相似文献   

14.
当我们对高考语文命题所选用的语言材料进行分析的时候,你会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事实:即近几年来,《诗经》中的成语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在1991年一1998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中,共有9道题光顾了《诗经》中的成语或诗句。它们是:(1)1991年第1题考了《诗·小雅·小晏》中的成语“战战兢兢”,考查了“兢”字的读音。(2)1992年三南第2题,考了涉及《诗经》中的“国风”、“大雅”、“小雅”的成语“附庸风雅”,考查了“风”字的意义。(3)1992年上海卷第4题,考查了《诗·大雅·抑》中的成语“耳提面命”四个字的字形。(4)1992年全国…  相似文献   

15.
就1998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而言,出现了6道考查语言连贯能力的试题。分布在第一卷中的4、8、9题,第二卷中的32、33、34题,分值是总分的22%。6道考查语言连贯能力的题,考查角度各自不同,下面我们依次分析并解答(注:试题略)。第4题考查关联词语填...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新课标必修1第54页第6、8题,第62页第2题,第63页第5、8题等,都是考查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试题,由此可以看出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的重要性.铝是中学化学介绍的唯一一种既能与强碱反应又能与强酸反应的金属,是重点考查的几种金属之一.在高考中主要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考查.  相似文献   

17.
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的一块重要内容 ,历来是高考的重点 .本文将通过对 2 0 0 0年全国高考数学 (理科 )解析几何试题特点的分析 ,谈谈2 0 0 1年高考解析几何复习的策略 ,供考生参考 .一、试题特点2 0 0 0年高考解析几何试题 ,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 覆盖面广第 (8)题考查极坐标的概念和圆的极坐标方程的求法 .第 (1 0 )题考查直线与圆的基本知识及几何分析能力 ,要求考生能根据曲线的方程 ,讨论曲线的几何性质 .第 (1 1 )题考查直线与抛物线的基本知识及性质 .第 (1 4)题考查椭圆的定义和性质 .第 (2 2 )题考查坐标法 ,定比分点坐标公式 ,双曲…  相似文献   

18.
自2003年全国高考(文史)卷第15题在高考试卷中首次考查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类比能力以来,凭其新颖的命题方式和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应用能力的有效考查,类比逐渐成为数学高考中的一大热点,而类比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也逐渐在新教材得以重视,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得到渗透.  相似文献   

19.
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后,物理教师都要对当年考题进行研究。笔者认为2008年高考理综全国(Ⅱ)卷物理试卷第24题是一道很好的能力考查题,考查学生知识鉴别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其所给答案有失科学性,使题失去了目的性。  相似文献   

20.
从试题命制的立意上看,近几年的高考数学命题逐步从以知识立意向以能力立意过渡,1999年的高考数学试题则是以能力立意的一次成功实践.具体体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突出考查思维能力1999年的选择题较1998年减少一道,分数减少5分,整卷对思维能力的要求相对提高.第(1)题考查观察、抽象、概括,第(4)题考查观察、类比、直觉思维,第(5)题考查推理判断,……,第(18)题考查符号语言的分析推理,同时还通过新情境试题(如理第(4)、(14)、(18)、(22)、(23)、(24)题等)考查创新思维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