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回顾了多模态话语分析在国内外研究的状况,并把多模态识读能力运用到英语报刊阅读教学中,构建了多模态英语报刊阅读教学模式。本文通过英语报刊阅读能力测试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以小样本实验研究的方法,调查了多模态英语报刊阅读教学模式对于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多模态教学模式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报刊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2.
金正阳 《科技通报》2019,35(10):59-63
采用当前方法构建的多模数字平台重现目标时,出现重建结果与目标之间的差距较大,重现所用的时间较长,重现结果还原度低和重现速率低的问题。提出基于全息激光打印3D图像的多模数字重现平台构建方法,主要通过三维点云数据的计算、3D计算全息和3D全息显示3大部分构建多模数字重现平台。在分析目标物体结构的基础上采用运动恢复结构算法获取重建目标结构的三维信息;在目标结构三维信息的基础上利用迂回相位编码方法,通过计算机模拟物理干涉全息成像的过程,得到全息图;将全息图传送到空间调制器中采用发光二极管和线性激光源照亮全息图,完成多模数字的重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得到的重现结果与目标之间的差距较小,重现所用的时间较短,验证所提方法的重现结果还原度高、重现速率高。  相似文献   

3.
张国标  李洁  胡潇戈 《情报科学》2021,39(10):126-132
【目的/意义】社交媒体在改变新闻传播以及人类获取信息方式的同时,也成为了虚假新闻传播的主要渠 道。因此,快速识别社交媒体中的虚假新闻,扼制虚假信息的传播,对净化网络空间、维护公共安全至关重要。【方 法/过程】为了有效识别社交媒体上发布的虚假新闻,本文基于对虚假新闻内容特征的深入剖析,分别设计了文本 词向量、文本情感、图像底层、图像语义特征的表示方法,用以提取社交网络中虚假新闻的图像特征信息和文本特 征信息,构建多模态特征融合的虚假新闻检测模型,并使用MediaEval2015数据集对模型性能进行效果验证。【结果/ 结论】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特征组合方式和不同分类方法的实验结果,发现融合文本特征和图像特征的多模态模型 可以有效提升虚假新闻检测效果。【创新/局限】研究从多模态的角度设计了虚假新闻检测模型,融合了文本与图像 的多种特征。然而采用向量拼接来实现特征融合,不仅无法实现各种特征的充分互补,而且容易造成维度灾难。  相似文献   

4.
曾金  陆伟  陈海华  贺国秀 《情报科学》2018,36(1):124-129
【目的/意义】通过社交媒体用户分享的图像、博文及用户标签进行数据挖掘,来判断和预测用户的真实兴 趣,从而更好地为用户做个性化推荐和精准化服务。【方法/过程】在获取微博用户分享的图像、博文及用户标签的 基础上,通过使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利用图像、博文及用户标签数据来表达用户兴趣特征,基于三类特征使用SVM训 练得到分类器进行用户兴趣类别预测,主要比较单模数据和多模数据的分类指标,探讨多模数据在有监督学习下 的发多分类问题。【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图像、博文和用户标签合成的多模数据对用户兴趣进行分类识 别,F值达到77%,比最好的单模数据提升10%。实验结论证实,多模(图像、博文和标签)数据与单模数据相比,提升 了分类效果,同时为多模数据应用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5.
对话式聊天机器人ChatGPT以近乎摧枯拉朽的气势席卷社会,拨开了通用人工智能的曙光。ChatGPT的升级版GPT-4是个多模态大模型,它从单调的文本交互,升级为可以接受文本与图像组合的多模态输入,相比传统的单模态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更加符合人类的多渠道感认知方式,能够应对更加复杂丰富的环境、场景和任务。GPT-4表明在多模态大模型中引入基于人类知识的自然语言理解与生成能力能够带来模型在多模态理解、生成、交互能力上的巨大提升。本文将介绍多模态大模型的概念、关键技术、近期进展和应用场景、GPT-4的技术特性,并重点探讨以GPT-4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对构建多模态大模型的几点启发。具体而言,将讨论如何充分利用大语言模型的语言能力,在多模态大模型的构建中,借助语言的帮助更好地感知理解世界、创作生成内容、与人和环境交互。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反讽作为一种隐性而间接的情感表达方式,在社交评论中被广泛使用,正确识别用户的反讽情感对于网络平台和服务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文章基于深度学习构建多模态反讽识别模型,以在线旅游评论为例,运用深度学习模型分别提取文本、表情符号和图片的特征向量,通过不同的特征融合方式进行反讽识别。[结果/结论]通过与单模态反讽识别模型进行对比实验,发现文章提出的多模态旅游评论反讽识别模型在准确率、召回率等指标上的结果更优,验证了多模态模型比单模态模型反讽识别效果更佳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唐樾  马静 《情报科学》2022,40(6):108-114
【目的/意义】随着社交网络的复杂化,当前谣言往往是由描述事件的文本、对应的图片或者视频组成,多种 模态的谣言更容易给用户传达一种错误的认知。现有谣言检测的研究往往只使用谣言文本特征,且未能充分挖掘 谣言与事件存在的联系。【方法/过程】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增强对抗网络和多模态融合的谣言检测方法,使用 BERT 和 Text-CNN 提取文本特征,使用 VGG-19网络提取图像特征,再通过注意力机制捕捉多个模态的特征交 互,最后使用增强对抗网络来挖掘谣言和事件之间联系。【结果/结论】在公开的微博多模态数据集上进行对比实 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的准确率达到了 92.5%,相较于传统单模态和现有多模态模型,提升了约 10%~20%。 【创新/局限】本文将对抗网络和多模态特征融入谣言检测中,有效提升了谣言检测的效果,但目前仅尝试了文本和 图像两种模态的结合,如何融合更多模态的特征后续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8.
传统固定频谱分配方案对频谱利用率较低,无法满足通信业务量的迅速扩大的需求。提出一种多模盲均衡宽带压缩频谱联合特征识别算法,首先构建多模盲均衡频谱感知网络模型,设计能量检测算法和信道融合准则,构建多模盲均衡宽带压缩频谱联合特征识别模型,基于非线性检验准则,构建判决统计模型。由于上层的频谱感知节点所要传送的信息量越大,通过特征识别,提高固定频谱分配方案对频谱的利用率。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实现多模盲均衡宽带压缩频谱联合特征识别,提高无线频谱信号的感知和特征识别能力,特征识别的准确率提高,提高固定频谱分配方案对频谱的利用率,仿真实验展示了算法的优越性能。  相似文献   

9.
多模态话语视角当中,认为话语分析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的阶层,还要对其他的符号资源进行考虑,进而在这个过程之中话语分析提成了新的理论以及实践的要求。本文笔者主要对多模态以及多模态话语进行分析,进而延伸到多模态话语流派与发展之中,由此分析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发展前景以及面对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八、阴极温度可变的光电效应实验我们认为,检验一个理论最有效的手段是对新的试验现象的预测与解释,经典波动理论正是由于在光能效应等实验现象面前无能为力而失败,那么现在我们进行一项新的光电效应,那么光电理论与现代波动理论在新的实验现象里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密立根的光电效应是在常温下的现象,现将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如图所示,观察实验结果:犤实验设备说明犦:在阴极中挖一个洞,洞中安装温度计测试阴极温度,在阴极外绕上加热丝和加热丝保护罩。利用该实验装置可以研究当阴极温度改变时,红限频率以及光电流、温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王志斌 《科教文汇》2013,(25):64-65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生独立自主的素质,通过实验的操作和技能的培训,使学生逐步养成严谨的思维以及掌握科学的方法原理,能够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然而目前高校的物理演示实验由于技术条件和仪器设备的限制,影响到了实验的正常进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已经广泛地运用在我们的周围,尤其在高校教学中,已得到普遍的使用,其中计算机对物理演示实验的控制就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计算机通过多媒体展现了传统实验由于条件限制不能展现的演示,尤其是Excel、Origin和MATLAB软件的使用,更好地分析和研究了实验的数据和图形变化。计算机技术在物理演示实验中的运用,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实验的难题,并且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实验用双棱镜获得双光束干涉的方法测量了光波的波长,解释了用双棱镜干涉测光波波长的实验原理。实验应用了钠光、汞灯、激光等光源对双棱镜干涉测光波波长,叙述了如何快速的调节出清晰的干涉条纹以及测量两虚相干光源间的距离,总结了用透镜两次成像法测两虚光源的间距的不足,测得相关实验数据,计算出相关光波的波长,并讨论了实验的相关量对实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问题,文章以湖南理工学院大学物理实验室依托,结合大学物理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对地方高校大学物理实验网络化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优化了实验预约系统,将虚拟仿真系统引入课堂,营造多元化教学方法,并且自主制作多媒体网络资料,实践结果表明,相对传统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网络化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14.
黄伟  康金星 《大众科技》2014,(10):16-17
结合学生的专业情况,设计了一套多层次多模块的开放性传感器类实验系统平台。该平台主要包括光电类、转速测量类、温度测量类三类共7个模块电路。在该实验平台上能够开设验证性、设计性和综合性三个层次的实验,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实验需求。  相似文献   

15.
根据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殊性,提出了以GAINZ实验平台为中心,各种软件开发工具为辅助的实验系统,阐述了如何进行课程实验的设计和实施。该系统采用了传统的实验方法和嵌入式的新产品,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设计出合理的实验项目,得到科学的实验数据,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课程实验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本文中,主要阐述了DIS实验系统在电子电路实验教学中的优势。 DIS实验系统借助于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等先进信息技术工具优化传统实验环境,把实验过程变得易于操作,使电路中的物理规律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同时为学生的探究实验提供更多的途径和工具,更新、丰富了电子电路实验教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不可轻视实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事业的日益发展,实验的种类、项目等日见繁多,对与我们职业技术学校,其专业课、实验实训课更多。但其格式大同小异,比较固定。实验报告必须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它所记录的实验结果,能经得住任何人的重复和验证。  相似文献   

18.
尹艳春  王勉 《大众科技》2012,(6):186-187
把原来分散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四大化学实验室整合为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改革原有的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理科、工科和农科类三大实验模块;改变传统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的单一实验内容,增设了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和研究探索性实验;重视实验教学队伍的建设,鼓励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进入实验教学中心担任实验指导教师,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罗丽娟 《科教文汇》2020,(10):74-76
作为一门实践性和技术性很强的课程,农产品品质分析实验课将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专业知识同具体实践操作结合,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同时锻炼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然而,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实验技能的掌握和良好实验习惯的养成。目前农产品品质分析实验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实验教学效果。为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和模式、完善实验考核,从而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唐仕荣 《科教文汇》2011,(4):45-46,50
针对现有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的不足,从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师队伍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改革。实践表明,验证性实验向应用性实验转变,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强调实际样品基本分析方法的训练,把教师科研引入实验教学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