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创新路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创新是银行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既有的信息化平台的基础上对银行管理、技术、市场、产品开发等业务功能的改进和提高。信息技术创新是我国银行业的一个新的战略,是银行市场竞争的焦点。通过对信息技术创新体系的认识和理解,可以为银行业信息技术创新战略的实施提供现实性的理论指导。从而有效地培育我国银行业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2.
廖小萍 《天津教育》2023,(20):68-70
<正>新课改背景下,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导向,着重培育学生良好的信息责任感、数字化学习能力、计算思维、信息意识,让学生拥有自主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够灵活应用信息技术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使用价值,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活动质量。本文对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展开探究,提出相应的见解和建议,为渗透和落实新课改理念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进入基础教学领域后,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为核心的信息素养,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新课程标准中无不体现着“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多方面且富有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教育理念。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首先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规定,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这些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5.
原旺周 《新疆教育》2012,(20):144-144
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努力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努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张立  王蕾 《运城学院学报》2007,25(1):100-102
多媒体课件《丝绸之路》,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如何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实现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有机整合的有效途径,实现“学科教学改革、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训练、信息技术应用”的有机整合,以此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陆建忠 《小学生》2023,(12):88-90
信息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以及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自主搜集信息、自主整理信息、自主分析信息逐渐成为小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从课堂教学出发,深入探讨了新课程改革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极好的途径,作为信息技术课如何才能在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的基础上达到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正如《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信息技术基础的五个模块,包括“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和“人工智能初步”。我们可以选择一些课程来充实,完善或补充传统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不足。使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更全面、更具体、更生动。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构建信息技术“自主”课堂,让学生在自主参与、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创新中全面提升信息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真正实现信息技术学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教育主要培养学生以记忆信息到应用信息,甚至创新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具有信息意识,并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目的去查找、采集必要的信息,从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下,对教师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将信息技术用于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却有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机智则要求更高。  相似文献   

11.
由于农村高中的信息技术课地位差、课时少、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等原因,使得新课改下的教学举步维艰。三分法教学模式能为农村信息技术教师在新课改的道路上搭一段平缓的阶梯,它将课堂分为复习与提高、精讲与练习、评价与作业等3个阶段,每个阶段各占15分钟,既有效版面教师常常不知不觉中又回到传统的"满堂灌"方式上,又能使所学知识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巩固提高。  相似文献   

12.
教育技术能力是农村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根据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2004),从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具体规定了中小学教师包括农村教师应达到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旨在提高农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农村教师专业能力发展,让农村孩子"学有所教"的教育质量得以提高。面对农村教师这个十分重要而又独特的群体,其教育技术培训、考核和认证体系的特殊政策与实践运作方式,要根据《标准》,结合实际来探索。  相似文献   

13.
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教学胜任力是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关键能力。通过对N省959位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课堂观察发现: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教学胜任力水平一般,包班制全科教师教学胜任力整体高于协同包班制全科教师教学胜任力;不同胜任水平的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在教学各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全科教学内容维度得分最低;不同变量水平的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教学胜任力表现存在差异。为了有效提高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教学胜任力,需要正确理解农村小学全科教学;加强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课程统整能力;重视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训系统化设计。  相似文献   

14.
陈晓荣 《成才之路》2021,(15):118-119
教学语言是教师传递知识的必需工具,是课堂教学取得成效的关键。提高农村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有效性,有利于英语教学的高效开展,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英语素养,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表率作用,注重用语规范;运用教学技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5.
刘奇  余亮 《成人教育》2012,(4):86-87
通过调研发现,西部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存在教师数量短缺、专业知识缺乏、教学技能较低、角色定位模糊的现状。文章以"国培计划"——重庆市农村短缺学科教师培训项目为例,对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进行培训的培训内容、培训模式进行研究与实践,并提出培训中需要注重培训目标个性化、培训内容多元化、培训模式信息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reports on teaching practices in science classrooms of Indonesian lower secondary schools in rural areas. Using six schools from three districts in the province of Kalimantan Selatan as the sample, this study found that most teaching practices in science classrooms in rural schools were teacher-centred with students copying notes. However, the study also found unique teaching practices of an exemplary science teacher whose teaching style can be described as both student-centred and teacher-centred, with students encouraged to be active learners. Four features of exemplary teaching practices were identified: The teacher managed the classroom effectively; used a variety of questioning techniques; employed various teaching approaches instead of traditional methods; and created a favourable learning environment. Data from classroom observations, interviews wi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responses to a questionnaire were used to compare the exemplary teacher and his colleagues. This study identified internal factors that may affect teaching practices such as a teachers content knowledge and beliefs about teaching. Compared to the other teachers, the exemplary teacher possessed more content knowledge and had a relatively stronger belief in his ability to teach.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表现为两种形态:物化形态和智能形态。人们日常所说的信息技术,其理解有三种,一是指计算机技术;二是指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组合;三是指视听技术、计算机技术、整合技术。第三种理解显然是合理的。信息技术的教育功能是优化教育,其优化标准是最大效果和最短时间。信息技术在学校中的应用是优化学、教、管,而非代替学、教、管。互联网进入教育教学,不会取代其他媒体,不会取代教师,也不会让学校消失。未来的教育会有机地融合虚拟的网络学校和现实的传统学校。在信息时代,教师如何提升信息技术素养,最重要的是要做好两件事:一是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创新精品课程。这里所说的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课程教学中,而一定是伴随着教育思想、教学方式的变革。在整合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强调能力培养,忽视知识传授;不能一味强调在线学习,轻视离线学习;不能一味强调探究学习,否定接受学习;不能一味强调学生主体,放弃教师主导。二是进行培训。世界各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投入大量经费。高校对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措施,除一般的信息技术基本操作,还应重视新理论、新技术、新模式的学习。  相似文献   

18.
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城乡教师流动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师资公平是教育公平的核心因素。近年来,大量的农村优质中小学教师资源向城镇流动,不合理的城乡教师流动机制使原本就尖锐的城乡教育公平问题越发突出。构建公平的城乡教师流动机制是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信息技术已成为在视障学生的教学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课程整合的概念提出之后 ,教育工作者不应只满足于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 ,还应该注重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科学融合 ,使视障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做为视障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根据视障学生生理、心理的特点 ,熟练运用信息技术 ,让课程整合在视障教学中为视障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Since 1991 all undergraduate primary student teachers at Chester have followed a Technology course. The distinctive pattern of our approach to Design & Technology has been acknowledged to be successful, but classroom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has not been as evident. This paper describes a small scale project which set out to replicate the essential elements of our approaches to Design & Technology and to apply them t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lements of the course. The outcome of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o monitor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pproaches are evaluated and discussed. Our tentative finding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students working with children using computers. Until the students had gained first hand experience of working with children in the classroom with IT, their concerns were more equipment-related than pedagogical. It would appear that students perceive issue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to be more important than concerns with their own IT capability after working with children. The integration of IT into students' professional coursework is identified as being influential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appreciation of the contribution IT can make to children's learn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