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知道,很多动物都离不开阳光、氧气和水。为了弄清是不是所有的动物都离不开阳光,在一节自然课上,老师讲《观察蚯蚓的生活环境》这一课,指导我们做了两个实验。第一个实验实验准备:一个长方形的纸盒,把它的里面涂黑,并把盒底挖掉一半,再贴上透明的塑料薄膜,另外还要准备一块黑色的湿布和五条蚯蚓。把湿黑布铺在桌子上,把五条蚯蚓放在湿布的中间,用事先准备的纸盒罩住,仔细观察,看蚯蚓将往哪边爬。大约过了五分钟,我们发现有的蚯蚓朝有光的一端爬,有的蚯蚓往黑暗的一端爬,但爬到有光的地方的蚯蚓并没有停下来,而是继续爬,直到爬到黑暗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一个星期日下午,我去“科学俱乐部”上课,走在通往教室的走廊上,我是踮着脚小心翼翼地走过去的,因为光滑的瓷砖上爬满了一条条的蚯蚓,有些正在用力地爬着,好像在挣扎一样,有的已经死了。我看着地面上的这些蚯蚓,心里非常可怜它们,同时升起了一个疑问,为什么蚯蚓不好好地呆在泥土里,要爬到地面上来寻死呢?  相似文献   

3.
寻找梦想     
小蚯蚓常常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土里干活,爸爸妈妈告诉他,不要偷懒,要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可小蚯蚓常常在想:我的梦想是什么呢?小蚯蚓决定去森林里寻找自己的梦想。他爬呀爬,爬到树上,遇到小松鼠。  相似文献   

4.
2009年下学期的一节科学课,笔者与孩子们一起观察和研究蚯蚓这种动物,设计了1个实验来探究蚯蚓喜欢什么样的环境.具体做法是:将1条湿毛巾铺在课桌上,然后将1个纸盒的一端剪掉,剩下的部分盖在毛巾上,拿来几条蚯蚓,放在靠近盒口的地方,然后开始等待蚯蚓会做出怎样的选择.10 min过去了,全班统计出这样一些数据:12个小组共72条蚯蚓,60条爬向盒子里面,5条呆在原地不动,7条爬到盒子外面来了.据此得出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孙继辉 《生物学教学》2003,28(11):29-29
记得我曾看到一条报道 :在美国某中学生物学课上发生了这样的事 :某考察团到美国一所学校观摩 ,当同学们到讲台前领取蚯蚓时 ,由于蚯蚓太滑 ,不少同学不得不爬到桌下或地上 ,费了好大周折。教师并没流露出半点不快。这位教师“组织教学”的能力似乎很差 ,但整节课学生收获却很大 ,每个学生都亲自感触到了蚯蚓粘滑的体表及蠕动 ,有的同学还勇敢地品尝了蚯蚓是什么味道。这些在我们的课堂里似乎很少见到。为什么教师不将蚯蚓分发给每位学生 ?为什么教师不让学习小组组长领取实验材料呢 ?假若在实验前我们的教师就将实验用的蚯蚓用解剖盘装好 ,…  相似文献   

6.
根据行为获得的途径,动物的行为大致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两大类。教材中有一小资料:“在T形迷宫的一臂安上电极,而另一臂是潮湿的暗室,其中还有食物,当蚯蚓爬到安有电极的一臂时,它就会受到电击,经过多次尝试和错误后,蚯蚓能够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蚯蚓的这种弃明投暗的行为就是学习行  相似文献   

7.
关公传说不仅在各种典籍中有丰富记载,而且民间还流传有大量口头文本,盛行着延续久远的祭祀仪式。从地理分布上看,山西、辽宁、黑龙江、山东等大多数省区都流传有大量的关公传说,遍布着关公信仰的遗迹,仍都定期举行祭祀仪式。宋代以来,对关公的祭祀,随着官方的重视兴盛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与之相应的关公传说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关公的神格地位不断上升,使其形象完成了由人向神、圣的转化。  相似文献   

8.
奔向大树     
小山 《小火炬》2012,(9):10-11
浑身黑色长毛的毛虫阿明,从早晨出发,向一棵树爬去。她要经过一大片草丛、一大片几乎都是沙石的荒地,还有一条河流,才能到达对岸那棵树。那是棵很高大的橡树。尽管路途很远,毛虫阿明仍然不泄气地向前爬着。爬到草丛里时,她先遇见了一条蚯蚓。  相似文献   

9.
关公诞生传说是关公传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关公的前世、转生、少年时期。诞生传说弥补了史传和文学作品中关公出世部分的缺失,同时,为关公传说的整体构成形成了引导作用。本文以《关公传说》为传说样本简单分析了关公诞生传说中的几个具有重大转折点的母题,并试着简单分析其中蕴含的诞生礼仪。在关公的诞生传说表现出了明显的地域性、佛道融合性,神性与人性的统一,通过对关公诞生传说的解读,可以更好的认识和了解关公诞生传说中蕴含的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10.
正立夏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在公历的5月5、6或7日。立夏节气过后,气温明显升高。立夏三候二候"蚯蚓出"。生活在土壤中的蚯蚓开始爬到地面来活动活动。一候"蝼蝈鸣"。"蝼蝈"指蛙的一种。立夏时节,蛙在田间、水塘等地方大声地鸣叫。三候"王瓜生"。王瓜(又名"土瓜")的藤蔓在快速地生长。  相似文献   

11.
关公文化涵盖物态层面、艺术层面、精神层面、制度层面。搜寻了关公文化研究的成果,基本理清了关公文化研究的时间脉络、主题分布、高产作者,并从"关公文化"的梳理与探讨、关公神化过程及原因、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关公形象和性格、关公信仰的现象、特点及原因、关公文化旅游开发研究、建筑研究等方面阐述了主要研究内容,讨论了研究的不足及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在华夏子孙心目中创造形成的关公精神,是豪杰之资与圣贤之学的融合。豪杰之资是超凡的、绝伦的忠勇、仁勇、侠义、神武。所谓圣贤之学就是春秋之义。就是传统儒学中的“经世先王之志”的春秋之义。研究关公精神、关公文化,必须研究关公与《春秋》,研究关公所接受的“春秋”之义,研究关公如何以“春秋”作为自己立身处世的指导思想、行动准则和信条。 作为历史人物,正史上并没有记载关公读《春秋》的事迹,历代官、民著述中也没有记下关公读《春秋》的感受、体会、诗文、笔记等;但在《三国演义》和民间的文艺作品、裨史资料、口头传说中,关公与“春秋”交融在一起,有深厚的内在联系。《三国演义》这部对中国人民影响深广的文艺作品,在关公形象的塑造上一个重要的创作意向,就是淡化了人民群众理想和信仰的关公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精神,而以浓  相似文献   

13.
关公是京津时期义和团崇拜的神灵群体中出现率最高的神位。团众拜关公属于官方赞许和民间拥戴的结果,关公本人从关羽、关公到大帝、关圣的复合身份,启示了义和团从"草民"和"义民"身份更换的认同。关公多元的身份和处境暗合了义和团在直东和京津时期的境遇转移。晚清宫廷和民间频繁的关戏演出为义和团拜关公铺设好了信仰体系与接受美学的土壤。关公的神学和戏曲传播学地位构成了团众的精神支柱。严酷历史状况下团众的悲情表演,不仅迫使团民还原了其世俗性地位,亦使得关公的正神形象蒙受耻辱,从而为后世中国废除关公的神学地位提供了文化阐释的依据。义和团拜关公现象促进了中国神学体系的革命。  相似文献   

14.
美丽的误会     
游亦阳 《生活教育》2014,(5):111-112
正"唉!今天真无聊,不如上一会QQ吧。"我自言自语。我来到书房,打开电脑,登录QQ,和在线的好友聊起了天。"叮!‘关公’加入好友,是否确定?"一个信息映在屏幕上。关公?这么老土的名字,人肯定也很老土,不加他吧。我用鼠标点击了"否"字,接着又和好友聊起了天。"叮!‘关公’加入好友,是否确  相似文献   

15.
荆州是关公文化的发源地,关公文化烙印深刻,但目前荆州的关公文化旅游仍有可以发展的空间。着力构建荆州关公文化旅游品牌,打造荆州关公文化旅游圈,是促进荆州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途径。指出了荆州区域旅游的特点、现状及优劣势,提出了开发关公文化旅游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关公以勇敢和忠诚闻名于世,他也是安全的象征,所以人们经常把关公的图片贴在大门上,以祈求全家平安。商人也会供奉关公,借此来表明自己的公平和公正。最近刚刚上映了一部关于关羽的影片,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相似文献   

17.
我在美国听了一节小学的自然常识课,课题是“蚯蚓”。在我们国内的上法,一般不外乎,老师先板书“蚯蚓”,然后出示蚯蚓的图片或投影,再是介绍它身体的特征,最后讲讲它对人类的益处。美国的老师怎样上的呢?一上课,老师说这节课上“蚯蚓”,请同学们准备一张纸,上来取蚯蚓。同学们担着纸片纷纷上讲台盛蚯蚓。许多蚯蚓从纸片上滑落下来,学生们推桌子挪椅子地弯腰抓蚯蚓,整个教室顿时乱成一团,老师却一言不发,站在讲台上旁冷眼旁观。课后老师对我说,上了一节“蚯蚓”课后,假如连蚯蚓也抓不住,那么这节课还有什么意义。同学们抓住…  相似文献   

18.
《文汇报》1996年12月2日登载了一篇《美国教师怎样教蚯蚓》。文中说:一上课,教师说这节课上蚯蚓,请同学们准备一张纸,上来取蚯蚓,同学们捏着纸片纷纷上讲台盛蚯蚓。许多蚯蚓从纸片上滑落下来,同学们推桌子挪椅子地弯腰抓蚯蚓,整个教室顿时乱成一团,教师却一言不发,站在讲台前冷眼旁观。课后这位老师对我说,“上了一节蚯蚓课,假如连蚯蚓都抓不住,那么这节课还有什么意义。”  相似文献   

19.
她到底属啥     
我家有个小调皮,爱爬爱跳爱捣蛋。有时候她属(shǔ)猴子,喜欢爬上爬下。她最喜欢爬到姐姐的肚子上,姐姐的肚子像张蹦蹦床,在上面蹦啊跳啊,她“咯咯咯”地笑,姐姐也笑了。她也喜欢爬到爸爸的脖子上把他当马骑(qí),“驾驾驾”地叫个不停。她还喜欢爬到桌子上,从东面爬到  相似文献   

20.
关汉卿杂剧创作中以关公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剧目充分反映了宋元以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关公崇拜文化现象,并展示出鲜明的"华夷之辨"题材倾向,在艺术表现上则以通俗、生动见长,有"曲尽人情"之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