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利用访问、文献资料、描述性统计量、非参数检验、因子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从1987年至1995年世界女子撑竿跳高运动的最好成绩全部是由中国广东运动员创造的,但自1996年以来,我国女子撑竿跳高成绩与世界纪录相差较大。为了使我国该项目成绩能更快提高,比较有效的对策之一是在各省队培养出优秀的运动苗子。据此,研究如下:1.分析我国和广东省女子撑竿跳高近几十年来的发展和现状,提出如何提高我国和我省女子撑竿跳高运动的成绩和水平的基本策略;2.系统分析了几十年来广东省女子优秀撑竿跳高运动员的各项基本特征;3.对二十年前后若干位有代表性的广东省女子优秀撑竿跳高运动员的各项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指标进行详细分析,得到助跑速度素质、身体高度形态、和派生身体形态三类主因子作为选材的主要依据;4.根据研究给出了青少年运动员选材若干项指标权重,并得到了评定选手综合成绩的数学计算公式和广东省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的初级选材流程图。  相似文献   

2.
周文福  詹建国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9):133-138+封三
摘要:近几年我国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员竞技能力不断提高,涌现出多名具备一定国际竞争力的运动员。与之矛盾的是对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结构特征的研究还相对薄弱。因此,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员技术阶段特点与专项身体素质结构的复合性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得出:我国优秀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员复合性专项身体素质结构包括,基础性专项身体素质、技术性专项身体素质和保障性专项素质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3.
撑竿跳高是体能主导类技能性要求较高的项目,其训练内容包括体操训练、体能训练、技能训练等方面,在众多素质训练中,专项力量训练是获取撑竿跳高成绩的重要因素.通过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指标测试等研究方法筛选确定了女子撑竿跳高专项力量训练指标,通过进一步分析得出我国女子撑竿跳高专项力量训练特征及不同等级专项力量的差异,其研究结果将对撑竿跳高专项力量的科学训练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撑竿跳高技术的发展及其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撑竿跳高近百年来发展异常迅速,它是田径运动中破纪录次数最多的项目,本文着重论述撑竿跳高技术的发展,从世界到中国,从原始跳法到当今最先进的技术,以及技术发展的各阶段各时期的主要特点、代表人物等,在此基础上对今后撑竿跳高运动发展的趋势作较为深入的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女子撑竿跳高现状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女子撑竿跳高发展的历史做了简要的回顾,并对我国目前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和总体水平做了总结分析,指出我国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依据我国撑竿跳高项目现有训练水平,将撑竿跳高与其他田径跳跃及体操项目特征作以比较,认为撑竿跳高不仅反映出体能类项群的特征,而更多反映出技能类项目的本质属性,并提出借鉴技能类项群的训练理论和方法,重新规划我国撑竿跳高项目的训练方向.  相似文献   

7.
我国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运动寿命普遍偏短,为了解现状及为今后我国女子撑竿跳高训练提供参考依据,以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运动寿命的问题进行研究,针对影响我国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因素并分析,结果发现运动员伤病、训练体制、运动员退役后出路、教练员与运动员相互信任及运动员自身因素等均对运动员寿命有很大影响,研究结论认为:加强医务监督、完善竞赛与训练体制、解决运动员后顾之忧、加强思想教育及提高自身文化修养是改善此问题的出路。  相似文献   

8.
李玲是我国首次获得田径世界杯女子撑竿跳高冠军的运动员,并在2013年第12届全运会中以4.65 m的成绩创造女子撑竿跳高中国和亚洲纪录。主要运用影片拍摄法及影片解析等方法对李玲助跑与起跳阶段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其研究结论主要表现在:保持快速助跑状态下的加速节奏是提高撑竿跳高成绩的关键因素,步长差在0.006~0.40 m范围内能取得较好成绩;起跳时水平速度损失率较少垂直速度增加率大是提高成绩的关键;起跳点均超过上握手地面投影点,有利于逼压撑竿。本研究为我国女子撑竿跳高运动的科学化训练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我国女子撑竿跳高技术的飞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10名优秀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的悬垂摆体进行运动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在竿上支撑阶段时间的分配上存在问题;运动员都能很稳定地保持合理的身体姿势;悬垂时下握手的肘关节角度偏大;我国优秀选手在竿弦最短时竿弦与地面的夹角过大,竿子的弯曲度不够,造成竿子的能量储备不够.我国运动员的摆体技术基本上是以"高髋摆体"技术为主.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世界与中国女子新兴田赛项目的速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在助跑速度及三跳速度与世界优秀运动员之间存在明显差距;我国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在助跑速度上没有显著差异,但我国运动员在助跑向起跳过渡的最后阶段,运动员水平速度损失过大,起跳时垂直速度增加较大,水平速度的损失较大;国外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出手初速度比国内优秀运动员快。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与调研、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构建我国高水平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专项素质指标体系和专项素质发展水平的评价模型,并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研究结果:1)我国高水平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专项素质指标体系由专项速度、专项力量和专项跳跃3个层面,助跑三级跳远、立定跳远等5个要素(评价元)构成;2)建立了我国高水平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专项成绩的预测模型;3)制定了我国高水平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专项素质的综合评价标准。为教练员确定训练重点、科学诊断运动员专项素质发展水平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优秀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竞技特征及实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我国优秀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的竞技特征及实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的110 m栏、撑杆跳高、100 m、400 m成绩突出,速度类项目得分能力强;我国优秀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的各个单项、整体实力、项群整体实力与世界水平相差明显。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有关撑竿跳高文章的梳理,发现在论及如何提高撑竿跳高成绩的文章中,多集中于对运动员自身的研究,而没有涉及到外部环境(风速)的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撑竿跳高相关文章进行收集整理;运用数理统计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有效助跑速度与撑竿跳高的成绩成显著正相关,水平速度与撑竿跳高成绩呈负相关;运用逻辑分析法对相关内容进行思辨,分析认为:风速是影响有效助跑速度、水平遗失速度的外部因素之一,表明撑竿跳高的成绩不仅仅与运动员自身的能力有关,还与比赛时风速的方向、大小有关系。该研究主要目的是提出风速是影响撑竿跳高成绩的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在撑竿跳高比赛过程中要对风速进行测量,以确保撑杆跳高成绩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在《田径竞赛规则》中设定在撑竿跳高比赛过程中测量风速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以往撑竿跳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仅仅局限在人.近年来撑竿跳高研究已经开始关注人与竿子的相互作用.能量分析就是研究这种相互作用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对撑竿跳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并且帮助运动员提高成绩.目的在于得出撑竿跳能量分析的计算方法,并使用能量分析法对我国优秀撑竿跳高选手高淑英的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提高我国撑杆跳高运动水平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认识项目特点是开始运动训练过程的前提,撑杆跳高是一项“有着高度空中技巧性的速度力量型跳跃项目”。提高我国撑杆跳高运动水平的对策是:走技术型发展的道路;重视运动员全面发展;重视青少年的专项基础训练;重视项目的普及和建设。  相似文献   

16.
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对十运会与雅典奥运会男子十项全能决赛的成绩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总分、各单项成绩及技术等级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差距明显,在某些项目上差距更大;我国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各单项的得分率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基本一致。旨在通过比较分析,使相关人士认识到我国男子十项全能运动的现状,采取措施,尽快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相似文献   

17.
通过观察标枪、链球、撑杆跳三个项目优秀女子运动员冬训期间血红蛋白(HB)、血清总睾酮(T)、血清铁蛋白(SF)的变化规律,发现女运动员在冬训期间HB变化不大,均在正常的范围;血清总T呈上升趋势;而SF在整个冬训期间呈下降趋势。不同项目变化特点有差异,标枪和链球项目运动员的血清铁蛋白处于正常范围,但是撑杆跳项目的运动员SF整个冬训期间均低于正常值,提示训练虽然使运动员的铁贮备下降,但不是主要因素,饮食中铁摄入过少是引起缺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