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强化熟读背诵,在诵读中积累语言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语言积累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重视背诵的指导,给予学生充分的背诵时间,加强背诵检查的力度。1.语文教学加强背诵训练语文教学时着重在熟读课文上下工夫;在记忆常用词语,名言警句上下工夫;在背诵诗文佳作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2.
关于中学语文积累教育,我表达过一些观点,如: 积累——课堂教学之魂。 课堂阅读教学的三要素是:诵读,品析,积累。阅读教学的常规要求是:重文本,重朗读,重品析,重学法,重积累。  相似文献   

3.
江舜鸾 《阅读与鉴赏》2009,(11):59-59,5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诵读,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诵读,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基本途径和基本方法,离开诵读,语言学不好,语文也是学不好的。  相似文献   

4.
小学阶段是实施经典诵读的最佳时期,通过诵读经典,不但可让小学生的文化积累更加丰富,也能对小学阅读教学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因此,若要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诵读经典不失为一个理想的教学手段,通过诵读经典文学作品,有助于小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促进其今后的学习。本文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简单阐述了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重点探讨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的有效途径,旨在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改政策推行力度逐渐加大,小学阶段应用的语文教学模式出现较大变化,对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的要求逐渐提高。阅读教学是小学生学习语句结构、词语搭配等语文基础知识的主要方式,而"经典诵读"教学方法则在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加强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培养,因此,更适合于当前的教学发展形势。为深入探究经典诵读教学方法,本文从经典诵读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入手,详细分析经典诵读教学方法的主要作用,以期为一线教职人员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语文新课标中6处涉及语感培养的表述浸润着中国语文教育传统的关键词语:积累、诵读和体验。语感的培养与语言积累的增加和丰富密切相关,而诵读和体验为语言积累的两个途径。培养学生的语感,要抓住积累,通过诵读和体验来进行。  相似文献   

7.
孙志文 《陕西教育》2008,(10):26-26
一、重诵读,轻分析 诵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叶圣陶先生曾把有感情的读称为“美读”,并指出,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在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教学时,我们要着重在熟读课文上下功夫,在记忆常用词语、名言警句上下功夫,在背诵诗文佳作上下功夫。一堂课上完了,通过检查是否读熟,是否能把该背诵的地方背出来,  相似文献   

8.
韩冬梅 《文教资料》2013,(14):53-55
教学目标:1.仔细观察图画,认识图上描绘的事物,并与所学词语联系起来。2.学会本课八个生字,认识绿线内的三个生字,理解文中词语。3.诵读词串,积累词语,体会农村夏夜的情趣。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诵读词串,趣味识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大幅挂图等。  相似文献   

9.
正语文作为一种社会交际工具,其核心功能在于能够熟练"运用"。阅读教学应该对接现代社会对语文学科的教学诉求,建构"理解"和"运用"并重,并且朝向"运用"的教学实效来转变。我认为聚焦语用,坚守其价值,是语文教师对阅读教学的尊重。一、借助文本,提升口头语言表达能力1.诵读,积累语言课堂教学是积累语言的主渠道,语文课本是语言积累的主要内容。教学中必须摒弃乏味的提问、繁琐的内容分析、机械的练习,代之以教师引导下的对文本的感知、理解、感悟和运用。要凭借默读、朗读和诵读去充分感知文本,使学生在不断的诵读中积累文本中优秀的语言。  相似文献   

10.
巧练关联词     
王巧璐 《考试周刊》2014,(98):40-40
针对关联词的训练,本文主要探讨四个方面:首先对比关联词语中的发现,其次讲述创设情境,反复诵读感悟关联词语,再次运用关联词语,以检验掌握的程度,最后重点写在语言的积累处练写关联词语。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1.仔细观察图画,认识图上描绘的事物,并与所学词语联系起来。2.学会本课8个生字,认识绿线内的3个生字,理解文中词语。3.诵读词串,积累词语,体会农村夏夜的情趣。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诵读词串,趣味识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大幅挂图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  相似文献   

12.
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着理解、积累、运用这三个维度。如何更恰当地进行词语教学,可以从构建词语积累的"场";创设词语感悟的"境";把握词语理解的"形";延伸词语内化的"根"这几个方面入手,从而提高词语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词语教学是小学阅读教学的一部分,也是低年级教学难点。学生对词语意思正确理解了,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运用语言。我们根据词语不同的特点,整合不同的方法,使学生的词语学习与句子理解、朗读感悟、背诵文段、看图写话有效交融渗透,相互促进,让学生品味词语,理解词义,积累并运用词语。  相似文献   

14.
提高词语教学的整体效益江苏沈志彬词汇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对词语的理解、积累、运用是词语教学的三个不同层灰。理解是积累和运用的前提;积累是理解到运用的中同环8,是对语具内化的一个重要步骤;运用则是同语教学的最高层灰。词语教学的三个层灰又是一个有机...  相似文献   

15.
1 在诵读中积累。语文教学要抓语言 ,语言教学要抓语感 ,语感教学要抓诵读。汉语词汇丰富 ,运用灵活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力、欣赏力 ,可选择有价值的语言进行积累。(1)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如描写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词语 ,描写山川河流、自然百态的词语 ,……还有成语、谚语、歇后语等。学完每篇课文后 ,要鼓励学生把诸如此类的词语抄录下来。(2)富有表现力的句子 ,如细节描写具体生动的句子。积累这类语句 ,不仅能使学生积累语言 ,学习表达 ,还能使学生学习如何观察。(3)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 ,如排比句、拟人句、比喻句等句子。积…  相似文献   

16.
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意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崔峦在他的长篇报告《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中曾这样说:低年级可以把重点放在通过朗读和借助图画阅读,了解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句,学习积累词语。可见,低年级阅读教学担负的一个重要任务是理解词语、积累词语上。然而,目前的很多阅读课却忽视了词语教学。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大多停留在表面意思,或死记硬背词语解释,并没有真正理解。这样的词语教学,能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吗?课标在低段阅读教学目标中也提出要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由此可见,词语教学必须要引起重视。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怎样引导学生感悟词语内涵,促进积累与运用的。  相似文献   

17.
引导学生进行言语实践是阅读教学的主旋律。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让学生能够得意,更需要得言。阅读教学中的言语实践重在引领学生在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中习得语言;在精读感悟、品词析句中理解语言;在诵读积累、迁移运用中发展语言。  相似文献   

18.
李启琼 《今日教育》2007,(5S):47-48
古诗文阅读教学的尴尬:买椟还珠 古诗文阅读教学对于学生个体生命的持续发展和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都具有重大价值。然而当前古诗文阅读教学质量还相当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是不少教师过分注重讲解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对古诗文原作的诵读积累。  相似文献   

19.
钟开付 《生活教育》2014,(2):43-44,53
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也是阅读教学中最积极最活跃的教学元素。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要带领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对词语进行品读、涵咏、比较、积累。本文认为可以通过四条途径使词语教学"丰厚"起来:词文结合,点染词语的亮度;互换品析,比出词语的精度;模拟表演,点亮词语的活度;内化积累,铺展词语的厚度。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特别重视朗读,并借此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