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章对目前(1996年至今)有关多媒体辅助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论文作了统计和文献研究,结果显示:(1)研究呈上升趋势;(2)研究对象以在校的长期语言进修生为主;(3)研究内容涉及对外汉语教学的各个方面;(4)从研究方法上看,有理论研究也有实证研究。通过对研究成果的分析和归纳,作者发现目前我国多媒体辅助对外汉语教学存在深度和广度不够等问题,并在最后指出了该领域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127个高频形容词的释义项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常见形容词释义模型特征为"实体-特征-值",提出将此模型应用于编撰对外汉语形容词同义词、反义词电子词典。该研究对于电子词典自动转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并可以推广到其他语言类词典的自动转换制作。  相似文献   

3.
卢丹 《林区教学》2011,(12):15-16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作为对外汉语的主干课程之一,一直备受关注。简要回顾了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理论依据,并针对常见的教学问题,提出六点建议:(1)建立一以贯之的课堂教学模式;(2)合理把握课堂进度;(3)培养学生进行成段表达的能力;(4)注意教学的层次性、对象性、阶段性;(5)注重教师语言的艺术性;(6)正确对待口语表达中的错误,合理纠错。  相似文献   

4.
黄维维 《广西教育》2023,(33):149-152
本文从交际(communication)、文化(cultures)、关联(connections)、对比(comparisons)和社区(communities)活动五个方面阐述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授成语的具体方法,基于5C外语学习标准,以交际和文化为中心,强调跨文化沟通能力,以培养留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对外汉语修辞的基本理论做了初步探讨。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对外汉语修辞与汉语修辞及对外汉语教学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修辞理论不断发展的线索梳理,论述了修辞教学在传统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处境;“修辞学转向”对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冲击以及对其理论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意义,论述了新型修辞教学在今后整个对外汉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华文教学与研究》(原《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创刊于2001年,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为CSSCI来源期刊。 《华文教学与研究》以促进华文教育、华文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服务华文教育教学事业为宗旨,求真务实,崇尚创新;主要开设以下栏目:(1)华文教学研究,(2)汉语国际教育研究,(3)对外汉语教学研究,(4)语言习得研究,(5)汉外对比与跨文化交际研究,(6)华语研究,(7)综述和书评等。  相似文献   

7.
最近几年,随着4G移动网络、智能手机的爆发式增长,电子词典有了新的载体——智能手机,这种以APP的形式运行于智能手机上的词典在很多方面不同于先前的电子词典,我们把这种电子词典称为新型智能手机词典。以这种新型智能手机词典中的典型代表——网易有道词典APP作为案例,研究本土化的智能手机词典的配例,主要运用多模态语篇分析理论考察有道词典的"原声例句"、"权威例句",发现有道词典在配例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新型智能手机词典的配例一般性原则和处理方式以及发展趋势,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运用多模态理论对电子词典的配例提出改进建议,同时指出在新的电子词典飞速发展背景下,例证的改进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8.
电子词典(electronic dictionary,此处特指掌上电子词典)诞生虽然只有10多年的历史,却已成为词典家族中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一员,成为传统词典的有力竞争者。然而在使用中同时也出现了需要我们特别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对外汉语多媒体学习词典是依托于现代多媒体技术而编纂的电子词典,它既需要继承纸质词典的优点和长处,又在展现形式上要有所创新.一部理想的对外汉语多媒体学习词典在释义方面大致需遵循以下原则:释义须浅显、直观、口语化;释义须凸显应用性;释义须符合受众的认知框架;释义须具有系统性.在用例方面则需遵循下列原则:尽量不使用超纲词汇;提供足够的语义背景;对词义予以补充说明;充分展现词条的组合关系;注意例句中词语附加色彩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张敏 《考试周刊》2011,(11):87-88
词典在英语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作者所在师范院校的184名非英语专业学生词典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发现:1)与电子词典相比,传统纸质词典更为普及;2)部分学生既没有纸质词典也没用电子词典;3)少数学生对两种词典的优劣均有了解。因此,教师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在词典使用方面的指导。  相似文献   

11.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电子翻译工具已经逐渐被外语学习者和工作者所认知和使用。经过长达60多年的研究,电子翻译工具层出不穷,就其用途的广泛性来看,电子词典是电子翻译工具中最为成熟且能真正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语言翻译中的作用,在线翻译工具虽然能为使用者提供具有一定可读性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译文,但其准确性和权威性受到质疑。对电子翻译工具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姗姗 《海外英语》2012,(1):102-104
词典在学生的外语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英语词典使用不仅是英语学习中一项重要的学习策略,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英语专业大学生词典使用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词典使用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并缺乏必要的词典使用的基本策略,因此学生需要系统的词典使用方面的知识以及技能的指导和训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3.
词典是沟通母语和外语的桥梁,查字典是学习外语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将词典教学引入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科学选择和合理运用词典,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使词典运用和英语教学有机结合,改善和优化现有的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4.
语用信息在语言习得中的作用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西首先阐述了语用3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并将其分为两类:语义--语用信息及化--语用信息。接着以《朗当代英语词典》(1987)为例介绍常用英语学习词典在提供语用信息方面的一些做法。最后强调编纂一本语用信息丰富的双语词典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华新字典》是民国初期一部注重实用性与时代性的辞书,是中国传统字书向现代语文字典、词典过渡的产物。该书在体例和内容上的革新,促进了语文辞书及外汉双语辞典的编纂及发展。然而在中国辞书史上却鲜有论及,其历史地位也尚未得到肯定。本文通过比较此前出版的《康熙字典》以及其后出版的《中华大字典》,旨在探讨分析该书的成就与不足,客观地评价其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充分体现词典的语用功能,作者利用Lucene全文搜索引擎的优势,设计并实现了再现某一语言片断的上下文语境(即其原始所在的语篇)功能模块,借助该模块用户可以积极主动探索语言在现实语言使用中的各种搭配用法,以及出现这些用法的上下文语境,从而为自己的积极言语活动(如对话、写作、教学等)服务。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语文辞书标注词类的重要性、中国语文辞书标注词类的情况,结合<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标注词类情况,评析其分歧,提出辞书标注词类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词典》是一部深受人们喜爱,有着广泛影响的精品语文辞书,至今已出6版.但一部辞书内容繁杂,没有一点瑕疵几乎很难做到,因此辞书才需要不断修订和完善.考察这部词典,发现“启航”“爱巢”二词释义值得商榷,提出意见向编者和学界请教.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档案袋及外语写作测评的发展历程出发,引出借助电子档案袋测评外语写作的特点与优势。鉴于元认知的培养在电子档案袋写作教学中的特殊地位,文章继而提出了旨在促进元认知发展的电子档案袋设计框架。测评方式对教学的反拨作用要求外语教师在教学中作必要的心理调适以服务于新的写作教学及测评理念。  相似文献   

20.
A hyper-reference is an online electronic aid that provides immediate access to adjunct information with a direct-return path to the target information. Eighty undergraduate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participated in a comparison of hyper-reference and conventional paper dictionary use on the measures of consultation frequency, study time, efficiency, and comprehension. Hyper-reference users consulted over two times as many definitions as conventional dictionary users. Analyses of efficiency (consults per minute) found a higher consultation rate for hyper-reference users than for conventional dictionary users. The study also compared bilingual (Spanish/English) and monolingual (Spanish/simplified Spanish) dictionary use. Bilingual dictionary users consulted 25% more definitions than did monolingual dictionary users. Bilingual dictionary users completed reading in 20% less time than monolingual dictionary users. Efficiency was also higher during bilingual dictionary use than during monolingual dictionary use. Differences in comprehension were not significant. Direc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ncerning electronic text and hyper-references are offer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