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本文以"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为例,从激发学习兴趣、注重价值引领、解决疑难困惑、构建知识图表四个方面,谈谈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使用生活情境。一、利用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生参与活动的主要动力。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教学才能真正实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学生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不愿思考,教学就会变成"瞎子点灯白费蜡"。教学导入犹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挖掘他们内在潜能,促进自主学习方法的形成. 在教<草船借箭>一课时,我就向预习完课文的学生提出这么一个问题:"诸葛亮明明是用计谋从曹操手中骗来弓箭,题目中的‘借'换成‘骗'不是更好吗?"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有的说:"周瑜让三天造十万支箭,而诸葛亮却骗来了,但谁说自己是骗子呀,因此用借".有的说:"骗比借更直白",有的说:"既是借,肯定要还,只不过还的方式很特别,是在下次交战还给曹兵,所以‘借'字没有用错,而且还是点睛之笔".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起来,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相似文献   

3.
为获得理想的中职数学教学效果,本课题提出"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的具体教学实施方法,实践证明,能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4.
吕叔湘先生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中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在这个问题上,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话,现在已经众口传诵,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根本职责和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习.学生一旦学会自学了,他们就会像掌握了点金术,要多少金子有多少金子一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受用无穷.  相似文献   

5.
在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建立"模型",可以优化教学过程,启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精讲、精练'实现减负增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排比的类型及意义是什么--(祖国山川颂)教学一得>(<语文学习>2010年7-8期)要说明的是"学就要学到实处":这样的"理念"当然不错.执教者认为"将‘排比'这个知识点讲具体,这样的教学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应该会显得更‘实用'".语文阅读教学以某一"知识点"为内容开展教学当与不当,选择这个"知识点"对与不对、好与不好,在这里都不作评论,只想说"排比"这个"知识点"讲得是否正确.因为,要是所教所学的内容本身都似是而非,那落在"实处"的将会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高中化学学科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较之其他学科具有内容更丰富、涉及的领域更宽广、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学习方法的特征.一位教育家说过:"一个伟大的教师,他并不是简单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应该去激发他们对所学专业的兴趣,使他们主动迫切地追求知识.一个杰出的教师应该是智慧的‘插头'而不是‘输送线".当人有了某种兴趣,就会主动参与某种活动.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最活跃的表现形式,也是学生能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心理品质.由此可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应当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使用英语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而"说"是这种能力的主要体现.教师可通过"打牢‘说'的基础,走出‘说'的误区,创造‘说'的环境"等具体做法来达到这一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我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尝试着推行"真快乐"作文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谓"真快乐"作文,就是指在写作教学中坚持"以‘真'为出发点、以‘快'为过程、以‘乐'为追求目标"的原则,从而使学生实现从"怕作文"到"爱作文"的转变,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写作的快乐.  相似文献   

10.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一种沉重的负担."由此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强大动力.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营造一个"趣"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地氛围中,伴随着积极的情感体验去思考、去学习、去感悟,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中的<核舟记>一文,课本对"其船背稍夷"一句中"船背"的注解是"船的顶部较平."教师教学用书提供隋树森先生的分析是:"‘背'字在这里应当解作‘上面'.动物的背向上,所以上面也叫‘背'.‘船背'的‘背'同‘驴背'‘鹤背'‘鹏背'的‘背'意思一样.唐朝诗人白居易有两句诗:‘夜雨滴船背,风浪打船头.'夜雨只能滴在船的上面,决不能滴在船底,这是很清楚的."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现代文教学相比,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钱梦龙语),大多数教师在教学时只注重对字词句章的条分缕析,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接受,这样就严重地扼杀了文言文自身的生命力,浪费了极好的学习素材.为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抓住其"四性"因势利导,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作文是语文综合能力发挥的主战场,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现的过程.然而当前小学生怕写作文,一提起作文就头痛,视作文为语言学习中的"拦路虎",由此产生对作文的敬畏感、神秘感.为了能引导学生轻松写作文,消除学生习作中"开头难"的心理障碍,消除学生"言之无物"的恐惧感.教学中,不妨采取"欲擒故纵,‘淡化'作文教学"的策略,引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步入作文的神圣殿堂.  相似文献   

14.
通过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所以说,提问是一门艺术,是一门高超的教学艺术.只要我们抓住"三适"、"四性",注意"五忌"原则,就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编入中学美术教材,"加强了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改变了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现状."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是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它为学生今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当下,课堂变革要充分发挥作用,开展基于班级教学的真学习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真学习是相对于虚假学习而言,后者是指"教师只看到‘习得的结果'(如答案、分数、作品等),而忽视‘学习的过程',导致学生‘虚学习'"。真学习则赋予学习以真正的价值,是有深度的学习。就学习过程而言,真学习是学  相似文献   

17.
常有学生问:"文章怎样才能‘深刻'?"也偶有学生会问:"什么是‘深刻'?"我有时被问得笑起来.我本以为到了高中.学生综合思维得到发展,判断能力提高,不会有这样幼稚的问题的.现在的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不强.阅读积累不够,也缺少论辩的机会以磨砺自己的思维,一旦听到深刻之论,或是目瞪口呆,若梦方醒;或是肃然起敬,自愧弗如.在高中写作教学中,应当把"见解深刻"作为一种基本能力去追求.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课堂中,一般是在文本学习的开头,或者是学生通读课文之后,老师会对所学文本的作者作一番介绍,我们常看见的是投影屏幕上出示作者的画像,再有一段文字的简介.举一个例子,教学古诗《题西林壁》,在揭示诗题后出示对诗人苏轼的介绍:"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学生读一读这一段简介,就进入古诗的学习环节.当学生读完后,是不是就真的对作者了解了呢?其意义也许只是教学中的一个环节,真正的教学效果有待商榷.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文本作者,如果只是为了"简介"而"简介",白白挤占课堂宝贵的教学时间,没有发挥作者简介应有的教学价值,这需要我们加以反思.下面,不妨来看看两位老师在课堂中的做法,也许会带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9.
设计意图 "叶子"主题活动进行一段时间了.孩子们饶有兴致地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叶子,对其特性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一天,一帆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一段葱管,很神秘地告诉大家:"我的葱叶子还会‘唱歌'呢!"大家看了一帆的表现后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叶子还会‘唱歌'吗?怎样才能让叶子‘唱歌'呢?"根据孩子们的这个兴趣点,利用我园地处农村的有利自然资源,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相似文献   

20.
所谓"自主探究",即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则以一种"导演"的身份参与、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主动地获取新知.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该如何应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法开展教学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人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课堂上是否能够鼓舞学生心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卜取决于教师在新课导人时创设的情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