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年的德育实践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光说不练的德育不是真正的德育,起码不是完善的德育."因此,我们积极开展生命体验性德育.  相似文献   

2.
对高校“德育为先”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姗姗 《教育探索》2009,(4):110-111
对高校"德育为先"内涵与意义的正确解读是落实"德育为先"要求的前提."德育为先"有什么样的功能与任务关系到如何开展德育实践的问题."德育为先"重在落实.要深入贯彻落实"德育为先"的要求,需要大力提升高校德育课程的实效性和非课程途径的德育水平.  相似文献   

3.
德育创新是教育创新的重要问题."德育创新"要求教师进行知识更新,要求教师角色的多元化."德育创新"的途径包括:更新观念,营造社会大环境;制定长远的德育教育目标,逐步完成德育任务;建设校园文化,在活动中完成德育任务、目标;出校园,深入社会,体验生活;把德育教育、审美教育有创造性地融入到语文教学中;传统伦理道德观念与现代思想理念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小学音乐学科德育研究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陶冶高尚情操、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理解多元文化.这既是我们对小学音乐学科德育认识成果的总结,也是我们对小学音乐学科德育认识发展的起点." 笔者认为: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教育人才是关键.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应该是为众多的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着想,积聚灵感,陶冶情操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更是德育的有效途径.所以说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是不可言喻的.学生通过学习中国民族音乐,将会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了解华夏民族音乐传播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学生通过学习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增进了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因此,在音乐课堂中应渗透德育,从情感上对学生进行陶冶,做到"以情育人,以情动人".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先生有一句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以此来打量今天的德育,我以为,我们在某些方面,缺乏的正是一个"真"字.德育当然决不能被"放松和削弱",而只能在改革中加强;但不管怎么"改革",这德育必须是"实事求是"的,是"真诚"的.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根本.古今中外,尽管教育的具体政策、教育的具体科目等等各不相同,其侧重点也各有不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对于德育的重视.荀子《劝学篇》有言:"积善成德."十七世纪英国哲学家翰·洛克说:"优良的品德是内心真正的财富,而衬显这品行的是良好的教养."这些关于道德的名言,都说明了德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所以,隐蔽德育的"教育"意图、淡化被教育者的"受教育"意识是进行德育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德育首位、能力本位、文化品位"三位一体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德育首位"和"文化品位"是高职人才培养不可忽视的重要目标.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以及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高职人才教育应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9.
"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着重提出"德育为先"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德育?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定义各有不同,但古今中外无不以行为习惯为本位.据<周孔·地官司徒>记载:"师氏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教三行: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长."这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学堂德育,它所强凋的是人们的行为,它侧重的是对亲友师长的孝义尊重.孔子有关德育的论述强调"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中国封建社会的德育以"三纲五常"为主要内容,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但尊亲尊师仍是它的主旨.  相似文献   

11.
人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德育在于活动."各种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是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没有活动,就没有德育;没有精彩活动的校园,就没有学生终生难忘的亮点.  相似文献   

12.
"V+到+NP"结构在现代汉语语法教学与研究中,一直是个富有争议的结构,不同的人对这一结构的意义理解一般是相同的,但一涉及语法分析的结果却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V+到+NP"结构的分析步骤:1.分清"到"后"NP"的类型;2.具体分析,区分不同的"到",对号入座."V+到+NP"结构分析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1.语音对语法的影响;2."到"的词性虚化.  相似文献   

13.
德:好的品质和行为,即中化民族之美德,<中学德育大纲>明确指出:"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把德育大纲的贯彻实施看成是各科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统计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是广大统计教学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4.
在学生眼里,她是一位好老师;在老师眼里,她是一位好同事;在领导眼里,她是一位好帮手. 22年为师路,坚守德育是灵魂 汪淑香这样说:"我们的职业教育前途一片光明,靠的是什么?就是靠德育的力量,靠德育的潜质,靠德育的高尚."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德育大纲》指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可见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文章就如何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这个观点已被广大德育工作者接受;但是,也有些一些人对学校德育的内涵缺乏全面的理解,片面地认为德育就是加强两课教育,或理解为第二课堂,或发展学生特长等等.因为德育的"切入点"不同,有的步入了误区.凡此种种,对德育的进一步良性运行、系统理论的形成及整体推进都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做你自己     
又听说一位歌迷为偶像而自杀,我记不清是第几次听到这样的事情了. 为一个歌星而去自杀?老一辈的人也许根本无法理解.但有些年轻人看法不同:"他们当然无法理解,时代不同了,人的思想也就不同.他们根本不懂得时尚."  相似文献   

18.
教育要适应和推动社会的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确立什么样的教育方针,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去培养人,是教育领域中的根本问题.毛泽东在青年时期写的《体育之研究》一文,就系统地阐述了德、智、体三育全面发展的思想.他说:"夫知识诚可贵矣,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以此耳."道德亦可贵矣,所以立群道,平人已此耳."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言也."他在杨昌济老师的影响下十分重视通过德育以改造伦理思想,变化民质的目的.他说:"夫思想主义之心,道德范人之行,二者不洁,遍地皆污."在尔后的教育实践中,毛泽东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并坚持以德育为主导,以智育为基础,以体育为保  相似文献   

19.
一、德育价值 德育是一种人之为人的劳动,是社会与个人在精神和物质方面投入和产出的劳动实践活动,是使人的精神价值、道德价值得以实现的创价活动,因而,德育具有价值."德育价值问题是整个德育体系的逻辑起点和归宿."关于德育价值的内涵界定,学术界存在多种模式:实体说,属性说,关系说,意义说,等等.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改变德育工作的方法和方式,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数学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简称德育,渗透在智力、德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并且与其他教育相结合,相辅相成,共同影响着学生智力和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下面对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谈一些我的看法. 一、巧挖掘,妙渗透 我校现行的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这一套系的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这些德育资源只要教师努力挖掘、巧妙渗透,就能在传授数学知识和培养学生相应能力的过程中寓德于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