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核算的集装箱码头差别定价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科学地制定集装箱码头装卸价格标准,在大量港口码头营运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核算成本,制定针对单船作业箱量的差别定价策略:在港口繁忙的月份,对作业箱量特别少的船多收费,以此鼓励船公司增加作业箱量,使码头从规模效应中受益。利用豪泰林模型和价格需求模型综合量化港口码头价格提升所导致的市场份额的损失。通过MATLAB平台求得最优差别定价点。以上海港某集装箱码头为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繁忙月份可对单船作业箱量小于227 TEU的集装箱船提升装卸价格,码头可增收3 562. 5万元。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岸桥装卸集装箱的作业效率,研究单岸桥同步装卸问题。建立岸桥同步装卸优化模型,利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优化集装箱船的装卸顺序,最大化地减少岸桥作业时间。算例结果表明,与传统岸桥同步作业模式相比,利用该模型岸桥作业效率有较大提升。结果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所建模型有利于岸桥作业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离岸集装箱码头因其岛屿面积限制,难以通过扩建码头内部堆场增加吞吐能力。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一种离岸集装箱码头新装卸工艺模式。新装卸工艺模式是通过在离岸集装箱码头附近的陆域地带建设陆域集疏运堆场,与离岸集装箱码头进行协同装卸作业的模式。陆域集疏运堆场堆存空间分配的目标是满足离岸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预翻倒要求;单批次输送集装箱的量受到陆岛运输最大通行能力限制。根据上述目标与特点,构建新装卸工艺模式下陆域集疏运堆场堆存空间分配模型,并设计蒙特卡洛树搜索算法进行求解。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陆域集疏运堆场堆存空间分配需求并提高离岸集装箱码头的吞吐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自动化码头服务水平和减少能耗,在考虑自动化码头装卸设备作业能耗的基础上,针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三种装卸设备(岸桥、自动引导车和自动堆垛机)间的协调调度问题,以设备总作业时间最短和总作业能耗最低为目标,建立多目标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用遗传算法求解。结果表明,考虑能耗会对装卸设备的装卸时间产生影响,能耗要求越低,装卸时间越长。利用该模型可以实现三种装卸设备间的协调调度,并实现时间效率与节能之间更好的权衡。  相似文献   

5.
为使集装箱码头生产系统的运行功能效用和投资效益整体最优,综合考虑系统建设规模、运行效率和投资收益,通过分析各子系统的成本和收益,提出基于集装箱码头生产系统规划的生产运作模式选择优化模型.实例证明,该模型能为处理集装箱码头建设成本和收益、投资和风险之间的矛盾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为通过合理布置集装箱码头铁路装卸线/场提高铁水联运作业效率,在分析铁水联运作业流程、铁路装卸线/场布置特点的基础上,基于多智能体仿真技术,构建铁水联运作业系统仿真模型。以某集装箱码头为例,研究铁路装卸线/场布置及装卸设备数量对铁水联运作业系统的影响,在得到各方案指标值的基础上,对各方案进行定量分析。该研究成果可为相关工程规划、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集装箱船舶装卸作业效率,提出基于时间窗的集装箱装卸桥调度计划模型,通过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进行集装箱装卸桥调度计划模型的求解.实例表明,该模型可弥补对生产作业链环节考虑的不足,为集装箱码头提供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为给高效智能型立体装卸集装箱码头生产调度系统提供1套双倍场吊的平板小车调度策略,以最小化平板小车运行时间为目标,构建动态规划模型,并采用简化算法减少求解模型的时间,使得模型及其求解能够满足实时作业的需要.新工艺下双倍场吊的平板小车调度系统通过减少岸吊和双倍场吊之间的运行距离和等待时间来提高集装箱码头的装卸效率.通过案例分析,新装卸工艺比传统装卸工艺的工作效率提高约7%.  相似文献   

9.
集装箱自动化无人堆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上海外高桥二期码头建造的世界一流的全自动、无人化集装箱空箱堆场.该堆场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低架轨道龙门吊与中转平台相结合的接力式集装箱堆场装卸新工艺,结合数字通信、自动控制技术、三维堆场管理与规划技术,实现对集装箱堆场无人化的高效自动装卸.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双40英尺集装箱装卸系统的自动化码头堆场分配问题,运用多目标规划方法,建立滚动式的集装箱码头出口箱堆场计划模型.此模型在缩短出口箱箱位到相应泊位的总运输距离、平衡各场桥的工作量以及提高双40英尺集装箱装卸率的基础上建立目标函数,以达到提高码头装卸效率和降低码头装卸成本的目的.为了得到模型的可行解并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启发式算法和离散粒子群算法流程.最后,通过案例分析验证该堆场计划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文献多将集装箱路径视为多商品网络流问题且没有考虑沿海运输权,以集装箱运输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在考虑沿海运输权的条件下构建一个集装箱路径的0-1整数规划模型.算例选择由亚洲、欧洲和大洋洲共计46个港口组成的班轮海运网络.算例分析发现,若各个沿海国家开放沿海运输权,船公司可将集装箱捎带至任意沿海港口进行中转,可降低航线网络3.5%至4.9%的运输总成本.该集装箱路径模型生成的集装箱箱流,可用于分析船公司航线舱位的利用率,调整航线网络.  相似文献   

12.
为合理分配班轮公司的船舶资源,考虑航运市场上集装箱运输供需平衡因素,以规划周期内船队运营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航线配船的整数规划模型.使用Gurobi求解该模型.通过数值实验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对集装箱运输需求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航运市场上集装箱运输供需状况对班轮公司的运力配置结果有重要影响;由于班轮公司追求运输规模经济性,航运市场上存在的运力过剩与运力扩张的矛盾仍将持续.  相似文献   

13.
为使集装箱班轮运输公司在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下实现利润最大化,运用古诺模型和伯特兰模型进行班轮定价.根据古诺模型,班轮公司通过确定运量来实现利润最大化;试图通过降价来增加利润,导致运价最终趋向伯特兰均衡点.引入运能限制后,不存在伯特兰均衡运价;引入理性预期后,运价趋向于古诺均衡运价,运用优化后的模型分析,得出封存运力、联合...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集装箱码头的自动化运转,在构建轨道式港口集装箱码头物理模型的基础上,采用西门子PLC设计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监控系统,运用Step 7编写自动装卸船程序、点动控制程序、复位程序、异常处理程序以及应急程序等.同时,在Visual Basic 6.0开发环境下设计监控系统的人机界面,并通过工业以太网实现上位机与PLC的实...  相似文献   

15.
集装箱班轮服务网络优化和货运路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班轮公司的资源优化能力,解决航线选择、重箱运输路径、空箱调运路径、多类型船舶配置以及船速设定等问题,根据实际班轮运输组织方式的特征,构建多港挂靠和轴辐式混合网络,建立以运营总成本最小为目标的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模型。采用大M法把这个非线性模型转换成线性模型后通过CPLEX进行求解,并用中远集运在亚洲—大洋洲—欧洲区域的部分航线验证模型的有效性。通过灵敏度分析发现:港口装卸效率的提升对减少班轮公司运营成本效果显著;船舶的燃油成本与运营成本之间存在着相关性,故油价的持续上涨迫使班轮公司选择降速、配置更多的船舶来降低整体成本。  相似文献   

16.
为改进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提出一种新型高架轨道式集装箱码头系统(该系统还处于概念阶段,简称新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对其性能进行分析。应用Plant Simulation构建新系统仿真模型。与基于地面自动导引小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AGV)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系统(简称传统系统)进行对比,分析新系统的作业性能和高架小车数量对作业指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系统相比,新系统的船舶装卸时间缩短约6%,节约了码头岸线和岸桥资源;高架小车配置数量与码头主要指标呈近似二次关系,建议在各作业线上配置5~6辆高架小车。结果可为新系统的后续研发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给班轮联盟合作运营提供有效建议,在低碳经济下考虑政府制定碳排放限额和存在碳交易市场,建立碳排放受到约束时基于班轮联盟舱位互租的总成本最小的航线配船模型,并通过LINGO 11. 0进行求解,寻找合理的航线配船方案。比较联盟采用舱位互租和非互租策略时的总成本,分析碳交易价格和碳排放限额变化对总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舱位非互租策略相比,采用舱位互租策略时总成本降低,总成本增加幅度减小;碳排放限额与班轮公司的总成本负相关。总体来看,通过班轮联盟、政府适当调整碳交易价格和碳排放限额可降低碳排放量,降低班轮公司总成本。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集装箱码头的集装箱运输车(简称集卡)调度问题,通过分析集装箱码头的业务流程,总结归纳出基于多智能体(Agent)的集装箱码头生产管理框架,建立集卡Agent之间的信息协商模型,开发集成GPS信息和2.4 G无线网络通信的集卡Agent车载终端.该车载终端集成通信与定位两大功能,可避免码头为获取生产指令信息和定位信...  相似文献   

19.
针对港航企业在迅猛发展、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很少对成本进行探讨和评价的状况,运用随机前沿分析(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 SFA)理论建立成本效率评价模型,选取10个港航上市公司2001-2006年的面板数据,对其成本效率进行评价;发现港航上市公司的成本效率水平虽然逐年递增,但整体还不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从港航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来看,应进一步开源节流,控制总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