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湘南学院学报》2018,(5):80-83
针对高职"汽车电子与电器设备"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结合课程特点,提出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从行动导向的特点出发,以"前照灯的故障诊断与修复"学习任务为例,介绍了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设计及实施方法.实践表明,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有利于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更有利于带动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  相似文献   

2.
汪静 《继续教育》2014,(4):79-80
当代德国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行动能力,即专业能力和项目能力的获得,而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可以培养这两方面的能力。德国职业教育中基于"行动导向"理念的几种基本教学模式,可以为我国职业院校教师深化基于"行动导向"理念的课程改革提供方法层面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介绍《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项目化教学课程改革总体设计,对课程的教学项目、目标和任务及考核方法进行了设计,分析了课程改革的特色和创新点,实现了以"行动为导向"、"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客户关系管理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充分实现该课程的培养目标。行动导向教学是当今高职教育领域提倡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本文探讨行动导向教学在客户关系管理课程改革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是以职业岗位分析为基础,以工作过程为根本,按照典型工作任务导出行动领域,从行动领域转换到学习领域,再通过适合教学的学习情境使之具体化。本文在探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思想基础上,分析了"外贸实务英语"课程改革实施的步骤,并界定该课程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6.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是以职业岗位分析为基础,以工作过程为根本,按照典型工作任务导出行动领域,从行动领域转换到学习领域,再通过适合教学的学习情境使之具体化.本文在探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思想基础上.分析了"外贸实务英语"课程改革实施的步骤,并界定该课程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7.
徐国莉 《教育与职业》2012,(14):144-145
文章依据能力本位教育观制定了"社交口才与礼仪"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了"文明礼仪之星"贯穿项目整合课程教学内容,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组织教学全过程,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并改革课程考核方法。经实践,收效颇丰。  相似文献   

8.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水平为目标,改革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将"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应用到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中,通过三年的教学实践,学生的实践能力及职业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强调"通过行动来学习",教学实施过程必须要以情境性原则为主,科学性原则为辅,开发和优化"小型"的主题学习单元,通过模拟实际的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来提高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但是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文科类课程中实施相对较难,商务综合英语教学改革在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教学实践证明行动导向教学能够在商务综合英语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运用“行动导向教育模式”改革护理学基础课程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深刻理解"行动导向教育模式"内涵的基础上,文章运用"行动导向教育模式"对护理学基础课程从教学计划的编制、教学体系的建立、职业能力的分析、教材的选择及编写、课程资源的开放、教学条件的改善、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改进、考试制度的改革、教学评价的实施等方面提出了大胆的改革设想.  相似文献   

11.
高职教育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环境化学》课程体系,是我院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多年来,通过《环境化学》课程改革课题组不断探索,先后明确了本课程的改革思路、确立了改革目标,并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和评价机制四大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尤其在课堂教学方法上取得教师与学生均认可的实效。  相似文献   

12.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按传统的课程设计方式进行,已不能适应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求。采用增加实践环节,变“设计”为“测绘”,变“二维设计”为“三维设计”的方法,可提高课程设计的应用性、实践性,提高教学效果贴近高职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化工机械设备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方式组织实施教学,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文章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方法等方面对该课程的改革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按照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的基本要求,以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为目标,本着"宽基础、高效率"为学生传授综合知识的目的,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改革和考核体系等方面对材料成形工艺基础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程实施中,近来的理论界提出了教学“回归”。为什么呢?这并不是说课改的失败,也许是当前的课改步伐太快,或者是虚化现象、形式主义严重了点。教育专家提出教学要回归传统、教学要回归生活、教学要回归自然,其目的显然是从新的历史高度对以往教育观念进行的理性审视。事实上,也只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课程改革的立足点,找到新的审视角度之后,才可能将课改稳步而又扎实地推进。  相似文献   

16.
从西南大学"中学化学教学设计"课程改革的缘由出发,提出了课程建构的新思路在于突出课程的人本性、强调课程的探索性和实践性,并对"更新教学理念、整合教学内容、探索教学方法、改革课程教学评价方式"四个方面的课程教学实践新策略以及课程实践教学效果进行了必要的阐述,以期提高化学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7.
新的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理念,对高师“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目前“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存在的问题,对已有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进行整合与改造,进行合理的重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课程改革是对我国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进入"十二五"我国的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而校长在这当中要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从而推进课程改革的发展,是一个有待研究的课题。本文从课程改革的可持续发展出发,通过对课程改革和校长领导职能的论述,探讨校长的领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运用多媒体进行法律课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方法改革的一种尝试。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对提高高职高专学生人文素质,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促进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独特作用具有深刻的文化、教育、学科意义。目前课程改革的环境良好,各相关研究领域成果很多。本课程改革的内容具有创新价值。能实现对大学语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人本化探索,也能够促进高等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