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花样滑冰规定图形中基本动作的生物力学论证"(之一)(以下简称"花文"发表在"冰雪运动"一九八二年第三期),试图应用力学的基本原理,研究花样滑冰运动员,沿着圆弧单足支撑滑行时的受力分析,以及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所具有的速度、加速度和受到的惯性力、支撑反力,摩擦阻力及所在圆弧半径等各力学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力学的一般原理找出某些规律而得出结论,用来指导运动员按规定图形完成动作.但是"花文"中所列的方程及对方程的分析都存在着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
速滑运动员要想沿着圆弧的弯道滑跑,必须时刻改变滑行方向,要不断改变滑进方向,必须加以外力作用才能实现.迫使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外力叫做向心力.它的方向是沿着圆弧的半径指向圆心的.速滑运动员沿着圆弧弯道滑进时,所需要的向心力是他身体重力的水平分力.这个力的大小对一个运动员来说是跟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跟圆弧的  相似文献   

3.
谈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舞蹈意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李燕 《冰雪运动》2006,(2):30-31,57
花样滑冰运动是融技术动作、音乐和舞蹈于一体的竞技体育项目,舞蹈对于花样滑冰起着烘托和辅助作用,地位十分重要。花样滑冰具有它独特的比赛空间、表演区域、表演意识和表演风格,其具有立体性、速度性、滑行性。为更好地训练运动员的舞蹈意识,应该采用培养运动员的音乐素养;培养运动员的动律感;培养运动员情寓于舞;培养运动员的舞蹈表现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国运动员的艺术表现力,在花样滑冰比赛中取得佳绩。  相似文献   

4.
花样滑冰是一项十分复杂的运动,需要高度的技能和技巧.耐力、力量、爆发力和柔韧是构成这项运动的主要身体素质.它的专门素质还包括平衡能力、节奏感和协调性.要掌握花样滑冰技巧,献身和协作精神也是必不可少的.由于艺术对花样滑冰的影响,运动员在表演中避免明显的身体紧张和精神负担是非常重要的.运动员必须具有快速滑行的能力以及高跳和快速旋转能力.素质是使表演达到轻松自如的基础,运动员必须能够承受整套表演和机体连续运动的负荷。素质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妨碍冰上表演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5.
旋转运动在完成各种规定图形的过程中,身体要参与许多种旋转运动。在一篇专门的文献中,按照贯例把花样滑冰运动员沿弧线滑行时身体的复杂运动分成为平动和转动。由于这种不确切的分类,使得运动的重要特性之一,被忽视了。  相似文献   

6.
对花样滑冰运动员身体训练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结合训练实践,对花样滑冰运动员身体训练的主要内容进行探讨,阐述花样滑冰运动员身体训练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合理有效的身体训练方法,以期为花样滑冰教练员和运动员在今后的运动训练过程中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探讨我国花样滑冰运动的发展势态,采用文献资料、现场观察、数据统计等方法对第12届全国冬运会和第11届全运会花样滑冰单人滑比赛前6名运动员试做难度动作进行统计对比,发现:我国单人滑竞技能力呈上升势态,难度跳跃动作明显增多,对规则的理解更加深刻。提出提高难度技术动作的质量和稳定性,加强运动员的滑行速度和体能要求等建议,为花样滑冰运动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2011中国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过程进行定点拍摄,从中挑选3名助滑技术动作具有代表性的世界优秀选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SIMIMOTION生物力学分析系统对3名运动员联合旋转前的助滑技术动作进行解析。结果显示:支撑脚滑行时须领先于重心,其滑行轨迹应具有一定的弧度;运动员重心在进入旋转点前应适当降低,积累势能;助滑阶段应充分利用摆动腿的摆动作用,身体其他部位相应配合。  相似文献   

9.
女子花样滑冰优秀运动员跳跃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艾利尔软件,通过对2003年中国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我国优秀运动员以及国外优秀运动员跳跃动作的技术录像解析,分析所获得的起跳时水平速度、空中水平位移、腾空高度、空停时间、腾起角、关节角度等参数,并与国外优秀运动员作比较。结果显示,我国运动员起跳时水平速度与国外优秀选手还有差距,需提高滑行技术和蹬冰力量;提高起跳技术、腿部蹬伸力量和爆发力,使水平速度有效地转化为垂直速度;我国部分运动员腾起角偏大,在提高水平速度的同时,人体重心腾起角应逐渐减小;助滑末期运动员支撑腿应积极屈膝,充分后引浮腿;起跳时支撑腿应积极蹬伸,形成“小摆臂,早收臂”。  相似文献   

10.
影响高山滑雪运动员滑行阻力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在进行高山滑雪运动时,雪板与雪地之间的摩擦力、空气阻力以及推雪阻力都是影响高山滑雪运动员滑行阻力的主要因素。这些阻力可能来自滑雪者的技术、身体特征、设备及环境的影响。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出发,研究影响高山滑雪运动员滑行阻力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一些减少运动阻力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影响U型场地单板雪上技巧出槽速度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讨影响U型场地单板雪上技巧项目运动员出槽速度的因素,主要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基础理论和运动影像分析法,并结合U型场地单板雪上技巧的场地特点,对我国部分优秀单板U型场地滑雪技巧运动员入槽及出槽的部分运动学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场地的高度落差、第一次入槽助滑、速度和用刃方向夹角及入出槽时身体姿位均对出槽速度产生影响.建议运动员在入出槽时要调控好身体的重心位置,以便更好地控制滑行的速度和方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测试73名男、女少年花样滑冰运动员,运动前后的血糖、身体不同部位皮肤温度、身体主要部分各部围度以及神经类型。发现他们运动后血糖普遍升高,成绩优秀的运动员体温调节能力强,皮肤温度下降,身体各主要部分围度较大;这些生理指标的特点,均可作为少年花样滑冰运动员进行科学训练和选材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我国女子铁饼运动员马雪君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专家访谈法、生物力学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她的运动技术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双支撑起转时间短于前3名优秀运动员,铁饼速度变化大,右脚离地时刻拉引角和肩髋角都大于前3名优秀运动员;单支撑旋转阶段时间长于前3名优秀运动员,旋转速度和速度提高小于前3名优秀运动员,拉引角和肩髋角大;腾空阶段时间长于前3名优秀运动员,平均速度和右脚着地速度小,铁饼行程大;转换时间短于世界优秀运动员,速度损失大;最后用力阶段时间短,两脚距离和铁饼行程短,旋转半径不足;躯干右侧速度都大于前3名运动员,左侧运动速度小于前3名运动员,左侧相对由侧运动不足.研究结论为,马雪君双支撑起转阶段时间短,用力早,上肢伸展幅度大,运动速度快,旋转半径小,躯干扭紧状态好,起转速度低;单支撑旋转阶段时间长,旋转速度慢,动作幅度大,左臂打开早;腾空阶段时间长,向前速度慢,做功距离大,速度损失大,着地身体重心姿势低,保持身体姿势的能力强;转换时间短、转换快,速度损失大,运动速度慢,上肢伸展幅度大,躯干扭紧不足;最后用力阶段时间短,动作速度快,工作距离短,出手角度小,出手高度低.  相似文献   

14.
为探求优秀散打运动员的体重差异与鞭腿技术动作特征是否对击打速度产生影响。方法:运用VICON Nexus 3D运动捕捉系统,对小、中、大三个级别15名运动员运用鞭腿技术动作快速击打目标物时的运动轨迹进行采集。依据鞭打动作特点和下肢关节运动特征,将技术动作划分为四个时刻、三个时段,并对四个时刻下肢关节的角度以及三个时段的动作位移、时间、速度、角速度等运用VICON Polygon分析软件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启动时段(P1)小级别运动员的躯干和支撑腿各关节运动幅度呈"上大下小"状态,大级别运动员呈"上小下大"状态;三个级别运动员作用腿下肢关节的运动方向相同,运动幅度却出现差异,小级别运动员启动时段的动作速度相对较快。击打时段(P2)三个级别运动员支撑腿的髋、踝关节回旋运动方向出现差异;作用腿下肢关节运动方向相同,中级别运动员膝关节屈曲角度相对较大、转动半径相对较小,击打时段的动作速度也相对较快。回收阶段(P3)三个级别运动员支撑腿髋关节屈伸、回旋运动方向出现差异;作用腿下肢关节运动方向相同,小级别运动员作用腿下肢关节转动半径相对较小,回收时段的动作速度也相对较快。不同级别运动员鞭腿技术动作特征对击打速度存在显著性差异,相同级别散打运动员减轻体重、改善下肢关节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幅度,才是提高击打速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外勾型跳跃这种类型跳比3字类型跳更困难,原因有二: 1、跳跃的旋转方向和起跳弧线方向相反. 2、落冰更难,落冰曲线及身体的倾斜和起跳弧线相反。外勾跳的正确线痕必须和变刃线痕的主方向一致,如图2所示(与勾手跳一致)。图2: m—主方向。 g—运动员身体重心在冰上的垂直投影. C—在起跳前瞬间的起跳弧线。 d—空中飞行。 e—落冰后的落冰弧线。注释: m:正确的跳跃主方向是在变刃中,在空中飞行必须保持直线运动。 g:运动员的身体重心必须保持和变刃线痕相吻合。在起跳前瞬间,它是在点  相似文献   

16.
冰上舞蹈是我国花样滑冰弱势项目,寻找与世界优秀选手的差距是提高我国冰上舞蹈运动员的关键。通过对2014年中国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冰上舞蹈比赛中外选手的比赛观察,对我国选手在短舞蹈和自由舞的技术和节目内容进行研究,发现我国选手在滑行技术、动作链接、节目完成和身体表现、节目编排以及音乐的表达方面与外国优秀选手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滑行用刃、节目内容上存在不准确、对音乐理解和舞蹈动作不到位等问题。认为我国选手应尽快熟悉花样滑冰国际比赛的程序与规则,加强滑行技术的基础练习,建立专项艺术训练模式,提高花样滑冰冰上动作的艺术表演内涵与深度,才会使我国冰上舞蹈项目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7.
刘锋 《冰雪运动》2014,(6):93-96
冰刀结构、冰刀研磨、运动服装等非运动员主体条件的技术创新不仅丰富了速度滑冰训练理论的完善,对速度滑冰技术的改进亦起到决定性作用。短道速滑运动员使用槽刃冰刀可以增大运动员弯道滑行时法线方向冰刀与冰面之间的斜面的支撑力,可以让运动员把身体向圆心方向倾斜的程度加大、产生更大的向心力,以更快的速度滑过弯道。在4轴联动数控磨床基础上设计一台专门加工短道速滑冰刀槽刃的自动磨刀机,技术关键是将冰刀刀片与砂轮轴布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使用单斜边砂轮,这样才可以为短道速滑冰刀磨出槽刃。短道速滑冰刀槽刃数控自动磨刀机还包括工件夹具、电源、数控装置、辅助装置等其他功能组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花样滑冰冰舞运动员身体成分构成对运动成绩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韩国产IN-BODY3.0人体成分分析仪,以我国冰上舞蹈最优秀的群体为研究对象,定期检测冰舞运动员全身肌肉、脂肪、水和营养物质等比例。结论:首次提出了来自国内最优秀花样滑冰冰舞运动员群体在创造最佳运动成绩时期的身体成分参数值,供广大教练员训练与选材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2003年北京中国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中国和世界一些优秀选手进行了跟踪定点三维测试,用国际先进的艾立尔系统和三维DLT方法对我国运动员高松和张民完成后外点冰跳动作进行了解析,比较分析了他们和完成同样跳跃动作的国外优秀选手的人体重心垂直方向位移-时间与速度-时间等相关参数。结论为落冰时支撑腿角度较小,重心偏低,虽有利于稳定但不利于重心速度的缓冲;落冰缓冲阶段冰刀侧向受力过大,使滑行不圆滑。  相似文献   

20.
薛文杰  APPLE 《体育博览》2020,(1):108-111
无舵雪橇也被称为平底雪橇、运动雪橇或短雪橇,属于雪橇运动项目之一。它是一种仰面躺在雪橇上,双脚在前,通过变换身体姿势来操纵雪橇高速回转滑降的运动。雪橇为木制,底面有一对平行的金属滑板。滑板不得装置能操纵滑板的舵和制动器。男、女单人项目比赛每队限报3人,每名运动员可滑行4次,以4次滑降时间总和计算名次,少者为胜。双人项目比赛时每队不得超过两名运动员,每名运动员可滑行两次,以两次滑降时间总和评定名次,少者列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