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技术创新模式,使教育和科技创新从"单打独斗"转变为"协同合作"。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必须从主体协同、资源协同等方面着手构建协同机制,促进高校、企业、政府等主体之间以及相关资源之间产生协同效应,确保产学研合作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2.
协同创新是一种复杂的创新组织模式,核心是通过对区域内创新资源和要素进行有效配置来实现增值。文章以协同创新理论为基础,对区域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概念、构成要素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区域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战略协同导向、知识协同整合、动力协同驱动、环境协同保障等协同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3.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高校的重要使命和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当前协同创新的瓶颈和障碍主要是各协同主体在价值观念及利益趋向上的背离、资源条块分割、管理上的各自为政以及保障机制的缺失。高校在协同创新链条中应协助政府作好规划、协调各方利益、推动行业技术创新以及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4.
科学是技术之基,技术是产业之源,而高校是科学技术创新的发祥地,是产学研创新的源头活水。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对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创造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继续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从建立战略协同机制、建立资源协同机制、建立利益协同机制、建立管理协同机制、构建专利协作模式和建立网络协同模式等六个方面对高校产学研协同机制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5.
研究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是新时期适应社会发展新常态的积极探索。在国家方针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企业、高校以及科研院所倾注优势资源,并依托政府、科技服务中介组织等的全面支持,共同开展技术创新方面的活动,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效能,激发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科研活力,最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国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前社会创新模式呈现以多元主体协同互动为基础的协同创新模式,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必须根据经济建设的需求,开展开放式多元化的合作育人。福州大学通过校政企协同、科教协同、多平台协同、跨学科协同等方式,积极探索全方位协同育人的有效模式,不断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培养适应区域及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中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并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校企之间的协同创新模式和范例充分揭示了我国高校只有快速反应、主动出击、勇于担当,才能实现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与双赢。由于目前高校产学研合作机制还不够灵活,协同与对接渠道还不够顺畅,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与区域或者企业的技术创新发展。为此,必须努力探索新时期高校促进区域自主创新发展的政策和策略,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两个层面探寻协同创新结合点。  相似文献   

8.
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能够使多个主体之间共享信息和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和整体大于局部的协同效应。通过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以及我国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比较,在分析不同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保障机制、高校主体功能及内容与层次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我国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校协同创新是指高校与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合作,围绕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各行业关键技术,投入各自优势资源,力求取得重大科研突破的创造性活动。高校协同创新具有动态性、多元性、融合性和持续性等特点。要改进高校协同创新模式,必须创建良好的协同创新组织方式,培养协同创新的思想观念,形成良好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0.
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是高校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选择,是高校卓越人才培养的重要助推器,是高校突显办学特色的重要举措。协同方只有目标、利益一致,在同一平台上主动谋求合作,才会有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的基础,才会存在双赢、多赢的可行性。高校应加强协同创新领导小组的建设水平,建立稳定的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的合作平台,健全协同创新的相关制度,营造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进而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水平。通过多年实践,大连工业大学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进步,高校创新团队的竞争模式发生了复杂的变化。竞争与协同的相互作用是高校创新团队有序演化的动力来源,其作用程度决定着高校创新团队演化的有序性和稳定性。本文构建了提升高校创新团队的内部协同管理机制模型,通过改善目标管理、沟通管理、资源管理、绩效管理这协同机制的四个重要环节,提升了高校创新团队协同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进步,高校创新团队竞争的模式发生了复杂的变化。竞争与协同的相互作用是高校创新团队有序演化的动力来源,其作用程度决定着高校创新团队演化的有序性和稳定性。在构建提升高校创新团队的内部协同管理机制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改善目标管理、沟通管理、资源管理、绩效管理协同机制的四个重要环节,可以提升高校创新团队协同力。  相似文献   

13.
在协同创新的进程中,高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效整合高校的创新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该文从高校的内部协同创新与外部协同创新两个方面,探讨广东高职院校创新资源的有效整合及协同创新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正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在协同创新过程中,依托特色学科群优势,通过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进行组织结构创新,着力推进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重点突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搭建区域协同创新网络体系,实现优势学科群与新兴产业集群的无缝对接,是面向当前我国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积极探索协同创新模式的一次有益实践。  相似文献   

15.
高校企业不仅要加强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而且要教书育人,培养学生的自然观和价值观,因而高校企业与一般企业不同,其技术创新具有更强的社会责任。随着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和生态教育的日益强化,高校企业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尤显重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人的生存和发展效益的“四效合一”,是高校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和发展战略的必然追求。高校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的主要途径包括:选择生态化技术创新的生态位;实现对生态化创新环境的适应与协同;构建基于生态化技术创新的战略联盟;实现内部及高校企业间的耦合;进行内部组织结构与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高校协同创新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高校的使命。我国高校协同创新的现实困境有大学使命认识不全面、利益主体目标不统一、政府保障措施不给力、创新评价机制不完善等。可以从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创新;明晰定位,打破组织壁垒;健全政策,突破资源瓶颈;完善管理,改变评价模式;注重教学,改革培养模式等方面探寻我国高校协同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高校科技产业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特色产物,作为高校产业的管理者和从业者要在全国科技创新的新常态下因势利导,对校办产业发展模式进行探索,创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协同创新作为将各方创新资源和核心要素有效汇聚,通过不断深度融合发展进而产出创新成果的创新组织方式,在高校科技产业创新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系统及其旋进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科技创新模式已突破传统的线性和链式,呈现出网络化、开放性的特征,多元主体协同互动促进创新成为新趋势。协同创新成为整合科技资源、提高创新效率、增强创新效益的重要途径,成为提高高校自主创新能力的全新组织模式。"2011计划"的实施,既为国内一流高校提供了崭新的科技导向,也为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提升自主创新水平提供了新机遇。本文围绕目标、模式、平台、机制和环境等方面设计了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系统原型,运用旋进策略理论分析了地方高校提升协同创新水平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9.
协同创新视域下高校坚持和发挥党的独特优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同创新已成为现今高校探索资源共享、转化、集成、重组的新型创新机制与体制的必然选择。在高校党建面临严峻挑战及承担艰巨任务的大背景下,高校坚持和发挥党的独特优势,应从三个层面共同建立协同创新体:一是优化板块设计,突出党建特色,深化协同创新体网络平台建设;二是发挥区域优势,推进资源转化,构建五位一体的协同创新模式;三是完善机制建设,强化协同功能,为协同创新体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相似文献   

20.
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实验平台建设的重点目标之一.文章归纳国内外知名高校以实验平台支撑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好经验,剖析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探究实验平台对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优化的必要性,通过理念协同、师资协同、课程协同、资源协同、科研协同、学科协同六大协同模式,为高校建构依托实验平台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优化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