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丘逢甲内渡之初,丘菽园是几个敢援之以手者之一,后因菽园受朝廷招安而割席。该文就两丘交往四年间,菽园为逢甲保存、刊印诗文,唱和、书信内容,海内外保皇党人活动与联系,以及两人对招安的心态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丘逢甲内渡之初,丘菽园是几个敢援之以手者之一,后因菽园受朝廷招安而割席。该文就两丘交往四年间,菽园为逢甲保存、刊印诗文,唱和、书信内容,海内外保皇党人活动与联系,以及两人对招安的心态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水浒传》中宋江等人领导的梁山起义军因接受招安,使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惨遭失败.这是事实.《水浒传》的作者对宋江的接受招安持什么态度?是肯定还是否定?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深入研究.因为其关系到我们对这部小说的价值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有一部分诗歌因其独特之处,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下面摘选一二作简要介绍:题盗诗宋朝有盗贼错偷了范仲淹的银  相似文献   

5.
陆清献治盗     
清朝年间,陆清献任嘉定县令。他在捕获盗贼后,并不动刑施罚,只是叫他们学纺棉纱,并发给一些工钱。纺了十天半月后,多数盗贼也许感到劳动得来的血汗钱不容易,良心发现,从此改邪归正。也有一些贼偷盗成性,恶习不改,一再偷盗而又被捕获。这时,陆县令仍不动刑,而是令盗贼在厅堂里喝醋;却叫差役在盗贼大口咽醋时,猛拍其胸脯,盗贼因气管突然受呛剧烈地咳嗽起来,且由于醋入肺部而染上咳嗽病。这样,由于时不时地咳嗽,他们若再偷盗,人们听到咳嗽声就会有所警惕。慢慢地,盗贼也就洗手不干了。陆清献治盗@李露  相似文献   

6.
学界一般认定唐宋以前还没有招安小说,我们认为这一观点是不正确的.早在先秦的《庄子》中,就有一篇招安小说《盗跖》.《盗跖》不仅具备了小说的所有要素,而且其招安模式与后世招安文学如出一辙.  相似文献   

7.
在清初的词坛上,彭孙通有着很高的声誉,和王士稹有“彭王”之称。其《延露词》中有部分艳情词,虽辞媚而非俗艳。无论从艳情词的数量还是内容上来看,彭孙通不应被定位为“艳情专家”。  相似文献   

8.
《水浒传》中梁山众好汉由于各种原因落草为寇,迫于宋江等主要领导的意愿最后接受朝廷招安,其被招安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在与奸臣斗智斗勇,一直到与皇帝取得联系,实情为皇帝所知的过程中,李师师这一角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李师师为招安做出了重大贡献,其文学意义不容忽视。在前代诸多有关李师师的记载以及"水浒故事"的记载中,她与梁山众人毫无瓜葛,其人物形象在文学演化中被施耐庵加以利用,经过艺术加工而产生了关键性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9.
王安石变法之后,保甲成为对宋朝乡村基层社会进行控制的主要组织形式。保甲不仅承担了缉捕盗贼、控制民户等职责,而且逐步走向了职役化的道路,成为宋代地方职役的主要承担者。募役法实行后被废除的职役负担,再次压在了广大劳动群众身上。  相似文献   

10.
《考试》2008,(Z1)
一、常识填空1.《水浒传》的作者____,朝代____,它是我国第一部____小说。2.《水浒传》中共有____将,天罡星共____人,地煞星____人。3.《水浒传》中从最初占据水泊梁山到梁山好汉聚齐一百零八位直至被朝廷招安,梁山寨主先后共有____位,他们是____、____、____。4.《水浒传》中坚决反对招安的将领是____、____;主张招安的是____。5."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纵横三十六,播乱  相似文献   

11.
宋耀如青少时期随出洋谋生的移民潮到美国,在美国接受教育,并受"民有、民享、民治"及祖国自强、民族革命的思想启蒙。1886年回到上海当职业传教士,经陆皓东介绍认识了孙中山。因钦佩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意向,他倾其所有,不为名、不求利,默默无闻地支持辛亥革命。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时,他举家跟随孙中山逃亡日本,与孙中山建立了生死与共的革命情谊。宋耀如曾一度反对孙中山与宋庆龄的婚事,但最终接受事实。宋耀如是一位"不求知名于世的世之隐君子",是具有高尚人格的一介平民。  相似文献   

12.
南宋孝宗禅位于光宗。光宗刚愎自用,拒言玩谏,父子失合;纵容皇后李氏,干涉政权;任用小人,政局黑暗不堪。彭龟年多次直言其弊。孝宗死后,光宗拒不主丧。朝中骚动,人心散失,彭龟年伏地叩额苦谏,不为所获。彭龟年认为唯有建储,才可稳定政局。后又拥立嘉王(即后来的宁宗)即位。彭龟年作为这一历史时期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以他的活动及言行为视角,可更深入解读绍熙政局。  相似文献   

13.
宋代张藻、张伯寿、张思济、张履信、曾晞颜、彭元逊、彭子翔等七家词人之生平事迹,多有不明,前贤时哲或有考述,然亦语焉不详。经钩沉载籍,考知七人之生平里籍多项,以补《全宋词》词人小传之阙。  相似文献   

14.
福彭是曹寅长女曹佳氏的长子,幼年即受康熙帝的恩养,及长受雍正帝拔擢、乾隆帝重用,在有清史上是一位值得重视的人物。福彭及其父纳尔苏的宦海浮沉对曹家的盛衰有着密切关系。《红楼梦》创作过程中极可能将平郡王府的家史和福彭的事迹作为“素材”融进了小说的故事之中。因此,对《红楼梦》的成书过程研究和文本解读都应该重视福彭及其家世的全面考察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对孙犁的研究已取得了许多成果,并成为文坛的一个热点,然而,孙犁研究仍存在着一些尚未涉及或研究较薄弱的领域,如:“文革”后孙犁作品的研究,作家的本体研究(孙犁的心理,气质,人格研究,孙犁文化意识研究,晚年孙犁研究);孙犁的文学个性及在中国现代,当代文学史中的定位,孙犁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把孙犁研究推向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6.
许多学者认为孙犁的基本精神是“儒家”或“革命者”,本文认为构成孙犁精神最本质部分的是乡村文化。他始终保持对乡村的浓厚依恋,保留着浓郁乡土气息的生活习惯和道德观念,文学创作和文学观上也有清晰的乡村文化色彩。当然,孙犁的文化资源不是单一而是多元的,乡村文化对其创作的影响呈现阶段性特点,他对乡村文化也有所超越和批判。但是,总体而言,孙犁体现了乡村文化的无声浸润,是乡村文化孕育的优秀作家。  相似文献   

17.
衰老之于作家孙犁是一个转捩,在其身上这种由生理变化引起的内在心态的种种波动、演化,是解读晚年孙犁生命意识的鲜明症候。从其晚年著述不时表达的“生趣”和偶尔流露的“死意”中,可以窥见他那几乎不为人知的心理深层。由“文革经验”感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在极度孤寂中流露出生趣体悟,以及基于大失望的死之神往,是晚年孙犁传达生命意识的三个主要层面。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先生的农业思想生成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特定的历史语境之中。他不仅提出农业发展对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功用,而且针对当时中国农业存在的核心问题,提出了系统全面的解决方案,涉及到农业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及农业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内在关联等四个层面,体现了孙中山先生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背景下中国农业发展问题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9.
宋代苏轼不仅在文学、经学、为政方面卓有建树,而且其兵学研究也颇具特色。苏轼的孙子兵学研究文章主要有两篇,其主要内容有对孙子价值的肯定,也有对其思想的批评。对孙子思想的批评与当时的政治现实与思想状况有关,也表现了苏轼儒家的基本立场。苏轼对孙子思想的运用更多地体现在战略层面,并在长期的学术研究与从政实践中形成了一些独到的见解,是对孙子思想的补充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彭燕郊先生弱冠之年,便以长诗《春天-大地的诱惑》、组诗《战斗的江南季节》跻身于气度不凡的“七月”诗群。上世纪50—70年代,因胡风要案而置身于严酷的厄境中,但一种隐性的写作也从未在他心底中止过。晚年诗作中所呈示的种种足以令人惊叹的精神进境,更是在中国现代诗史、思想文化史上留下了重要印迹。彭燕郊的诗文,始终维系在一个很高的精神高度上,它们至少是延缓着我个人精神生活的退化和萎缩的。谨以此文稍稍表达我对燕郊先生的敬悼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