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教育也要引入生态文明的概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琪 《天津教育》2007,(4):12-13
长期以来,我们多注重人与自身、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进入21世纪以后才真正认识到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有学者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人与自身的和谐,取决于人与人的和谐,取决于人与社会的和谐,但最终取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许多新的理论都在昭示这一观点。如有的专家把环境友好型社会定义为一种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致力于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的社会。“绿色财富”的理论则认为人类从以掠夺资源、破坏环境、积累财富转变为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创造财富,以不公平的手段占有财富转为公平协作分享财富,是人类认识观念上的一次飞跃。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相似文献   

2.
论人与自然、社会、历史的统一林剑关键词人;自然;社会;历史;辩证统一“人与自然是统一的”,对这一命题的正确性恐怕没有人会提出异议。但“人与自然”何以是统一的?人们对此的回答未必一致。在传统的哲学教科书中,人们常常顺着这样的思路来论证人与自然之间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教育情报参考》2005,(11):28-28
李定仁、段兆兵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6期撰指出: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就是教师专业不断成长的过程,开发程度和范围的大小,将决定教师专业发展的程度和水平;可以开发的课程资源的无限性,决定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是无止境的。在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活动中,教师通过融入自然和社会生活,实现对自然、社会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感悟,这是一种心灵的敞亮和思维的开启,是认识的飞跃,  相似文献   

4.
面向生活学语。语学习与生活是相联系的,语作为基础教育的主要学科.应当使学生广泛了解有关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丰富知识,比较全面地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现。  相似文献   

5.
文字好苍白!文字已无力到难叙在历史时空中仅属一瞬一点的2020年。过去了的一年,大自然的神秘力量以病毒方式严重警告人类,人类的智慧是有限的,莫要狂妄自大、自鸣得意。这一年世界上发生的好多事,迫使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思考人类究竟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社会和自然,问题涉及管理人类行为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几乎生活的一切方面。  相似文献   

6.
人类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凭借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灿烂的文明。随着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由被动接受、初步探索、过度征服到和谐共处,人类文明大体上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现在迈入了生态文明阶段。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是人类应对生态危机的必然选择。是人类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时期。可见,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之路:生态文明教育责无旁贷地要肩负起发展人类生态文明意识的重任;学科教学更应主动承载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转化,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生物学科作为一门关注生命的自然学科.更具有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独特优势,必然需要在这场绿色文明中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7.
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基本矛盾和永恒主题,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就是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8.
生命教育的三重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命教育是提升人生命的质量与意义,实现人生命全面和谐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教育。根据人的三重生命即自然领域的自然生命、社会领域的社会生命和文化领域的精神生命.生命教育分为关爱生命存在的教育、培育生命丰富社会属性的教育和生命精神教育。通过培养三重生命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协调人与世界的关系,使人和世间万物和谐共处;改造人类文化,使人类重新认识自我,找回现代人失去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时代背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说到底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解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既要反对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的态度,又要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做法,最根本的是要在与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积极地尊重、顺应、利用自然规律。人与人和谐相处是人之为人的一种内在的必然需求。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社会生活中,彼此通过语言、行为或其他方式化解各种矛盾,逐渐积累共识,最终达到相互理解而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0.
时代变革要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培养具有广博的知识与高雅的人文素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正因“博雅教育”主张教育的“广博”与“高雅”,而这一主张既可以解决中学教育的太过单一化的问题,也可以对部分学校教育太过功利化形成一种冲击。“博雅教育”因追求自我完善而受教育,追求外在的需要而受教育,这正符合人身心发展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发展观 ,从哲学角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实践、可持续发展与现代哲学四个层面的问题。倡导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不是“天人合一”。主张在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过程中 ,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合理地调节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 ,从而确立人在自然界中的合理地位。  相似文献   

12.
本通过探讨古希腊哲学家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思想,试图揭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探求人类在通向更加美好未来的过程中。怎样才能把握住自己的命运,使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实现人的充分的、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所谓道德智慧也就是人们运用道德知识、道德经验和能力对自己和他人、社会、自然关系的积极的道德审视,并对他人、社会、自然给予历史的、未来的多种可能性关系的明智的判断和选择。道德智慧源于道德生活实践,又穿越具体的道德生活,透视并把握道德生活的实质,形成一种日趋稳定的道德智慧结构。当一个人具有了较高的道德智慧时,就会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备种利益关系,尤其是面对很难的道德抉择时,表现出一种平淡恬静、从容自如的睿智。  相似文献   

14.
早在孔夫子时就有了以民为本的思想。但他是从政治的、统治的角度来说的,他懂得治国兴邦要以民为本。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都是以民为本思想的体现。“以人为本”是“以民为本”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马克思就非常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就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求得人的全面发展。当然,人的全面发展不仅限于经济生活、生产活动,也包括政治的、社会的、人文的、精神文化的活动,才能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的彻底解放。  相似文献   

15.
人文素质教育,即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很好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较好地解决人自身的理性、意志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人文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关键是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因此新课程下地理教学应加强人文教育,实现人文追求。  相似文献   

16.
作为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文学文化批评理论,生态批评关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用生态批评理论对福斯特的《霍华德庄园》进行重新审视,发现该作显示出作者强烈的绿色思维倾向及“和谐”观,为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和谐进行了尝试,达到了人类物质生态和精神生态的统一及人对自然的回归。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人与自然互动的场域这一侧面,探讨人类教育文化的生成与发展前景,认为:人与自然的矛盾运动是人类教育活动的基本动力。“自然·文化·人”多向互动与教育文化发展中的冲突,需要提升并充实“和谐教育”的理念,使科学与人文共融,进而走向实践智慧的人生之路,让知识与智慧相互嵌入,科学与艺术结成深层的伴侣。最终达到生命、人生和生态文明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18.
教育事业应当遵循自身的规律,无数复杂而又繁富的教育、教学规律运行的总体构成,就是本文所论述的“教育生态”。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应当具有相互和谐、彼此促进的关系,才利于人类每一个体的全面发展。教育生态理论就是试图从生理、心理、自然、社会等因素的综合观察中,谋求建立这种相互和谐、彼此促进的关系;培育教育生态的实践,则是循序渐进地诱导这种关系的积极作用,借以促进社会整体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19.
一何为教育?《教育大辞典》“教育”条目释文为:“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通常认为:广义的教育,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产生于人类社会初始阶段,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种活动过程中。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和受教育  相似文献   

20.
人文教育--高职生急需补上的一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从现代意义上讲,“人文”主要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所谓“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其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在《现代大学与人文教育》一文中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