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解决农村小学公用经费短缺问题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用经费是指公务费(如办公、水电、取暖、旅差费等)、设备购置费(即国家规定不足2万元的设备,如交通工具、教学仪器、家具、体育器材、图书等)、房屋修缮费、业务费(教学业务、科研、教师培训、招生等方面的费用)等.农村小学的公用经费应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但由于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基础教育的经费负担结构不合理和地方财力不足等原因的存在,致使农村小学公用经费的数额偏小.在我国西部的一些农村小学,地方财政对农村小学的公用经费拨款几乎是一个空白,仅能勉强拨给人员经费.那么该怎样解决农村小学公用经费短缺这一问题呢?对此笔者有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2.
公用经费是指公务费(如办公、水电、取暖、旅差费等)、设备购置费(即国家规定不足2万元的设备,如交通工具、教学仪器、家具、体育器材、图书等)、房屋修缮费、业务费(教学业务、科研、教师培训、招生等方面的费用)等。农村小学的公用经费应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但由于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基础教育的经费负担结构不合理和地方财力不足等原因的存在,致使农村小学公用经费的数额偏小。在我国西部的一些农村小学,地方财政对农村小学的公用经费拨款几乎是一个空白,仅能勉强拨给人员经费。那么该怎样解决农村小学公用经费短缺这一问题呢?对此笔者有以…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充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公用经费是衡量教育投入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保证。我国中小学公用经费的定额标准一直按照1992年颁布的《普通中小学公用经费实物消耗定额》中的参考定额标准进行制定,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公用经费的充足性未得到充分重视,拨付的公用经费不能满足学校和学生达到较高学业产出的实际需求。为此,需要改革现有国家公用经费定额标准的制定手段,将公用经费的拨付标准与学生的学业需要相结合,运用成本函数法等科学的手段测算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充足性水平,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尤其是在中部和西部的人口大省)公用经费的拨款基准,这样不仅可避免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投入过低、教学质量低下的情况,也有助于监督教育支出过大、成本过高、教育设施建设讲排场等资金浪费现象,同时能促进教育发展走向均衡化、稳定化。  相似文献   

4.
《南昌教育》2004,(4):27-28
1月1日 市教育局与市环保局联合发文,授予南昌三中、十中、实验中学、一职等10所学校“绿色学校”称号。市教育局与市政财局联合发文,转发《江西省财政厅江西省教育厅关于江西省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和杂费标准以及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的通知》(赣财教[2003]136号)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各省区市普通高中生均经费的常见差异指标分析发现,2003-2007年间总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不平等程度大于生均(预算内)事业性经费的不平等程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的不平等程度要大于生均(预算内)人员经费的不平等程度,生均(预算内)基建经费的不平等程度大于生均(预算内)事业性经费的不平等程度,而且生均(预算内)基建经费的不平等程度是最大的,达到0.5左右,其各地区间的差距水平已经处于很高位置了.除基建经费的不平等程度在增加外,其他类型的经费的不平等程度都在减小.各类型生均经费的预算内经费比例过低,且人员经费比重过大挤占了公用经费.  相似文献   

6.
要闻概览     
蒙秀溪 《广西教育》2015,(12):12-13
我区逐年提高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本刊讯最近,我区正着手制订新的公办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据悉,2014年之前,我区公办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为每生每年200元,2015年将按每生每年300元拨付,到2016年每生每年将提高至400元,实现生均公用经费标准逐年提高的目标。这一标准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负担,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安排,自治区制定的是最低标准,有条件的地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的困境与破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邬志辉  马青 《教育科学》2007,23(6):42-46
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实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的保障水平,但仍然存在着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标准偏低等问题,破解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困境的出路在于加快制定全国性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标准、完善农村中小学预算制度、改革公用经费的拨款方式、增强学校公用经费管理自主权、实行教师培训经费单列、加强监督、拓展筹资渠道。  相似文献   

8.
<正>日前,记者从江苏省教育厅获悉,江苏省已对公办幼儿园年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作出调整。从2018年春季学期起,江苏省定公办幼儿园(包括教育部门和其他行政事业单位、企业、乡镇、街道等举办幼儿园)年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提高到300元。各地制定2018年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不得低于省定基本标准,对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按照公办园同  相似文献   

9.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从国家到地方,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投入大幅增长,经费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农村中小学预算财务管理基础较为薄弱等原因,公用经费使用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那么,如何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进行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确保公用经费发挥最大效益呢?1.成立县级"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审核中心"。坚持"资产管理权限不变、经费使用权限不变、会计核算主体不变"的原则,成立县级"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审核中心",设置核算会计,  相似文献   

10.
以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均经费及生均预算内经费为例,发现它们均比全国高职生均经费低,但比全国普通高中要高,中部塌陷明显,公用经费的比例较低,预算内经费占总经费的比例较低.因此,国家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不断提高预算内经费水平,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水平,以保障中职学校的教学办公的正常运转.总体来说,各地生均经费的离差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11.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从2006年农村中小学春季学期开学起,分年度、分地区逐步实施。(1)2006年,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中央财政同时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安排公用经费补助资金,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启动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校舍维修改造资金保障新机制。  相似文献   

12.
高等院校公用经费历来处于紧缺状态,这一点在高专类学校表现的尤其突出,如何管理好有限的公用经费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从高校公用经费的现状出发,谈谈改革公用经费管理模式上的一点设想。  相似文献   

13.
动态     
浙江提高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本刊讯近日,浙江省正式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该省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将按照当地普通同级学校生均公用经费的10倍以上的标准拨付,并纳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系;随班就读学生按同级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执行。该《意见》还要  相似文献   

14.
中央财政近日追加下达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补助资金79.3亿元,加上年初预算安排的392.4亿元,2011年中央财政已累计安排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补助资金471.7亿元。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提标补助资金和农村教学点公用经费补助资金,重点用于以下方面:一是弥补寄宿制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9个省份107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支出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尚存在管理不规范、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不同学段、不同地域、寄宿制和非寄宿制学校之间公用经费支出的差异性十分显著。今后,我国要通过完善公用经费管理办法、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加强监督审计、实行财务公开等方式,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的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16.
桂文 《广西教育》2013,(24):10-10
我区从2013年秋季学期起,开始执行广西公办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最低标准(以下简称中职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最低标准),并计划在2015年执行到位。中职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最低标准是指补充中职学校正常运转所需的经费,该标准规定自治区直属、市属(含城区)、县属中职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分别为每生每年700元、600元、500元。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教工》2014,(8):20-20
均衡办学条件。统一经费标准。2010年统一城乡中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标准,小学、初中分别为700元/年、900元/年。  相似文献   

18.
随着义务教育以县管理体制的逐步到位,生均公用经费逐年提高,在公用经费的使用问题上,我们应该牢固树立把钱用在"刀刃"上的原则,切实做好公用经费的使用预算和支出管理。  相似文献   

19.
随着义务教育以县管理体制的逐步到位,生均公用经费逐年提高,在公用经费的使用问题上,我们应该牢固树立把钱用在"刀刃"上的原则,切实做好公用经费的使用预算和支出管理.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地区间教育财政的均衡发展。本文以预算内生均事业费、生均公用费以及生均公用费占事业费的比重为指标,考察了北京和上海两地郊县之间义务教育经费分配使用的公平性。结果表明,上海市三个指标的差异性均小于北京市,并且在北京市同类指标差异扩大的同时,上海市的差异在逐年缩小。通过对经费使用结构的分解,发现生均公用费是造成生均事业费差异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研究造成生均经费差异的经济、教育发展因素,发现当地人均财政支出的差异、人均GDP、人均教育支出等对于经费差异有正向影响,而政府对义务教育投入的努力程度对于经费差异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