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铝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和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实验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一节中的两个重要实验,这两个实验均存在反应现象慢、难以得出正确结论的问题,为此,笔者进行如下改进。一、铝与稀盐酸反应实验的改进1.实验不足之处。用铝片做该实验根本无法很快看到所需要的现象。因为在铝片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膜,用砂纸很难打磨铝片上的氧化膜,而氧化膜与稀盐酸反应又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在短时间  相似文献   

2.
黏合剂是一种常见的日常生活用品,在学习中也经常用到.笔者经过实践,开发了两个运用粘合剂的化学实验. 一、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由于铝容易被氧化而在其表面形成氧化膜,而氧化铝的熔点又比铝高,故铝箔在空气中加热只能形成熔而不落的小滴,即使在纯氧中也不易燃烧.教材中关于铝在氧气中燃烧的演示实验是这样描述的:把2 cm×5 cm大小的铝箔的一端固定在粗铁丝上,另一端裹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立即把铝箔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发生的现象.此实验的成功率极低,达不到课堂演示效果.为了克服以上不足,笔者重新进行了如下设计.  相似文献   

3.
铜和浓硝酸的反应实验是高中化学第二册讲述硝酸氧化性时的一个重要演示实验.教材上对此实验是单纯在试管中进行的,产生的有毒气体二氧化氮逸散到空气中,既污染了空气,也危害了师生的身体健康.为了防止以上弊端,加强环境保护,对本实验的改进显得很有必要,改进如下(装置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4.
磷及其燃烧产物和水化物都有较大毒性,而且最终都可能被排放到环境中会造成污染.为解决“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污染问题,我们经过实验探究,最终根据氢氧化亚铁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的性质,利用过量氢氧化亚铁吸收一定体积空气中氧气的方法对该实验进行改进获得了成功.此改进实验具有装置简化、操作简单、无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化学中有一些实验因受到空气中氧气的干扰实验效果并不理想。注射器具有密封性好的特点,故可用作“隔绝空气”实验的反应容器。笔者利用注射器改进了几个“隔绝空气”实验,实验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6.
“铝制品失去光泽当常擦洗”:铝制品在空气中其表面易被氧化而覆盖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而变暗,同时保护内部铝不被氧化,如果经常擦洗,表面的铝继续被氧化,反复如此,铝制餐具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另外,擦洗下的铝或  相似文献   

7.
改进了铝跟水反应的实验,设计了先用酸除掉铝条表面的氧化膜,再让该铝条在不脱离液面的情况下和水反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高中新编生物教材中实验一 :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脂肪的鉴定 ,其中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仪器多 ,过程复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受到实验时间的限制 ,因此考虑对该实验进行如下改进。1 材料的改进苹果汁在空气中很容易氧化 ,影响实验结果 ,而梨汁在空气中氧化的速度比较慢 ,因此在实验中可用梨来代替苹果。2 方法的改进原来的实验需要将苹果去皮、切块、研磨、过滤、制苹果的组织样液、水浴加热 ,实验所需仪器多、时间长、过程复杂。如果我们用梨代替苹果 ,可直接将梨切成小块 ,向果肉上滴加刚配制好的斐林试剂 ,然后用试管…  相似文献   

9.
为什么汞齐化的铝在潮湿空气中会迅速长出“白毛”白银市甘肃煤炭工业学校(730913)力凤琴关于铝的性质,有这样一项实验内容:将去掉氧化膜的光亮的铝片(棒)放入氯化汞溶液中,浸润约1分钟后,取出,用滤纸吸干铝片表面的液体.在铝片表面就形成铝汞合金,也就...  相似文献   

10.
铝丝与水的反应很难达到明显的实验效果,为有效除去氧化膜并增强该实验效果,实验用Y型管对铝丝与水的反应装置进行了改进,选用10%氢氧化钠溶液去除氧化膜,并在使用二甲苯液封条件下,让铝丝在15%氯化钠溶液中加热反应,体现了实验改进的优点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11.
铜和浓硝酸反应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铜和浓HNO3的反应实验是高中化学第一册第六章中讲述硝酸氧化性时的一个重要演示实验,同时也是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实验之一。所以铜与浓硝酸(HNO3)反应的原理、操作和实验结论在理解、掌握硝酸氧化性时具有重要意义。教材上对此实验是单纯的在试管中进行的,产生的有毒气体二氧化氮(NO2)逸散到空气中,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实验时反应物用量过大产生的大量NO2气体让学生和教师难于忍受。为了防止以上弊端,加环境保护,对本实验的演示操作进行改进显得很有必要。改进后,现象明显、效果良好,也达到了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12.
初中化学课本第21页为了讲清自燃概念——由缓慢氧化而引起自发燃烧,介绍了一个教师课堂演示实验,将白磷溶于二硫化碳,然后用滤纸浸湿后取出露置于空气中,过一会白磷在空气中缓慢氧化而到达燃点引起自燃。鉴于不少农村中学条件缺乏,市售二硫化碳不易买到,取材困难,且二硫化碳有毒性。我们设想这样改进:用甲苯代替二硫化碳,用普通卫生纸(皱纹纸)代替滤纸。实验证明,同样可收到满意的效果。方法上可取黄豆大的白磷,置于小烧杯中,加入20毫升左右的甲苯。由于常温下白磷在甲苯中溶解度不大,可将上述溶液  相似文献   

13.
现行中师化学教材中关于氨的催化氧化的演示实验,所述方法不甚周密,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为此,我们作了两次实验装置的改进,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次改进,考虑到原教材实验装置中的导气管未固定,教师上课时一人操作起来不方便。另外,由导气管导入的空气(一般以脚踏皮老虎鼓入)气流大小难以控制,气流太小空气供应不足,太大了铂金丝上的热量很快散失,两种情况都会导致铂金丝不能保持红热,影响实验效果。因此,我们将实验装置简化:去掉导气管,只用一个250mL的锥形瓶,一根铂金丝棒(即做焰色反应实验时所用的铂丝棒,不一定绕教材所示的螺旋状),另加一盏酒精灯。  相似文献   

14.
铜与稀硝酸的反应实验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的重要演示实验。该实验装置复杂、耗时过长、污染环境。为适应课堂实验演示,对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使其省时、环保、简单。铜与稀硝酸的反应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反应,是讨论硝酸性质的重要特征反应之一。该反应实验中产生的一氧化氮气体(无色)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二氧化氮气体(红棕色),以致该实验按常规方法操作难以达到理想的实验演示效果。为了解决此问题,虽已有许多同行设计了不少改进方  相似文献   

15.
利用粉笔具有强吸附性和热稳定性的特点,笔者对铝热反应、乙醇氧化生成乙醛的反应、铁和水蒸汽的反应这3个高中化学演示实验进行了有效改进。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十年制高中化学课本第225页上有一个氧化铝薄膜的保护作用实验,该实验是要求学生做的,它要求把铝条插入硝酸汞或其它汞盐溶液里浸泡片刻,铝跟汞盐发生了置换反应,当观察到铝条上有少量汞析出时,取出铝条,用碎滤纸轻轻地把表面上吸附的汞盐溶液吸干,把铝条放在干燥的滤纸上。经过片刻之后,则可以看到铝条在空气中被迅速氧化生成毛刷般的氧化铝。 那么汞在这个实验中起什么作用呢? 有人认为铝和汞盐溶液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17.
石腊催化裂化的实验一般以氧化铝或无水氧化铝为催化剂。 下面介绍两种在中学实验室制备活性氧化铝的方法和用它们作裂化催化剂的效果。 方法一:把铝丝(废导线)按一般方法以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氧化膜后,经汞齐化,然后在空气中缓慢氧化而得。(余下的汞很易分离除去) 方法二:同方法一将铝丝的氧化膜除去后与过量的甲酸(75%)在烧瓶内回流,反应后,将所得甲酸铝小火蒸干,然后在瓷坩埚内以酒精喷灯煅烧(坩埚发红)而得的固体物质。  相似文献   

18.
为了使学生掌握“醇催化氧化生成醛”的反应原理,使实验效果更佳,我将原实验做了改进。改进后的实验仪器和用品主要有酒精灯、外径为φ8mm 约50cm 长的玻璃管和一端绕成螺旋状的铜丝。实验用品简单,但能使空气中的氧与乙醇蒸汽在红热的铜丝催化作用下生成乙醛蒸汽,刺鼻气味显著,能始终看到铜丝保持红热,并能控制铜丝产生时而光亮、时而发黑等具有启发性的有趣现象。实验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19.
1 实验改进的原因 铜与稀硝酸反应,会产生有毒的NO气体,实验要求尽可能在封闭式容器中进行,以防止环境污染,危害学生的身体健康.其次,NO是一种无色气体,在空气中能被迅速氧化成红棕色的NO2气体,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够清楚地观察到NO2气体的颜色,实验过程中,要避免NO和空气接触.  相似文献   

20.
郭强  支维洲  杨嵘  赵越 《化学教学》2011,(11):39-40
本文针对教材中"白磷在水下燃烧实验"的不足之处,介绍了五则该实验的改进方案。改进方案的共同特点是,巧妙利用空气,实现白磷在密闭装置内燃烧,取得良好的环保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