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认为,《资本论》的哲学底蕴与现代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马克思“早年实践观———中年唯物史观———晚年世界历史观”的哲学思想精华,集中体现在《资本论》的整体创造过程之中,《资本论》不仅是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代表作,而且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制高点;2《资本论》中蕴涵着创立唯物辩证法体系的“马克思构想”,从哲学高度解读“《资本论》的逻辑”,从理论上再现“马克思辩证法构想”,这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化的思想基点;3对于马克思唯物史观来说,早期手稿只是思想萌芽形态,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则是核心原理形态,只有《资本论》历史观才是系统展开的发达机体形态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年都曾属于黑格尔唯心主义学派,后来在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唯物主义的影响下,又都变成“费尔巴哈派”,而后1843—1846年间再从“费尔巴哈派”转向科学共产主义.转变的关键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本文拟在研读他们的早期著作的基础上,探讨唯物史观从萌芽到形成的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萌芽始于1843年.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标志着唯物主义历史观形成阶段的起点.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手稿中,马克思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就是法的关系同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  相似文献   

3.
唯物史观的伟大发现实现了哲学领域里的革命性变革,为创立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奠定了牢固的世界观和历史观的基础.其创立的过程是艰辛和曲折的,同时也是马克思思想转变的过程.本文从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相关著作出发,历经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的转变、对前人的批判到最后创立科学的社会历史观,阐明唯物史观的创立过程.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完成了革命的变革,众所周知,这个变革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唯物史观的发现。但是,唯物史观是怎样发现的,它跟过去的社会历史理论有什么联系?对此各家看法不一。以往的历史观,特别是黑格尔的社会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这是没有争议的。但是,它却包含着许多“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列宁语)。恩格斯说,黑格尔的社会历史观是划时代的,“这个划时代的历史观是新的唯物主义观点的直接的理论前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121页)。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马克思对自己的直接理论前提——黑格尔的社会历史观的批判继承和创造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所作的简明而完整的概括,是世世代代想要准确理解唯物史观的人们都不能不研读的经典论述.马克思在<序言>中说明的他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经过,同时也就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形成、运用和得到证明的过程,这一事实表明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的科学体系.<序言>阐明了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根本原理,阐明了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社会结构,由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决定的社会发展和社会革命的规律,阐明了社会形态演进的历史进程和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的科学性与阶级性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在1859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谈到他怎样在1842—1843年间“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从而促使他“去研究经济问题”.这个研究使他在1844年得出:“法的关系正象国家的形式一样……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一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结论.接着他将自己在和恩格斯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次阐明,而在《共产党宣言》中作了详细论证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简要表述为:  相似文献   

7.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一生中两大发现之一。列宁称这个发现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列宁选集》第二卷,第443页)然而,和唯物辩证法一样,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形成,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完成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形成以前,在社会历史领域,虽然总的说来是唯心主义占据统治地位,“人们对于历史和政治所持的”是“极其混乱和武断的见解”,(列宁语,同上书)但并不能否认,  相似文献   

8.
自1932年首次公开发表以来.《德意志意识形态》一直被看作是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最重要的哲学著作。而由《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系统阐发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则一直被看作是马克思最具原创意味的哲学思想。然而,通过深入到马克思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所提供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论语境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语境的分析.就会发现.《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早期重要的经济学著作.而由《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系统阐发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则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这一“真正的实证科学”的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的“总论”。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把唯物主义贯彻于研究社会历史,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最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分别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和《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里对唯物史观作了精辟和最为详尽的阐述,为我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趋势,正确认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根本观点上有着高度的统一,但由于人的理论修养和著述分工等不同,又有着各自的特点,在恩格斯著《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比较中,我们能充分感受到他们的“异”与“同”。  相似文献   

11.
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重要理论来源。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德文第一版序言中说:“唯物主义历史观及其在现代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上的特别应用,只有借助于辩证法才有可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8卷,第377至378页)但是关于辩证法与唯物史观的渊源关系,无论是马克思还是恩格斯都没作过具体的阐述。长期以来,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形成史上的这一重大课题,可以说是若明若暗,不甚了了。反映在马哲史或哲学原理的教科书里,只是简单地一提而过,甚至连提也不  相似文献   

12.
一马克思发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是第一次把唯物主义学说运用于社会现象,创立了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学说。马克思以前的唯物主义是不彻底的唯物主义,只在解释自然现象时才是唯物主义,一进入社会领域就变成唯心主义了。这就是说,他们下半截是唯物主义,上半截是唯心主义。当然,就是在“下半截”即自然界的唯物主义,由于形而上学的限制,也不能说是完全彻底的。恩格斯认为旧唯物主义有三大局限性,即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唯心主义。列宁在《卡尔·马克思》中,对这个问  相似文献   

13.
一百多年前,《资本论》问世了.她的创立,是马克思在辩证地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在精神上再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具体的结果.这个再现的“整体”,马克思把它称为“一个艺术的整体”.①马克思在构建这一艺术整体的过程,已把辩证法作为逻辑贯穿其中了,所以列宁说:“虽然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②对《资本论》的逻辑进行探讨,不仅是对马克思的实际纪念,而且对如何创立辩证逻辑科学体系,有重大意义.我们认为从思维逻辑方面研究《资本论》,就是探讨构成整体的思维艺术,其最基本的内容是马克思关于思维上升的理论.下面试就这方面,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4.
《资本论》是一部划时代的伟大著作。这部著作完成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它创立了批判的、革命的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伟大导师列宁在评价《资本论》时指出,随着《资本论》的出现,“马克思主义已经具有全副理论武装”。(《列宁选集》第一卷第195页)  相似文献   

15.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一生中两个科学发现之一,它的创立经历了客观唯心主义、人本学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实现革命转变三个发展阶段。如同一切意识形态的产生,唯物史观的创立有着经济的、政治的、思想的条件和基础。  相似文献   

16.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作为马克思首创的理论体系,其方法论意义不亚于他们所阐明的一系列范畴和原理.恩格斯在晚年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中反复说明:“我们的历史观首先是研究工作的指南”,是“引线”,“如果不把唯物主义方法当作研究历史的指南,而把它当作现成的公式,按照它来剪栽各种历史事实,那末它就会转变为自己的对立物”.因此,唯物史观“从来没有企求说明一切,而只企求指出唯一科学的说明历史的方法”.在这一意义上讲,科学的研究方法比之一些具体的结论更为重要.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了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作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思想武器的马克思主义及其历史观,它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整个时代的发展规律,在马克思这一历史性论述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而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变化的现实,又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下列范畴的阐释:首先是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这是宏观的,而且可以跨越各个历史阶段,是选择发  相似文献   

17.
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四章的内容,是对马克思创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一个概述.它论述了马克思把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倒转过来,把唯物主义彻底地运用到一切领域,从而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过程;阐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是如何从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追溯到隐藏在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从而揭示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论述了国家、政治制度、法以及哲学、宗教等意识形态都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论述了工人阶级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从一开始就主要是面向工人阶级的.  相似文献   

18.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是马克思“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唯物史观形成的界碑。在《提纲》中,马克思在完成对黑格尔思辨哲学批判的基础上,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缺陷,以“实践主体”对以往主客体理论突破为契入点,独创性地解释了“社会实践”这一范畴,在此基础上对人的本质作出了科学规定,并导出含有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结论:“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标志着历史发展之谜被揭开。  相似文献   

19.
《重新审视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理论及其重要意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唯物史观理论基础研究》(《新视野》1997年第5期冯景源文)针对多年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否符合社会发展史普遍认为的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问题,从马克思早期到晚期的著作,包括《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资本论》、晚年的《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进行了深入系统地探讨。针对那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按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因而是“早产儿”“畸形儿”,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说法,从而产生两种重新解释或补充:一种认为马克思晚年…  相似文献   

20.
1847年《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批判蒲鲁东《贫困的哲学》而写成的一部论战性著作。立足于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在分析马克思《哲学的贫困》过程中,解读出了马克思主要针对蒲鲁东颠倒地理解经济范畴与社会存在的关系、形而上学地理解辩证法的实质、唯心主义地理解社会发展动力三个方面的批判。从马克思对蒲鲁东这三个方面的批判过程中,进而可以看到《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哲学理论与政治经济理论的分界点。这个分界点就是马克思不仅对自己刚刚创立的新唯物史观的验证运用和丰富发展,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在刚刚创立的新唯物史观指导下开始了对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科学批判历程。因此,《哲学的贫困》也就成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科学起点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