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性别歧视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在当前我国整体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女大学生就业的性别歧视问题更加突显,由此带来一定的社会成本和经济成本问题.应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加强社会角色教育,进一步提高女大学生综合素质,以应对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妇女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向工作岗位。但是在实际的就业过程中,用人单位总是存在各种各样的性别歧视,使得妇女的就业利益受到了侵害,本文就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高校女生的比例不断上升,但在跨出校门就业的过程中遭受性别歧视的现象却屡见不鲜.本文从社会的文化根源、用人单位的经济成本、政府的政策法规和高校女生的自身因素等几方面,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性别歧视的原因,并从社会、政府、用人单位和女大学生自身因素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性别歧视对女性就业的抑制性已成为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之一.女大学生就业遭遇性别歧视是由传统文化观念及经济因素等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研究立足于经济学和社会学视角,在剖析女大学生就业困难成因的基础上,论及性别歧视对女性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产生的负面影响,并从制度建设和女大学生自身角度提出了排除性别歧视,保障女大学生就业的建议,对于促进男女毕业生平等就业,缓解女大学生就业困难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校毕业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女毕业生在就业环节中遭受性别歧视日渐突出这一社会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含义、表现及成因进行了经济学的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普遍存在。从社会性别的视角透视这一现象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传统社会性别观念的困扰、现行法律规定的缺失以及经济因素的制约是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三大障碍。运用社会性别分析的方法为女大学生的平等就业搭建平台需要重构平等的社会性别意识、修正现行法律规定的缺失和利用经济的杠杆作用进行调节。简而言之,社会性别主流化是改变我国目前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促进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可行性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高校女生的比例不断上升,但在跨出校门就业的过程中遭受性别歧视的现象却屡见不鲜。本文从社会的文化根源、用人单位的经济成本、政府的政策法规和高校女生的自身因素等几方面,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性别歧视的原因,并从社会、政府、用人单位和女大学生自身因素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也愈演愈烈。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就业过程中性别歧视的主要表现着手,分析、探讨了女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主要原因及其可能产生的恶劣影响,并提出一系列相应的解决对策。通过相关研究不仅可以开拓我国女大学生的就业渠道,还能为实现人尽其才、维护女性平等就业权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禁止就业性别歧视关乎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笔者在分析我国就业性别歧视法律规制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对这一问题思考。  相似文献   

10.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日益严重。在对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现状及其不良后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劳动力市场、企业、社会保障制度、社会偏见等方面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给出对策建议,希望为高职院校女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也愈演愈烈.女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财富,就业市场上的性别歧视不仅阻碍了其自身的发展进步,也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分析、探讨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歧视现状及原因,并提出相应时策,不仅为女大学生开拓广泛的就业渠道,实现人尽其才创造了有利条件,也有利于维护女性平等就业权,实现两性和谐发展,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安徽省女性就业状况进行分析,城镇女性就业率低于男性,用人单位对女性性别歧视通常表现为雇佣性别歧视、升迁性别歧视和薪酬性别歧视。文章主要从人力资本角度来分析安徽省女性就业歧视产生的原因。文章还引入了行业一工资倾向指数和职业性别隔离指数进行计算分析,表明女性在职业和行业中受到了不平等的待遇。根据以上分析,文章从社会意识、法律体系、就业机会三方面对安徽省女性就业性别歧视提出了政策建议,试图改善女性受歧视现象,为女性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促进安徽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运用社会性别理论和实证研究方法,以某省若干所不同类型院校的样本为例,重点考察同等就业竞争力水平下的两性就业差异状况.研究表明:同类型院校中的两性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水平总体上未存在显著差异;在同等就业竞争力水平下,女生获得的面试机会、薪酬水平、发展机会和就业质量等均不如男生,显示存在性别歧视现象.导致性别歧视的深层原因,一是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导致女生就业处于不利地位;二是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冲突对女生择业产生一定困扰;三是社会化过程对女生社会性别认同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应将先进的性别敏感发展理念引入高校,借以促进两性大学生的平等就业.  相似文献   

14.
人类社会长期的性别不平等历史导致了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渗透着严重的性别歧视,就业性别歧视即为其一个典型,并且就业的不平等加剧和巩固了性别的不平等。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在反就业性别歧视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尤其是通过专门立法、设立专门机构以及确定有针对性的法律机制和发展新的法律理论等方面均值得我国借鉴。在反性骚扰方面,发达国家和地区采取专门立法、强调雇主责任和确定特殊证据规则等的作法也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15.
劳动力市场就业歧视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一问题.而性别歧视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中表现又尤为突出.因此揭示性别歧视的种种表现,分析性别歧视的根源,并用经济学模型分析性别歧视对就业的影响以便寻求合适的解决办法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曹菊案作为"中国就业性别歧视第一案"的和解结案,是就业性别歧视现象研究和实践的重大成功,但违背大学生就业公平权的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依然存在。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诸如大学生个人、用人单位、学校、法制等多个方面。这些就业性别歧视现象严重侵害了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的就业公平权。因此,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性别歧视现象及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反性别歧视对策的研究显得具有特别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曹菊案作为"中国就业性别歧视第一案"的和解结案,是就业性别歧视现象研究和实践的重大成功,但违背大学生就业公平权的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依然存在。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诸如大学生个人、用人单位、学校、法制等多个方面。这些就业性别歧视现象严重侵害了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的就业公平权。因此,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性别歧视现象及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反性别歧视对策的研究显得具有特别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就业性别歧视是劳动力市场一个重要现象。通过构建包含就业机会歧视和就业统计歧视两类就业性别歧视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本文考察了就业性别歧视对劳动力市场乃至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动态分析的结果显示,就业性别歧视明显削弱了技术进步、政府支出增加以及扩张性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产生的实际效果。进一步比较的结果显示,就业机会歧视的消极影响明显大于就业统计歧视的。在此基础上,福利分析的结果表明,相比无就业性别歧视情形,就业性别歧视导致整体社会福利恶化,并且在存在就业机会歧视情形下货币政策带来的社会福利损失明显大于存在就业统计歧视情形。因此,无论是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还是从降低货币政策的社会福利损失的角度看,消除就业性别歧视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女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心理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女大学生就业中遭遇性别歧视现象越来越普遍,给女大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困扰.针对这一问题,作者阐述了性别歧视的概念、性别歧视的表现及原因,并且提出了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市场经济不完善的条件下,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较为严重.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政府应积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干预女大学生就业.可通过建立健全生育保障制度和专门的法律法规,以及推行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等多种方式来消除就业性别歧视,促进两性平等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