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许多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课程的课时被不断压缩直至停开,这主要是因为作为人文学科的"大学语文"未能与职业教育找到一个很好的结合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大学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结合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前沿课题.  相似文献   

2.
面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边缘化,只有改革课程授课模式才是出路。明确《大学语文》“语文本位”的课程性质,在实践教学中实行“文学史知识+人文素养+文学鉴赏”三位一体的授课理念。通过把生动传奇的故事作为授课线索,把教学内容与音乐有机融合,讲究授课篇目内在的文学史的系统性,以及结合职业教育的专业属性特点等来寻找与学生的共同语言、彰显教师课堂魅力的途径,为《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提供具体可行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丰富和完善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课程理念,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要充分彰显和体现实用性、工具性、人文性等特征。同时,要强调高职“大学语文”注重联系实际、注重应用、重视创新,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在五年制幼儿师范学校,大学语文与职业教育的结合既是大学语文学科的需求,也是职业教育的需求。而大学语文与职业教育的结合具体应体现在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教授学生文学欣赏的策略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能力对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十分重要。然而“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并不乐观,“大学语文”教学需要改革:明确“大学语文”教学在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素质培育中的重要性;科学建设“大学语文”教材;提升教师文化素质;创新“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构建有利于“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平台。  相似文献   

6.
在林区职业教育中更加注重实践性教学,而大学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课程,在职业教育中实践性作用应当得到凸显。本文主要从大学语文实践性教学在林区职业教育中应发挥的作用和课程应设置的几方面内容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学校中所弥漫的务实倾向,以及大学语文本身所具有的文学性和务虚性,使大学语文正在慢慢地被边缘化:面对整体务实的大环境,大学语文教育如何调整自身的定位?笔者认为,大学语文教学应把握好“实”与“虚”这两点。“实”的方面,一、文学与生存之道的紧密相连是大语教师们今后可以着重发挥的地方;二、用“实”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热情:“虚”的方面,“虚”是文学的存在之本,大学语文在务实的同时,不能丢弃文学的审美性。  相似文献   

8.
大学语文课程生存环境的相对改善,使我们能够开始探究教学实践的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相互适应,使得这门课程要不断地与时俱进,在教学改革中求得长久发展。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是促使我们从宏观上考虑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构成的现实客观依据。对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进行结构性调整或许是当下大学语文走出困境获得新生的一个最佳选择。我们希望通过改革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材教法,来探索一条大学语文教学的新途径。本文是我们长期教学探索实践的一个总结,介绍了“大学语文与实用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施的具体方法,并对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现代职业教育理论认为,职业教育应培养职业完人,因此作为职业教育主体的高职高专教育既要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又要重视综合素质等人文技能的培养,而人文技能的培养离不开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基础性课程的大学语文。本文在反思当前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职业完人的语文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关于高校非中文专业要不要开设“大学语文”课的争论十分激烈,两种观点尖锐对立。在一些高校,尤其是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校,“大学语文”已呈边缘化状态,有的甚至已沦为选修课。然而,相关的高校课程调查结果却又清楚地表达了一个事实,高校中,只有5%的学生认为应取消“大学语文”,而80%的学生却认为有必要上这门课。  相似文献   

11.
大学语文教育应该包含知识教育、科学教育、职业教育和价值教育四项基本内容,这四项基本内容在大学语文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要提高大学语文教育的水平就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大学语文课程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使其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美育融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可以在传授美的知识和审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和鉴赏能力陶冶情操和美化心灵。概述了美育的内涵与功能,阐述了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进行美育的必要性,介绍了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中可挖掘的美育素材,并探讨了美育视域下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3.
“大学语文”是我国高校开设的传统课程.“大学语文”课程对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现有高职“大学语文”教材因编写定位不明确而严重削弱甚至丧失其应有的使用价值。高职教育具有与本科教育相区别的职业性、与中职(中学)教育相区别的高层次性、与高职招生与就业相关联的地区性,高职“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只有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才能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大学语文”作为非中文专业的公共必修课,恢复开设已有十四个年头了。南京大学首先于一九七八年开设此课,由此“大学语文”以燎原之势,迅速在全国铺开。这说明“大学语文”的恢复是必要的,也是深得人心的。但“大学语文”的建设还不够完备,不少问题尚值得研究。这里仅就个人的一点体会,谈谈对“大学语文”教材(《大学语文(修订四版)》,以下“教材”均指此)和教学的一点意见。  相似文献   

15.
张然 《现代教育》2012,(9):15-16
大学语文作为高等院校的公共课,是一门具有争议性质的课程。众多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正面临着开与不开的尴尬境遇,从事大学语文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则多有“到底该如何教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代教育形势”的困扰。本文从“以学生为中心”、“改进教材”、“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三个方面探索了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6.
大学语文课程在职业教育功利倾向的影响下,逐渐被边缘化.调查得知,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开设数量呈下降趋势;高职大学生对大学语文的重视程度甚至不如英语;高职大学生对自身语文能力及大学语文的功能认知不足.为此建议,要澄清对大学语文课程功能及意义的认识;研究如何提高大学语文课程的素质教育功能,切实找到上好大学语文课程的办法.  相似文献   

17.
大学语文模块化教学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根据大学语文教学模式现状和课程特点,把“模块式教学法”创造性地应用于大学语文教学模式中,对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和课堂结构进行模块化整合,构建一个新的教学模式,使大学语文教学更加平台化、整合化、现代化,充分发挥本课程的优势,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一、对现行教学内容与方式的质疑 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也应具备一定的文学知识与素养,这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各高等院校普遍开设“大学语文”课,便是明证。然而这些年来的“大学语文”课基本上就是作品讲读课,这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是否合适?“大学语文”课从内容到形式都体现着“文选与习作相结合”的特点,当大学生写作能力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又有了各式各样的写作课之后,这种“文选与习作相结合”的大学沿文课是否还有存在的合理性?假如我们从一个更高一些的视点去考察从小学到大学的文学课教学,我们还可以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一方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的不明确,是大学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关于大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各种界定,或流于片面,或不具备可操作性。“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对大学语文教学目标重新界定,言简意赅,又便于操作。  相似文献   

20.
论大学语文的课程方向与内容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语文”具有特定的描写对象和探究内涵,“大学语文”课程的方向是帮助修课学生继续改善语文修养,提高语文能力。要在与语言学、文学、美学、人文专题、文化史、写作学等课程的区别中认识“大学语文”的独特内涵。“大学语文”教学应着眼于“好文章”的标准,由阅读和解析各种文体的经典的、优秀的汉语文本来构成内容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